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任务设计

时间:2022-04-10 08:28:00

导语:深究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任务设计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深究英语课堂小组活动的任务设计

摘要: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主要是让参与者通过信息交流或意义沟通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从而实现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小组活动任务设计的好坏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应迎合学生的需求;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讨论的话题具体明确;话题呈现形式生动有趣并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小组活动任务设计评价

一、引言

现代外语教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培养语言的交际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所谓“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就是语言使用者根据社会情景因素恰当地运用语言规则的能力。[1]63传统教学过于重视语言知识,重视句型训练机械的模仿,显然已不能满足现代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如何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无疑成为外语教学的大势所趋。

目前,课堂教学是我国大部分学生接触英语、实践英语的主要场所。课堂交际活动组织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形成和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会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并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取得切实提高。

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教学活动为:结对子(pairwork)、小组活动(groupwork)、角色扮演(roleplay)。这三种活动中小组活动以其适合国情,活动内容丰富,参与者积极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诸多优点为广大教师所青睐。

1.适合大班教学。中国学校的班级人数多,教师很难关注帮助到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合理分配成3~4人一组进行小组活动,既增加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机会,又可以使学生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2.活动内容丰富。与结对子(pairwork)这一活动形式相比,小组活动内容更为丰富。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练习任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情境,使学生较为自然地运用所学语言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这样的活动形式多样,如解决难题、续写故事、抢答竞赛、模拟采访、招聘人才、讨论问题等。

3.参与者积极性强。学生都不会喜欢沉闷死板的课堂气氛。组织得好的小组活动如同做游戏般地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英语水平不尽相同,合理地分配人员,设置角色,可以减轻差生的焦虑,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所谓合作,是指“社会互动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对各方都有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2]181。合作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英语课堂上的小组活动是一种合作学习。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欣赏他人长处,聆听他人意见,协调人际关系,顾全大局,这些素质的培养也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小组活动优点很多,也深受学生的喜爱,但调查显示课堂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有的课堂气氛冷清,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讨论中,小组活动失去其应有的意义,浪费时间。[3][4]在多年的教学观察与教师培训中,笔者发现,教师对如何设计小组活动任务不了解或不重视是导致小组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小组活动的任务设计

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主要是让参与者通过信息交流或意义沟通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从而实现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目的。根据任务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任务可以分成两个类别:教学中的任务(classroomlearningtasks)和现实中的任务(real-worldtasks)。[5]前者主要是配合课堂教学内容而组织的一些小组活动,如以训练写作为目的的续写故事、作文评议,以深化理解为目的的课文主题及作者观点的讨论,或以巩固语言知识为目的的课文复述、角色扮演等。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第二类任务———现实任务,即与现实世界有某种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经历和实际的活动,如交流意见、提供信息、解决问题、作出决定等。这类任务不拘泥于教材,与学生的需求有密切联系,交际语境更为真实,容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活动。

Skehan(1998)曾提出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应具备五个特点:(1)以意义为中心;(2)解决某种交际问题;(3)与现实世界的活动有着某种联系;(4)注重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5)以任务完成的结果来评估任务。[6]121结合21世纪教育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的要求,英语教学无疑也承担着培养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重任。从这方面来讲,英语教学活动应该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想情感、道德修养的教育。根据以上理论,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任务设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迎合学生的需求设计课堂活动并不容易。不少教师在前一天晚上备课时甚至讲课过程中才匆忙想出一个话题,考虑难以周到也就无法保证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在设计课堂活动前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需求。学生处于什么年龄段?英语水平如何?对哪些话题感兴趣?这些问题的答案直接影响教师对话题的选择、活动的设计以及任务实施前的准备工作。如对于低水平的学生,任务的设计就要简单一些,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教师对活动的控制可能会多一些。另外,对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给出清楚的说明,对活动做一示范以确保学生理解,预先讲解和练习一下学生讨论中可能会遇到的单词和短语,这些都能降低学生的焦虑,有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整个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教师对活动话题的设计要建立在对学生兴趣的调查上。调查可以以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一般来讲,话题越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越有话可说,参与的热情越高。

