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的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剖析

时间:2022-04-20 03:15:00

导语:标的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剖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标的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剖析

[摘要]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习得,这种教学方式违背了职业技术学校实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面对目前职业院校商务英语的教学现状,应采用标的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英语论文切实地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测试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有目的而学、为职业需要而学。

[关键词]商务英语;标的式;教学模式;改革

一、现状分析

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知识为中心,以阅读为主要学习途径,以词汇量为目标,重教轻学,学生只有加工知识的过程,没有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机会。这种英语课堂存在的最严重问题就是教学与生活脱节,学生充当的是语言知识的“容器”,学到的语言知识难以转化为语言技能,无法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如此一门门具体的课程知识的堆砌,虽保证了课程的完整性,却忽视了课程的整合和重组,致使学生毕业后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时又显得力不从心。

在课程设置方面,缺少教学实践类的训练,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出校门后不会实践,不能实践,根本适应不了社会的需要。

传统的商务英语考核办法,是用一张试卷来判断学生学得好与不好,即使有的院校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理论知识的笔试成绩仍占有很大比重,而平时成绩这一栏不仅不占太多比重,甚至流于形式。

基于这种现状,势必要对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且改革的立足点是必须满足受教育者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需要。因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所以要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突出高职特色,打破学科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二、标的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涵义

标的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就是以未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岗位需求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改进测试方法等,目的就是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高技能、应用型的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

这里的标的有两层涵义:一是从学生的培养方面来说,把学生看成是教学上的产品,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教学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二是从教学方面来说,既有目标、又有目的的教与学。在实际教学中,根据企业调研的结果:商务企事业单位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所需人才到底需要拥有哪些技能等来合理设置课程,有效制定计划,并采取模块式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等方式,边上课边实践,增加实践的机会,提高实践技能。从而使教师有目的地去教,学生有目的地去学。

三、标的式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容

首先,整合教学内容。教师必须要走进企业调研论证,以职业岗位(群)培养目标为指针,紧扣企业岗位对于人才规格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来设置教学内容,满足企业岗位对商务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使语言技能与岗位规范零距离,保证学生能够掌握专业工作中所需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其次,改革教学方法。教学中尝试按照“标的法”的标准边上课边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实践动口的机会。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置问题情境,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模拟训练,减少理论讲授,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比例,使学生学有所用。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强调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受教育者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教学也应该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原则,改变传统英语教学中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融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于一体,通过实行模块化教学,创立实务情境,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力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适应并服务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学模式。

再次,改革测试方法。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同时进行考试方法创新,采用笔试、论文、口试(情景模拟)、设计等考试模式,增大实践考查的比重,督促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实践。

最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进步迅猛,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大量新工作岗位不断产生,必将出现较高的换岗率。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获取工作岗位转换所需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还要关注学生的适岗、应变的就业竞争力,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岗位迁移能力,注重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有机结合,重视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的结合、学科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的结合,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改革涉及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此教学模式不单单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它涵盖教学内容、测试方法、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等各个方面。其目的是通过各个方面的改革,使我们的职业教育真正地符合社会的需要,使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真正实现学校为职业而教、学生为职业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