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传统节日文化的审美价值
时间:2022-07-03 08:30:00
导语:独家原创:传统节日文化的审美价值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内容摘要】通过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剖析,去发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存在的现实意义并对其审美价值做出初探。从价值观和美学的角度去分析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命运。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审美价值美学
⒈什么是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客观的,这既因为它含有现实现象的、不取决于人而存在的自然性质,也因为它客观地、不取决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存在着这些现象同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存在着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而审美评价则是主观的,它是对价值的主观关系的表现,它既可能是真的(如果它符合价值),也可能是假的(如果它不符合价值),因此,必须严格区分价值和评价的不同含义,两者的区别犹如客体和主体的实践关系和理论关系的区别。那种把审美理解为主客观的统一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没有充分地划分“价值”和“评价”两种概念之间的区别,混淆了人们对现实的实践关系和理论关系。审美的特征不在于主客观的统一,人的认识的任何形式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形象”(列宁)。审美关系作为客体和主体的相互联系而存在。
⒉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和现状。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回溯传统,中国人的本土节日意味着纪念活动,或团圆、或庆祝、或祭祀,春节之后的“土节”依次有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七夕情人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等,阳历节日一般是纪念日,如植树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
3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
3.1宗教价值
宗教的基础是信仰。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数都是基于这些人们信仰的神或物而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华民族一向拥有卓越而朴素的自然主义信仰。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本民族的朴素信仰做了精辟的总结,同时从精神家园中彻底地扫除了迷信的蔽障,并为后世留下了呵护心灵、完满精神、抵御偏执的智慧良方,老庄哲学就是这些光辉思想的集大成者。后来,由于佛教在我国的兴起,其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也对后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宗教的价值在于引领人的思维潮流,无论这股潮流是正确还是错误,宗教具有独特的权威领袖性和迅速蔓延性,在文化的传播中,宗教的这两种特性无疑成为文化蓬勃发展的力量源泉。信仰相同的人类群体往往能广泛高效地调动热情和力量,并且在其乐融融的生存过程中创造更深层次的和谐。传统节日文化的存在实际上就是这种信仰的存在,节日文化的挑战实际上就是信仰的挑战。
3.2道德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遵循了传统文化中对“天道”、“天理”的推崇,以及人当遵守的“仁、义、礼、智、信”。特别是中国古代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是相当重视的,可以说是立世之本。
传统节日的来源,本身就是一个忠义、仁爱等道德价值的集中体现。如端午节的来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跳江殉国、农历9月9的敬老节、清明节,那些鲜活的人物和事件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眼前,让人无不动容。那些影响中国历史发展促进思想进步的人物的诞辰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之一,这些人都重视个人修养,留下丰功伟绩并且引人向善。传统道德提倡的克制、忍让、节俭、吃苦耐劳,恰恰能够避免现代人陷入那种无度的纵欲之中。是调剂人生活,使人精神充实的有力保障。而乐天知命,使人能够更加理智而清醒的生活。抛弃了无谓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带来的烦恼。这些东西非常合乎天理,也十分符合人性。有益于激发人正面的因素,抑制人负的因素,具有向善向上的感染力。所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是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的好素材。
3.3人文价值
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它们以中华民族文化为载体,浓缩了几千年文明,包含丰富的礼仪形式。它们所体现的对春天的期盼,对自然的亲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家庭的热爱,对天伦之乐的享受,对祖先的孝敬,对先烈的缅怀,对亲情的寄托,对友情的珍视,对情绪的宣泄,对人性的回归,对和谐的追求,它们所具有的伦理道德、文化审美内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也具有潜在的生命力。
