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绩效研究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01 04:15:00

导语:英语教学绩效研究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英语教学绩效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前后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在英语学业成绩上出现的变化,论述了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起正面的、积极的效用。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习小组;信息;目标语言

一、引言

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指的是具有不同水平的学习能力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实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合作学习中,学习目标最终的实现不是单靠个别学生独立学习完成的,而是需要同一小组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靠和信任而完成的。同一小组内的各成员不仅为学习必须掌握的信息(must-learninformation)负责,还须辅助其他组员学习,且保证在教师评价小组的成绩前,该组的所有组员都已理解了必须掌握的信息,以及具备和掌握了与必须掌握的信息相关联的能力和技巧。

二、合作学习的发展与研究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综观世界各国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合作学习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之创新和改革。合作学习能进一步改善由于学校教育而引发的,学生在感知,情感和人际交往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过去大量的研究都论证了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获得在学业成绩上更为明显的进步。Slavin在1983年出版的著作中谈到:在他研究的合作学习小组中,63%的合作学习小组都在学业成绩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在他看来,独立学习的学生必须与其他的学生竞争,以赢得表扬或其它形式的强化或奖励。在带有竞争意味的学习环境下,为了保证个人的学业成功,学生都倾向与班级里少数的“优胜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师预先布置的学习目标。然而,这群少数学生的学业成功却暗示着其他大多数学生的失败。通过合作学习,同一小组的每一成员均有获取学业成功的机会。因此,只要教师合理地、适当地运用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将会出现更多的学习“优胜者”。当成绩落后的学生和成绩中等的学生与成绩较好的学生编在同一合作学习小组时,他们会更努力地学习,争取尝试成功,取得进步。而这一观点又恰恰与维果茨基(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这一概念和作用相吻合。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加强了小组的内部团结,提高了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相互协作的热情。

在英语学习的领域,合作性语言学习一直被认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授方法。它能帮助英语学习者领会英语知识,促进言语技巧的发展。Kagan(1995),和Kessler(1992)都奠定了合作学习与目标语言教学中的理论联系。他们认为,合作学习不但为英语学习者营造了高度互动和互助的学习气氛,而且能在最大程度上,制造有意义的,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机会。因而,合作学习也为整合言语习得和内容学习的整合构造了坚实的平台。

上述的研究都集中阐释合作学习在理工科目和语言科目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能性。尽管如此,由于合作学习的理念于上世纪末才传入中国,部分教师依然对合作学习的绩效抱有谨慎或怀疑的态度。这也是合作学习一直不能成为中国学校教育中课堂主流的教学方法的原因之一。所以,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为背景下,研究合作学习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旨在于研究合作学习是否能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成效。

三、被试者和研究的背景介绍

被试者是从某中学随意抽取的两个班,共54名(n=54)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家长均处于中等的社会经济地位,且具备中等至高等教育的背景。28名学生被编排在A班,另外26名学生被编排在B班。为了使共同学习法中的学生互教活动实现最优化,根据前一次测验的成绩,事先把学生分成4至5人的小组(Stahl,1995),小组内成员所具备的领悟能力和学习水平是各异的。换句话说,全班各组的水平是平均且相等的。

被试者在实验中所学的课程为“高中英语”,是高一学生的必修科目。“高中英语”的任务是通过听、说、读、写四种语言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综合的英语能力。高一的“高中英语”侧重强调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和掌握较复杂的英语语法规则。

54名被试者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汉语,以及由汉语派生出来的其它方言,在各种媒体和日常交流中占主导地位。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与传统全班讲授法相比,合作学习中是否更有效地提高这54名被试者的英语学业成绩。

四、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控制组(controlgroup)和实验组(experimentalgroup)实验前后(pretest-posttest)测试的设计,集中分析学生成绩的变化幅度。两班共54名学生交替地分配在控制组和实验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A班的28名学生被编在控制组,运用全班讲授法学习;B班的26名学生被编在实验组,运用共同学习法学习与A班相同的必须掌握的信息。B班的学生在小组学习期间可利用教师编写的学习指南指导学习。学习指南的内容是以学习材料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蓝本而编撰的。

第一阶段持续5天。在这5天里,A班的教师把所有必须掌握的信息口授于A班的28名学生。而在B班,5天的学习还包含了对B班学生学习前的2小时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了明确学习的目标,阐明合作的技巧,说明学习的任务,构建各合作学习小组内积极的相互依靠和个人责任。在小组学习的进行阶段,B班教师还需指导和监督每一学生在组内的行为,保证全体学生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在第一阶段的尾声,教师对A班和B班的学生均进行一次由学生单独完成的,内容相同的测试为阶段性评价。测试的内容都在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的范围之内,测试形式为20道词汇题和11道句子翻译题。

第二阶段的实验细则和第一阶段的实验程序和要求是一致的,但学习内容与第一阶段不同。A班在第二阶段作为实验组;而B班在第二阶段作为控制组。B班的26名学生通过全班讲授法学习;A班的28名利用共同学习法学习与B班相同的必须掌握的信息。A班的学生在小组学习期间可利用教师编写的学习指南指导学习。学习指南的内容是以材料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蓝本而编撰的。

