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原因论文
时间:2022-08-16 05:52:00
导语: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原因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最本质的特点是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我们正是用听、说、读、写来评判一个学生的英语能力。但是英语教师们常常感觉学生在学英语和用英语时,英语潜在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之间具有明显的差距。
关键词:技巧;练习;差异;习惯;习语;能力;机会
学习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进行交流。语言的交流与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是两回事,因为只有在交流中才能与对方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言交流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最本质的特点是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我们正是用听、说、读、写来评判一个学生的英语能力。但是英语教师们常常感觉学生在学英语和用英语时,英语潜在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之间具有明显的差距,比如:上课沉默寡言,不喜欢举手回答问题;在交际活动中,想法很多很好,苦于无法表达等等。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在学习中忽略表达思想的技巧
虽然我国的课本经常修订,每个一段时间都吸收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语汇,词汇难度也不断加深,但是其逻辑思维结构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不自己去掺进表达思想的技巧,那么逻辑思维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比如: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复杂的思想。七年级课本有这样一句话“Nexttohehotelisasmallhousewithaninterestinggarden”.意思是:旅馆旁边有一个小房子,小房子有一个有趣的花园。其实要表达这个意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Nexttothehotelisasmallhouse.Thehousehasasmallgarden.这样化难为易,既避免因句子太长出现语法错误,又能恰到好处的把意思表达出来,易于表达,也易于理解。
二、没有真正的替换练习
如果一种表达方式对方不懂,美国人(或英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最终目的是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很多。传统的英语替换练习不是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下的替换,而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比如:Iloveyou(我爱你),按我们的替换方法就是把you换成her,mymother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没有什么意义的替换并没有启动思维。句子的基本结构没有变,若听不懂Iloveyou,肯定也听不懂Iloveher。如果替换为Iwanttokissyou,Iwanttohugtoyou等,或者给对方讲讲电影《泰坦尼克号》,告诉对方那就是love——爱,这样以来对方可能就明白了,这才叫真正的替换。也就是说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一个表达方式对方听不清楚,就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加以说明,直到对方明白为止。
三、不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习惯表达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从描述上来讲,西方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内及外,由里及表。中国人正好相反,从时间上说,西方人在时间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中国人是按自然地时间顺序来描述,我们在描述一个东西时,往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这样的差别需要平时的留心才能掌握。
四、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有待于养成
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一些英语学习者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常说成:Yougofirst,或Gofirst,please。而地道的英语表达是:Afteryou。再比如,中国人与朋友道别时,经常说“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语。一些喜欢用母语思维的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英美人士常常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他们会习惯地说成:Goslowly,walkslowly或Rideslowly。这些说法听起来很不自然。运用这种方式与人交际经常会导致交际出现障碍甚至失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以及培养他们克服母语干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
五、习语掌握的少
什么是习语呢?说白了就是每个单词你都认识,把他们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就像北京人说“盖了帽了”,外国人很难理解,这就是习语。在学习口语的过程中,不容易学、易造成理解困难的东西就是“习语”。和美国人交流时,若能适当的运用美国习俗,对方马上就会觉得很亲切,很爱与你交流,并把你当做朋友。因此,在学习口语的过程中,多记住一些习语是非常重要的。公务员之家:
六、缺乏猜测能力
听不懂是说不好英语的原因。之所以听不懂,往往在于缺乏猜测能力。如果能把对方的心思猜透,不用开口就明白了,在沟通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试想一下,为什么美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很少产生歧义?就是因为能“猜测”对方在想什么,要说什么。猜测对学好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七、练口语的机会少
咱们中国人把英语当成了一门学科来学,花在寻找语言规律上的时间太多了,真正动口的机会少的可怜,很多学英语的人又不善于创造语言环境,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说过“舞蹈是跳出来的,汽车是开出来的,游泳是游出来的,英语是说出来的......”也就是说:如果练口语的机会少,就不可能说好英语;如果不开口说,就永远不会说英语。口语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说话方面。俗语说:熟能生巧。要想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就要加强说的量。而要达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英语教学应“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吝啬口语训练的时间,不能随意砍掉或随便应付新教材提供的许多丰富的口语练习活动。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能力的关系,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教法,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交际实践,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逐渐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
中国人学习口语时,提倡背句型。这只是学习口语的初级阶段。要想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必须在背熟大量的句子之后,多开口。否则,仍不能说好英语。
参考文献:
1.方亚中《实用英语语言表达技巧》
2.邓炎昌、刘润清《LanguageandCulture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3.吴祯福《英语口语教程:英语中级口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上一篇:大学英语幽默教学方式作用论文
- 下一篇:规划局上半年长效机制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