风俗,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众文化特殊的词语概括,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强调风土等自然条件对人行为的影响,俗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模式。风俗具有自然与人文兼备的二重性,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知识本性:天人合一,自然和人浑然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与社会、人与伦理秩序相得益彰,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合一的礼仪制度,将制度与道德化形式结合起来。这正体现文化即人化,意味着自然的人化,人自身的人化。人创造自己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样法”,包括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结构(伦理、政治、法律)、价值观念,并不断提升到优雅、完善和高尚的程度。
3.4政治价值
在中国古代,道德价值和宗教价值是为政治服务的。一方面,约束统治者的行为。古时候科学发展很落后,人民靠着对神的崇拜和景仰生活,把一些自然现象归结为神的旨意,就连被神化的皇帝也不例外。比如干旱,洪水被看做是统治者行为不当,有失天意的表现。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理解为是老天爷认为你这个皇帝当的不好,所以要好好处罚处罚你,等你悔过了自然一切就恢复如初了。另一方面,将统治者神化,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权利、巩固统治地位的有力武器。因为当时百姓的信仰就是神,而皇帝就是被神化了的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百姓是有奴性的。只要日子还算过得去,那么就叫太平。
3.5经济价值
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中不仅仅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娱乐和享受,更重要对于这个社会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它之所以能从远古到现在这么长时间的的存在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和整个国家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发展传统文化节日吸引游客这种促进地区的经济的手法已经屡见不鲜,但是确实非常的实用。国家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如此设置更多的法定假日在一方面是行说也是为了更好的刺激消费,带来经济上的效益。
如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缅怀人民举行追悼仪式的祖先的祖先的节日,更是一个自然远足春季接近踏青仪式。
最近,携程网的网络调查显示,在新的假日制度,许多人选择调整旅行计划,原计划在“五一”黄金周游客旅行的旅客已经适应近两成清明假期旅行。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端午中秋清明三个小假日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将非常的乐观。
4审美角度
究竟美不美?究竟有没有价值?这既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我说了算的事情。但是传统节日文化既然能够传承至少五千年,那么对于它的存在,我们就必须给予肯定的答复。但是到底美不美呢?第一节就已经对审美价值这个概念进行了论述。评判一个实体事物或者是一个抽象事物的审美价值,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去讨论是否具有美学价值,不能带个人的感情色彩并且要时刻明确价值和评价的关系。
4.1传统节日的文化审美价值
传统是以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节日是传统和文化的体现,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从人们的主观思维的角度出发,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体现。所以传统节日就是人们从主观思维的角度对民俗文化的审美。许多传统节日在文化中而生,在文化中流传。还是用爱国诗人屈原跳江殉国的故事为例。屈原因国不将国,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而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其中以《离骚》最具代表性,继而投汨罗江殉国。为了祭奠他,端午节孕育而生。这个例子鲜明的体现出中国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虽然结局悲哀,但是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来说,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文化角度来说它是美的,它影响了后来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日,而且必然延续到未来。从君到臣,从古到今,从文人到墨客无一人能将它忘怀。君王臣子以他的故事为戒。避免惨剧的再度发生。古往今来,端午节在百姓的生活中占一席之地,并且在现今也颇具商业价值。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人们阅读,讨论,分析这些文章的时候,心中是否会生出情愫种种和万分的感慨呢?