2.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不少教师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标不明确,有的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或变换一下教学手段,这是对课堂活动的一种误解。课堂活动辅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首要考虑的是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即“Bytheendofthecourse,studentswillbeableto…”制定具体明确的评价标准也很重要。评价可以采取三种形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有针对性地对评价标准进行详细描述,如可以列出评价的几个方面(语言的准确性、话语的连贯性、讨论的参与程度等),设置0~5区间的分值,分别描述不同等级的表现,藉此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学生可以进行自评或互评;教师还可以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如:你是否对小组活动的话题有兴趣?活动的难易程度如何?活动中你是否能采取适当的交际策略?你是否有成就感?总之,教师只有明确课堂活动的目的才能把握教学方向,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既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以便教师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策略,明确下阶段学习方向。

3.讨论的话题具体明确让学生讨论的话题一定要具体明确,避免抽象化和引发歧义。如让学生讨论“What’syourviewaboutlove?”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爱”这个话题范围过广,学生的理解不一致,即使展开讨论也会不着边际,最后难以驾驭。教师可以预先引导学生对“love”的含义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列举出各种的爱:异性之间的爱、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等等,然后教师再对讨论任务进一步具体化,如“Howtoshowyourlovetoyourparents?”这样讨论才会有实质性和针对性。有些讨论中的关键词汇容易引发歧义,如学生在讨论“Areyouinfavoroftheuseofcosmeticsbyyoungwomen?”时,一个学生提出,“Idon’tfavortheuseofcosmetics.Youthitselfisakindofbeauty.Whyshouldwecoveritwithartificialbeauty?”而另一个学生提出,“Isupporttheuseofcosmetics,becausecosmeticscanprotectourskin.”显然两个学生对“cosmetics”的理解不相同,前者指口红之类的化妆品,后者指护肤用品,因此这样的争论就互不相关,毫无意义了。所以,教师要事先预计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歧义,确定关键词汇的内涵。[3]

4.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外语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在教学中如何开展激发创造性的活动。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小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开放性的话题,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坚持独立见解。一个好的话题必然是一个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在世界观、道德情感方面受到教育的话题。一些被谈得很滥的、答案众所周知的话题没有挑战性,难以激发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如“What’syourfavoritebook?”“Howtoachievesuc-cess?”等等。因此教师要敏锐地观察生活,设计出新颖别致、能唤起学生共鸣的话题,并逐步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外的社会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培养其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话题呈现形式生动有趣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话题关系到是否能激发起学生完成此项任务的欲望。直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未免过于简单化和不负责任。学生对某个话题即使有兴趣,但教师如果不讲究呈现方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则无法调动起来。如我们希望学生讨论“玩电脑游戏是否有害学习”这个话题,直接把话题抛给学生很可能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活跃的、英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滔滔不绝,而内向的或英语表达能力弱的同学参与欲望不强。所以不妨给出一段母子之间的争执,然后让学生讨论孰是孰非,如何解决矛盾。这样的任务形式生动有趣,情境自然,学生更容易投入到讨论的氛围中去。利用几张图片、一篇报道、一则广告、一封信或一个电影片段等多种形式呈现话题都可以让活动趣味盎然。小组活动的任务形式除讨论外,要多让学生“做”起来。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主张知识由学习者自己建构,主张学生“在做中学”。其实早在19世纪中期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Dewey,1859~1952)就已提出“从做中学”,主张把代表社会生活的活动性课程引入课堂。[7]509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次招聘会,让学生从几分简历中讨论合适人选,还可以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财力的旅游路线等,这些活动与社会生活与学生需求相关,既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锻炼了其独立思考、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为学生积极实践其所学语言构建新信息提供了机会。

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用英语完成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各种真实的活动,使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小组活动的任务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项具体任务的完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最佳表现,实现最佳教学效果。[8]266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责任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认真分析学生的需求,并针对活动的结果反馈及时做出调整。教师更要有进取心,平时注意学习研究,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语言水平、教学技能和理论水平,以适应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还要有创新能力,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学习环境和语言的输入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范烨.小组讨论的主题设计[J].外语界,2001,(3).

[4]张永胜,张永玲.交际策略与小组讨论[J].外语界,2003,(2).

[5]黄露,韩金龙.任务教学法与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J].外语界,2003,(5).

[6]Skehan,P.ACognitiveApproachtoLanguageLearning[M].Oxford:OUP,1998.

[7]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8]Brown,H.Douglas.Principles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PrenticeHallRegent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