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下英语习语认知

时间:2022-11-08 09:36:37

导语: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下英语习语认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下英语习语认知

摘要: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中的本源观、善恶观、契约观在英语习语中得以充分展现,分析这些宗教色彩浓烈的习语,可以发现西方人崇尚的理性至上、终极关怀、自由平等、以人为本等文化思想对西方社会的公众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本源观;善恶观;契约观;认知属性;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编码符号,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在整体上可以通过这个民族的语言映射出来。而习语又是语言中的精华,其中传达着大量的语言文化信息。英语习语(idiom)是指一些形式简洁、语义精辟的词组或短语,具有语意统一性和结构固定性的特点。“习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价值,通过研究一个民族习语的文化语义,可以窥见这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从而能进一步研究这种特定文化的哲学观、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等”。[1]作为一种特定思维形态的历史沉淀和思想文化的表现形态,宗教体现着精神文化的寓意性、象征性和神话性,直接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作为西方国家的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在思想传播的过程中,借助语言载体对哲学思想、文化思维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从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中的本源观、善恶观、契约观的角度去分析英语习语中的宗教文化,以及这些宗教色彩浓烈的习语对西方社会公众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习语的基督教文化认知属性。

二、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本源观:创造之源和理性至上

西方民族把神作为精神支柱,栖息于宗教的精神家园里。《圣经•创世纪》上说,上帝创造了一切。宇宙间的一切存在、意义、价值和目的都是上帝意志的体现。英语单词Word用于特指上帝的言语,类似于汉语中的“道”;上帝创造了一切,所以上帝又被称为TheMaker,TheCreator;由于祖亚的子孙违背了上帝的契约,上帝用洪水毁灭人类,同时命令诺亚打造方舟拯救人类和其他万物生灵。英语习语中的OliverBranch(橄榄枝),doveofpeace(和平鸽),Noah'sArk(诺亚方舟),beforetheflood(远古时代),Adam'sribs(女人),figleaves(遮羞布)等所蕴含的深意,无不反映了这种神创论的观点:上帝创造人类并主宰一切。神性在基督教文化中被视为最高的理性,“人的尊严就在于他被赋予了神的形象,……在地上作为神的代表和万物的领导。圣经中这种人的观念成为西方哲学元典思想的源泉,也是现代西方人关于人的价值和观念的源泉。”英语习语thesouloftheuniverse(天精地华)的含义是指人能够运用理性知识并决定事物的本质原理,上帝是人类的主人,而人类则是自然的主人。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中的这种天人二分的文化,形成了西方社会二元对立的哲学观,相信人类可以通过理性的工具功能和价值功能来征服自然并建立起社会秩序和正义,从而形成了西方社会科技理性的民族文化精神。英语习语saltoftheearth(社会中坚),themeasureofevery-thing(万物的尺度),都体现了人是宇宙的精华、是万物存在尺度的哲学思想。

与佛教不同,基督教认为除了上帝之外没有别的神存在,是典型的一神论。世界末日到来时,只有上帝才是唯一的审判者。英语习语God'sstonegrindsslowlybutsurely(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是这种思想的映射。基督教主张圣父、圣子和圣灵,一体三位、一位三体,他们都是God的三种显现。上帝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圣灵帮助人类忏悔成圣。因此,God一词经常出现在英语习语中,希冀成功时会说MayGodblessme.(愿上帝保佑);感到惊讶时会说MyGod!(上帝啊);灾难过后会说ThankGod!(谢天谢地);自我安慰时会说Manproposes,Goddisposes(成事在人,谋事在天)。中国人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时候,西方人则强调GodnevershutsonedoorbutHeopenanother(天无绝人之路);强调个人努力时说Godhelpsthosewhohelps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凸显上帝的威力时说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善恶观:人性本恶和终极关怀

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角度来说,宗教虽然具有超越自然的性质,却也是人对自然界的一种通过虚构想象所表现出来的加工。如果人本身是一种绝对的不依赖于自然界的独立存在物,因而根本没有对自然界的关系,也就不会有宗教。“上帝是造物主,创造了世界,又依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创造了人。上帝和人的这种同一属性在习语Thoucomefromdustandshallreturntodust(来于尘土,归于尘土)和thedustydeath(黄泉路)中都有所反映,同时也表明了人类是上帝用泥土所造的事实。上帝创造了人类,并通过三种基本的伦理原则来规范人与神、人和人之间的行为和相互关系:神创论、灵魂永恒论、善恶报应论。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中最基本的理论就是‘人性本恶(evil-natured)’‘原罪思想(originalsin)’。”亚当、夏娃因为他们不听上帝的教诲,偷吃了禁果(theForbiddenFruit),两个人也因为“原罪”而被逐出伊甸园,从此失去了幸福快乐的生活(toomuchcuriositylosttheparadise)。纵观西方文学史亦或是文化史,善与恶、好与坏永恒斗争的根源都在于“原罪”。依照基督教的善恶观,所有众生皆是被批判的对象,因为他们生而有罪,这种强烈的原罪意识使得西方人在不断的反思、拷问,通过至诚的忏悔来求得上帝的宽容和饶恕。为了成为具有“神性”的人,人类不断通过生活中的赎罪(redemption)过程来改造自身,以期达到符合上帝意旨的完美状态。这样一个要求自身“向善赎罪”的过程使得西方人在科学技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也能不断拷问人性道德、生命意义、命运无常等终极问题,并始终对上帝怀有敬畏之心。