4.2传统节日的经济审美价值
传统节日之于经济审美价值可分为两个角度去讨论。
4.2.1、从小的方面说,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朝代——夏朝,以历法严明完整而闻名。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沿用至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了指导作用。由于节气反映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是每年季节变更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中国农民为了更方便地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有关的民谚。随着时间的推移,节气也慢慢的融入节日的概念只中,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财富。以清明为例,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为清明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节气,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难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做为节日,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4.1.2、从大的方面说,传统节日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为商家创造商机,拉动内需,提高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还是以端午节为例,模拟一次过端午节的过程。为了纪念屈原于是乎我们要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首先第一步,我们要买木头,买糯米,买粽叶,买雄黄,买酒。然后我们得请人来帮忙做龙舟,要包粽子。最后我们需要把龙舟推下水把粽子煮熟。现在让我们找找商机:1)糯米,2)叶子,3)木头,4)劳工。假如你根本就不会或者没条件做粽子和龙舟那么你还得买现成的。然后有的商家就会请人来搞龙舟赛,接着就是拉赞助打广告。最后轰轰烈烈的就开始了庆祝活动,那么就会有很多人来旅游来消费。商家就笑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们体验了一次复古式的端午节,有滋有味,原汁原味。他们就会认为值了。这时你就会发现暗藏其中的审美价值。还是那句话,美不美是一回事,关键在于价值。经济是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在现代这么一个私欲日益膨胀的社会,经济是衡量价值的一个重要尺度。
4.3传统节日的艺术审美价值
在传统的节日中,人们用特有的方式广泛参与进来。特殊的服装、精美的年画、原生态的歌曲等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服装的本身就是多民族文化特色价值的一种体现,节日的存在,给了这些民族文化一个展示的平台。不仅保留了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对各种民族文化的交融也是促进。原生态的歌曲甚至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保留,对于音乐艺术的多样性研究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民间美工技艺的重要载体。为烘托气氛,每当节日到来之前,人们都会请来各业匠师,为自己营造出一个热烈喜庆的节日氛围。而这些节日装潢工作又为中国民间各业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提供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如果取消传统节日,那些与传统节日息息相关的民间工艺技艺也就会因功能的丧失而失去其原有活力,传统手工技艺也会因传统节日的消失而彻底消失。这些东西凝聚了中华几千年的智慧和经验,同时艺术的流传有序决定了艺术的血脉是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心血和思想的结晶,在继承艺术的过程中新的创造和革新也将艺术的价值更加时代化和多样化。
4.4传统节日文化的哲学价值
节日文化的哲学价值的体现是通过节日→文化→价值。形上之道或大道本体的理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观念,而且还是中华民族生存绵延不息的根据与价值的源头。中华民族整个的生命的精神、价值力量、以及伦理的、道行的、宗教的、政治的、艺术的精神生活与最高价值标准,全部来源于这个源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存绵延中,从来没离开过这源头。中华民族所以刚建文明、生生不息,所以能够生聚,所以能够积蓄力量,所以能够久经磨难而不绝,就在于它有大道本体论的哲学,就在于它有这个价值源头。中国民族文化几千年的绵延史,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在文化实践中不断把大道本体归复、还原为国家民族生命价值精神的历史,或者说是中华民族凭着纯粹理性直觉不断领悟、观照大本体的纯价值、纯精神、“善货且成”的历史!因此,大道本体论乃是中国民族的生存哲学,其根本文化价值精神,也就是中国的民族之魂!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存、绵延中,从来没离开过大道本体论的哲学,从来没离开过这个民族之魂。有本则存,无本则亡!节日的存在把这种文化深深继承了下来,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刻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这是一种精神价值和存在价值的正确体现。
5挽留传统节日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的典礼和仪式,是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和重要载体,是民族生活、民族血脉、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过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仪式和环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会越来越全球化,而文化的走向却是相反的,会越来越本土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节日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标志一个民族复兴的精神家园。淡化和遗忘传统节日,对一个民族而言,是巨大的悲哀与不幸。
我们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奔赴工业社会之后,传统节日在工业大生产时代功能开始式微,西学东进,西节也迅速在这片土地上枝叶繁茂起来,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势头!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似乎已经成了光辉的“中国节”,商家的精明造势加上年轻一代的盲目追随则推波助澜——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西方节日大行其道。
西方节日来势凶猛,但硬要说它们像当年的坚船利炮那么可怕或许有点夸大其词。西方世界的节庆文化虽然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就开始萌芽,其真正壮大则是在基督教君临天下之后。自利玛窦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利用儒学经典在中国传播圣经算起,基督教来中国已经四个多世纪了。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节日却没有得到有力保护。1949年以后,大多数节日都被视为封建残余而废除,幸存下来的也只有春节、端午和中秋,其中只有春节被列入了法定节假日。1949年以来我们的全民放假日只有7天,直至1999年国务院《全国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才增至10天。这样的水平与中国宋代的69天、日本的15天、韩国的16天、澳门的22天和美国的23天相比,明显过于低下。传统节日的被贬与洋人节日的嚣张构成了这个时代最戏剧化的景象。
出生在20多年之前的人还依稀记得每天翻页的老皇历上详细标注着的时令和节日的日期。翻开当下的很多日历,传统节日只剩下了春节。中秋、元宵花灯、清明祭祖、端午悼念、七夕乞巧、重阳敬老、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重要的节日都从日历上消逝了。同时消逝的是农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那些有着上千年辉煌和浪漫的仪式,后人难道只能在古籍中体验?
