独家原创:论民间舞蹈教学的规范性
时间:2022-09-16 09:00:00
导语:独家原创:论民间舞蹈教学的规范性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中国民间舞蹈教学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建设和完善,将对民间舞蹈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民间舞蹈教学规范性的探索,将民间舞蹈动态与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机结合,民间舞“规范性”教学,强调以“规范性”为切入点,运用民俗文化的学习,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民间舞蹈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赋予民间舞课堂教学活动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民间舞蹈教学文化内涵规范性
一中国民间舞蹈的特点
追溯文化渊源,分析舞蹈中国民间舞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积淀古代文化、原始舞蹈遗存、于民族交融中发展,歌、舞、乐三者结合以及使用道具等方面。
1.体现着流传性
中国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传承方式,民间舞蹈的参加者即是表演者,在舞蹈进行中互相学习,即兴创作。人们在这种特定环境中,一方面感受本民族歌舞的独特风格,熟悉和运用本民族表达思想与感情的传统方式;一方面通过参加者的共同提炼,使本民族的民间舞蹈更加完美,更富有生命力,并通过节日、祭祀、聚会等集体活动,使之一辈辈的流传下来。积淀中国各民族的古代文化,又包含着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就成为中国民间舞蹈的一大特点。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苗族的“吃枯脏”、彝族“跳宫节”等舞蹈活动,无不如此。
2.蕴藏着文化性
中国民间舞蹈非常讲究舞蹈队形的排列与场面的变化,其中也积累着古代的丰富文化。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着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民间舞蹈,比如傣族的孔雀舞、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舞蹈等,这些民间舞蹈都是中国古代民族根据他们当时的物质、精神文明创作的,并且通过各种祭祀礼仪,民俗活动在群众中长期流传下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们表现着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心理素质和审美习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在当前的民警按舞蹈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使得学生掌握各民间舞蹈的基本形态,更重要的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它们从“根”上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
3.融合着血缘性
中华民族是经过漫长的发展、融合中逐渐形成的,许多民族之间有着深远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也表现在文化上。一些民间舞蹈中,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兼收并蓄,或形成新的形式。文化血缘的因素促进了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与中国风格的形成。因此,于民族交融中发展,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又一特点。
二民间舞蹈教学规范性的思考
在民间舞蹈教学中,作为舞蹈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以发展的视觉探索民间舞蹈教学的方法。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民间舞自己的狭小空间中,而应着眼于民间舞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之展现。
1.追溯文化渊源,阐述舞蹈动作内涵
动作内涵,是从舞蹈动作形成之源入手,在理论上使学生知道民间舞蹈某一舞蹈动作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让学生了解该动作源于何处,为什么形成这种动作造型。让学生明白其所以然。
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都不同程度地积淀本民族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而且,对于本民族的形成、迁徙居住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在进行民间舞蹈的教学时候,应该让学生更深地去体会民间舞蹈的深邃内涵,全方位地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背景,不仅仅是停留在身体的训练、模仿和肢体语言的表达的层面上,也要从文化的深层次上,进行文化背景的拓展。也就是不仅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比如在学习孔雀舞蹈时要求舞者做到:提臀收腹,提颈挺胸,提神竖耳;眼睛警觉活泼,神态充满自信和骄傲,并同时向学生讲解为什么要做到这几点,怎样去做到这几点?这就要分析舞蹈动作的内涵了。这种特点所表现出来的恰恰是鸟类的特性,而且更像鸟类中的孔雀,而孔雀的天性是爱美的,骄傲的,头部的机械动作,步伐动态的轻巧警觉,以及所具有的柔韧性和弹性等等都是展现了孔雀的性格和优美的姿态。再比如,藏族民间舞蹈由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藏族舞蹈独特的体态动律特征,重心偏前,身体微前送或90度的前倾,这是漫长的封建农奴制、政教合一的政权形式以及喇嘛教迎合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结果。
2、课堂语言的规范化
课堂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口传身授”是民间舞的教学方法,“口传”是指语言讲解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启发、动作讲解纠正以及组合的编排调度等,主要是通过语言讲解教学完成的。
民间舞课堂语言,专业术语所占比重低于芭蕾舞课堂。“白话”是主要的民间舞课堂语言,这和民间舞科形成历史以及民俗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白话”是一感性色彩很浓的生活语言、生动、形象,且通俗易懂,有易于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白话”的语言严谨性较差,语汇运用的准确性准度较高,运用得不恰当,容易造成学生的理解偏差,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在“白话”语言运用上,应将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放在首位,尽量减少语言误差。
3.加入现代的元素
现代的民间舞蹈教学当然不仅仅是固执于民间舞蹈的传统的继承,对流传了数千年的舞蹈舞步没有加以改善,这对创新民间舞蹈教学没有用处,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以民间舞的原有素材民族性极强的内涵为基础,博采众长,以现代意识为编舞者的指导思想,走出一条民族内容洋包装的发展路子。
比如,现代舞蹈长于表现人的内心情感,舞蹈有较强的激励性,能够创作比较抽象,令人产生充分联想的氛围。如果民间舞蹈教学能借鉴现代舞蹈之长为自己所用,是一种极好的创新教学方式。加入现代的舞蹈元素,还包括对现代舞蹈的结构方式、服饰、道具的运用、肢体训练。
4.抓住典型动作示范,提高动作的完美度
“规范性”教学要求捕捉每个民族的典型动作姿态并进行重点示范讲解,能达到提升动作表现力的目的。同时要注意营造课堂气氛,使之符合民族舞蹈的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计划组织严谨,教学时间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能力;教学手段、方法、措施的选择要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师与学生要保持最佳的舞蹈身体教学与学习状态等。
比如在傣族民间舞风格性组合的传授中,教师先完整示范一遍所要教授的内容,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全面地、连贯性的、完整的形象认识,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好感;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教师的动作中归纳其风格特点;最后传授舞蹈。在最后的舞蹈姿态及律动的教授环节中,我们采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将“三道弯”这一典型性的舞蹈体态反复训练、加工。然后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展开教学。这一教学方法,笔者在民间舞教学中多次运用,效果颇佳。
参考文献
-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论文
- 下一篇:我国保险投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