基督教哲学中的“原罪”元典精神,在好多英语习语中都有所体现。例如neitherbesinnednorbesaintly,butbesophisticated(非罪人非圣人,而作神性人),youngsinned,oldsaint(年少不羁,老来悔悟)等。“在基督教中,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罪人。这样,最卑下的人也被升高了,也有了某种能和圣人认同的本质。”[5]西方人常说Ourlordisourshepherd(上帝佑我众生),上帝眼中的芸芸众生都是迷途的羔羊(thelostsheep),上帝通过对众生的救赎(exemption),为众生提供一个可以得到终极关怀的彼岸。从一些对上帝称呼的习语中也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上帝的尊崇和对终极关怀的渴望:theAlmighty(万能的神),theSupremeBeing(至高无上的神),theEverlasting(不朽的神),theJudge(最高审判者),Ourlordisourshepherd(上帝是救世主)等。

四、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契约观:以人为本和灵魂平等

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中的契约观是西方社会平等观念和以人为本观念的基础。上帝和他的选民达成契约,上帝的权利是挑选自己的选民,上帝的义务是保护被挑中的选民;选民的义务是信守“十诫”,选民的权利是都享有做选民的资格。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在弥留之际都要受到终极审判,“契约”既实现了人神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也使得社会平等、灵魂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英语习语WearemadeequalbeforeGod(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ThevoiceofpeopleisthevoiceofGod(民之欲,天之念),无不阐明了浓厚的社会平等观念。

“灵魂观念是整个宗教信仰的发端和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全部宗教意识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超自然的、不朽的灵魂观念,就不可能有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灵观念,从而也就不会有所谓宗教信仰本身”。(P122-124)基督教认为,人可以通过对上帝的信仰来净化自己的灵魂、洗清身上的原罪,从而得到救赎。在人与神的沟通过程中,灵魂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由于这种灵魂观的存在,使得基督教发挥了使社会走向和谐、使人心灵净化的道德教化作用。并使得“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因为只有独立个体的人才可能具备和上帝沟通的灵魂。受到以人为本和灵魂平等观念的影响,西方人普遍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加之受到契约观的影响,又主张通过理性严格的法律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英语习语Allmenare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Liberty,brotherhoodandbenevolencearevital(自由、平等、博爱),恰恰体现了对平等自由的思想追求。自由平等的观念通过《圣经》中的天堂描述也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基督教认为天堂是人类最终的幸福归宿,那里没有剥削压迫,人人自由平等,人人灵魂自由安乐,在那里人人得到重视和尊重。苦难只存在于现世生活中,只有看清现世、向往来世,才能脱离苦海,登上彼岸”。(P218)习语Lifeisvapor(人生多苦),Thegoldcalfissmelly(金钱中充满了铜臭味),Forwebroughtnotnothingintothisworld,anditiscertainthatwecancarrynothingout.(钱财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都是劝导人们放弃现世中的金钱崇拜,以期减少现世苦难,早日荣登天堂。

五、结语

由于受到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的影响,西方人的哲学观、伦理道德观及思维模式都与东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由此产生了二元对立、科技理性文化和理性思维的基本思想理论框架。这些思想理论框架在英语习语中得以充分展现。通过对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视阈下的英语习语的认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西方的宗教文化,了解习语背后承载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文化信息,从而克服掉由于认知模式、心理映射模式和文化价值观模式差异的存在而带来的交流障碍。结合英语习语中蕴含的基督教哲学元典精神内容,通过运用跨文化交际双方的认知特点和文化模式属性进行剖析,可以有效提高不同语言间交际感知的准确性,超越异域宗教文化认知模式和心理文化定式的屏障,增强“宗教哲学元典精神思想交际意识”,增加习语文化要素的输入,主动融入真实、自然的交际环境,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准确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障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黄天海.希伯来宗教中的人文主义思想[J].哲学研究,2007(05):102.

[3]夏甄陶.自然与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9(05):87.[4]McCulloch,Pitts.CultureandCognitivePerception[M].Iowa:StateUniversityPress,2005:149.

[5]钱育才.语用学的哲学渊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03):104.

作者:李丽 王成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