第二阶段同样也持续5天。在这5天里,B班的教师把所有必须掌握的信息口授于B班的26名学生。而在A班,5天的学习包含了对A班学生学习前的2小时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了明确学习的目标,阐明合作的技巧,说明学习的任务,构建各合作学习小组内积极的相互依靠和个人责任。在小组学习的进行阶段,A班教师还需指导和监督每一学生在组内的行为,保证全体学生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在第二阶段的尾声,教师对A班和B班的学生都进行一次由学生单独完成的,内容相同的测试为阶段性评价。测试的内容都在学生必须掌握的信心的范围之内,测试形式为20道词汇题和11道句子翻译题。

本次实验的两个阶段,在两个班内,教师运用了相同的步骤和要求对待所有的学生,其目的是增强该实验的效度,确保研究的可信度、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研究结果

表格一和表格二的数据是两个班的学生,共54名被试者在两次测验中出现错误的数量。从收集到的数据来看,不论被试者是A班或是B班的学生,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学生在两次的英语测验中呈现了显著的在成绩上的差异。从被试者的整体成绩角度出发,运用共同学习法的实验组的学生,无论是在20道的词汇题,还是11道的句子翻译题,都获得了一个较理想的英语测验成绩。较之控制组的学生,实验组的学生在英语测验中出错的数目有大幅度明显下降。与此同时,两次测验出错数目的标准差说明了控制组学生的成绩离散程度大;而实验组学生的成绩相对集中,由此反映了合作学习小组可以有效地缩小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可见,在本实验中,无论是A班或是B班的学生,只要他们被编入了实验组,运用了合作学习小组,实验组的学生都具有获取飞跃性进步的趋向和潜力,而这点恰恰是在控制组学生所缺乏的。

从横向的统计分析角度出发,即在同一阶段内比较实验组的被试者和控制组的被试者出错的数量,第一阶段的测验中的20道的词汇题,实验组的学生的出错率比控制组的学生减少了19.92%;在11道句子翻译题的部分,实验组的学生的出错率减少了61.96%。至于第二阶段的测验,实验组在单词部分的出错率也降低了60.2%;句子翻译题的出错率则降低了70.06%。

从纵向的统计分析角度出发,即在同一被试者群体中比较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实验前后)测试中出错的数量,同是A班的学生,在20道词汇题的部分,第二阶段(实验后)比第一阶段(实验前)减少了69.23%的错误;在11道句子翻译题的部分,第二阶段的出错了也减少了84.77%。至于B班的学生,在单词部分,第一阶段(实验后)比第二阶段(实验前)的出错率降低了-3.57%;句子翻译部分则计得25.23%的错误降低率。

六、讨论

本次研究的统计分析结果有力地揭示了可引起我们教育者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本次实验,更深一层地证实了合作学习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业成绩产生积极作用的假设,尽管中国学生具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研究的结论提倡,在英语学习课堂,教师可施用合作学习,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动态教学的方法。

第二,本次的实验也略为探究了合作学习的效用与不同类型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本次研究的测验中,20道的词汇题属于陈述性知识,11道的句子翻译题属于程序性知识。在两次测试中,实验组的学生在两部分的题目都呈现大幅度进步,相比之下,实验组的学生在11道的句子翻译题中的进步更大,所以说,合作学习更倾向于帮助学生学习程序性知识。

第三,从实验中不难看出,在合作学习期间,教师的角色确实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也不再是以往传统教学中的灌输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在起步时充当一名设计者、组织者;在进行期间教师变成了一名执行者、参与者、协调者;到了结束阶段,教师又回到了评价者和责任者的位置。

正如上所述,构建在和谐友好和鼓励支持的课堂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有意义的互动和交流,这乃是英语语言习得,随之实现语言内化的传导载体。这种由合作学习小组创造的传导载体,为长期处在由单一语种主宰的社会环境下,仅有少数机会练习目标语言的外语学习者制造了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运用目标语言的机会。

参考文献:

[1]House,J.D.RelationshipsbetweenInstructionalActivitiesandScienceAchievementofAdolescentStudentsinHongKong:FindingsfromtheThirdInternationalMathematicsandScienceStudy(TIMSS)[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structionalMedia,2000(27):275-88.

[2]Kagan,S.WeCanTalk–CooperativeLearningintheElementaryESLClassroom[Z].Washington,DC(ERICDocumentReproductionNO.ED382035),1995.

[3]Kessler,C.(Ed.).CooperativeLanguageLearning:ATeacher’sResourceBook[C].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Regents,1992.

[4]Nicole,J.D.TheEffectsofCooperativeLearningonStudentAchievementandMotivationinaHighSchoolGeometryClass[J].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1996(21):467-76.

[5]Olsen,R.E.W.–B.,&Kagan,S.AboutCooperativeLearning[A].InC.Kessler(Ed.),CooperativeLanguageLearning:ATeacher’sResourceBook[C].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Regents,1992:1-30.

[6]Slavin,R.E.CooperativeLearning[M].NewYork:Longman,1985.

[7]Stahl,R.J.CooperativeLearninginLanguageArts:AHandbookforTeachers[M].MenloPark,CA: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1995.

[8]李斯伟.合作性学习的原理及在高职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探索,2004.2.

[9]薛嘉.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浅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