不能否认传统节日如今确实存在水土不服的成分,但如若将之视为敝屣立刻投入洋节的怀抱无异于挥刀自宫。节日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调剂,更是维持民族认同感的纽带。有趣但也让人不爽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的教师节、中国台湾和香港的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我们自己却有意回避这一天。
中国人近年来还热衷过“洋节”,大致有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复活节、万圣节等。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过“洋节”是为了“找个快乐的理由”;对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有何区别”,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由于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和负面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有淡出人们视野的趋势。普通话说多了,古老方言就容易被遗忘。现代文看多了,四书五经就成了专家和爱好者研究的对象。中国人用着洋历的时候,往往忽略了我们的老祖先给我们的一部通用了几千年的传家宝——夏历。我们古老的道德观伦理观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也显得力不从心了。但存在就必定有价值。如何改变这种渐行渐远的局面?
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审美价值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辅之从娃娃抓起,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结合文化植入孩子们的脑海里。与商业结合是个不错的方法,就像谁也不会忘了情人节的玫瑰和巧克力一样。将枯燥烦琐的节日仪式变成一种对文化的享受对心灵的洗涤,才能既体现出传统节日的价值又创造出经济价值。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扎根于大众的心中。
【参考文献】
[1]张军涛,梁志勇;辽宁城乡互动机制与城市化发展模式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2]方李莉;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祝影;城市化的人类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4期
[4]陶景杜;"大都市化"后的"地域意识"[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李杰明;从百转千回到反璞归真——中国民间舞的现代际遇暨观念之检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张冬梅;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05年05期
[7]范秀娟;从审美人类学看南宁民歌节的审美价值及其对原生民歌发展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04年04期
[8]张文镝,滕守尧,冯双白,方珊;透视我国美学教育[J];人民论坛;2002年11期
[9]刘姝媛;农民生活消费问题的社会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10]郭芳;文艺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本土实践[D];兰州大学;2007年
[11]凌学东;边缘活力与自恋力量[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2]宋嵋;传统节日文化与山东节庆旅游资源开发[D];山东大学;2006年
[13]伍锦昌;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4]钟明杰;黑衣壮审美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5]尹庆红;黑衣壮山歌文化的内涵与现代审美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6]魏文欢;罗杰斯发展传播学观对中国农村发展的借鉴意义[D];兰州大学;2006年
[17]张春花;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及其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8]雷文彪;论全球化语境下民歌艺术的生存与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9]王媖娴;中国当代民俗学的反思[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0]许连军,李云安;全球化背景下都市民俗研究对象变迁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1]张雯;中国乡村传播特点与消费文化的发展——以云南省郑营村为例[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7年01期
[22]钟福民;论民俗表演艺术的当下语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3]曹茶香;“柳词”与北宋南北都市风情[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4]陈磊;从民俗文化看福州脱胎漆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1期
[25]李红艳;关于乡村传播与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6]谭华;关于乡村传播研究中“民族志”方法的一些思考——以一个土家村落的田野工作经验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7]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3期
[28]彭静;壮、汉双重文化思维下的冯敏昌创作[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 上一篇:银行行长工作会议的讲话
- 下一篇:全区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