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英语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时间:2022-02-28 04:35:34

导语:高校大学生英语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大学生英语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主要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其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其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从中可以看出英语这门课程既具有通识教育的性质,又具有极强的工具性,突出强调了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运用。而通过对大学生应用能力的实际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英语能力普遍不高,这个现象非常令人深思。要改变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就必须从课程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提升高校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1高校英语教学中不利于大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1.1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培养目标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依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是人才素质培养的关键导向;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对于教育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今新形势下,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责任。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其目的性和就业需求性越来越明显。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他们英语能力的侧重方面也会不同,例如护理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英语能力更多的要体现在医用英语的学习上,医学杂志的阅读、医学文摘的写作和日常医用英语的交流;而外贸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英语能力则体现在能不能看懂外贸合同、报关单和商业贸易相关的材料以及用英语进行相关内容的语言交流。目前很多学校(主要对高职院校进行的调查)直接沿用了国家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教学目标,并没有根据自己院校、自己专业的实际情况把教学目标进行细化,这就导致了教学目标比较概括,不能够更贴近专业、贴近市场和社会需求,忽略了语言工具性的一面。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2]。如果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不合理,就必然导致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传统的英语课程设置注重于英语单词和语法的学习,轻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注重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忽略了专业相关英语的学习。这就注定了这种英语课程设置不能够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英语知识转化为对工作有实用的英语,以应付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

1.2教学方法老旧不能及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随着社会进步和时展,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进步。然而各高校都面临着教学任务重、学生数量多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教学;尽管大多数学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大部分只是用于播放PPT课件和视频,教学效果未能尽如人意;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非常陈旧,仍旧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极少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翻转课堂更是无从谈起;很多教师不能够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微课、慕课等方法进行授课。

1.3考核机制不合理大多数高校采用了过程性考核模式,也就是终结性考核加平时成绩,但是很多高校的过程性考核都比较简单,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够,只是期末成绩加上十分或者二十分的课堂分。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大部分高校是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评分标准,这就造成了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考前临时突击,知识掌握不牢固。②题型设计不合理,在期末考试当中,考试内容主要是针对词汇、语法的考核,基本上没有听说能力测试,这就导致学生把学习重心放在词汇语法上,而忽视了听说技能的训练。③考核的内容脱离学生的专业,缺乏职业相关性,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烈,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4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沉默,“教师独角戏”情况严重。在前期对216名大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74.6%的同学在上课时会经常保持沉默,只有不到10%的同学能在英语课堂上积极的思考并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有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师授课方式问题以及学生学习动机问题等很多原因,但最终的结果就是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好。

1.5教材选用不恰当多数院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更多地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而忽略了工具性和职业性的要求[3]。英语教材所选内容大多是关于日常生活、文化思想等方面,教学的重点也主要是单词、语法的掌握和运用,未能突出职业和行业特点,与毕业后的工作就业联系不密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学习主动性。以上几个方面限制了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要想较快的提升他们的英语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

2大学生英语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提升路径”既包括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与教学,又包括就业导向(市场需求)等环节,从源头即培养目标,中间环节即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市场需求即就业导向等方面来提升高校大学生英语能力[4]。

2.1设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协调好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之间的关系。从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要求》可以看出,大学英语应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特征,既能让学生了解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想、风俗习惯等人文的东西,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1],两者都要兼顾。所以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就应该有两个层面的设计。一是以《课程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为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培养,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二是要以专业为背景,以岗位的需求为导向,确立专业化的教学目标[5]。各高校应以这两个教学目标为依托,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自己的课程体系,采用通识英语教学+行业英语教学的模式。一般大学会开四个学期的英语课,可以在前两个学期开英语基础课,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要求》的一般要求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涵养;在后两个学期,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行业英语作为培养目标,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以后的就业、社会实践提供强大的支撑。

2.2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教师应该不断的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多媒体和各种社交软件带来的便利和契机,采用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进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要转变角色,从以前的“独角演员”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把现代化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的支撑点,使英语学习成为个性化、不局限于课堂、主动积极的学习行为。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但不管哪种教学模式,都必须能够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3采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1]。教师能够通过对学生英语学习考核的结果来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保证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考核成绩来发现自己英语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调整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应具备以下特点:首先,考核方式多样化,摒弃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机制[6],采用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的方法,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逐渐扩大过程性考核所占的比例,使过程性考核的成绩占到总成绩的30%~40%左右。其次,考核主体多元化,在整个考核过程中,学生本人,同组同学都应成为考核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同样可以给老师评价,对老师进行考核,形成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评价方式。再次,考核过程制度化,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学生的每项得分都要有记录,以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最后,考核内容合理化,考核内容既要兼顾英语基础知识,以完成教学的一般要求,又要兼顾所学专业,以满足职业、就业需求。

2.4选择适合的教材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保障,教材合适与否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种类繁多,各个出版社推出了不同层次的、适合于不同学习群体的教材。由于受到师资力量、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高校采用的都是用于通识教育的教材,比如,外研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捷进英语》,外教社的《大学英语》等,这些教材的内容主要涉及西方的文化、思想、日常生活、价值观等方面,可以使用此类教材完成教学的一般要求;但是这些教材并没有特别突出行业特点和职业性,不能够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需求。仅仅使用这些教材是不够的,要在英语学习的第二个阶段引入职业性更强的专业英语教材,以满足学生以后的就业需求。总之,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到最后的考核机制的制定,这几个环节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只有各个环节都设置科学合理了,才能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不断提升。

作者:郑国锋 单位: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张建会.对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

[3]娄惠茹.高职院校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体系的整合研究[D].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48-50.

[4]韩京松.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能力培养路径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3.

[5]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6]蔡小忠.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问题与对策[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