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心理学的交通景观设计探析

时间:2022-01-22 03:52:38

导语:基于环境心理学的交通景观设计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交通景观设计探析

摘要:随着大学教书育人理念的不断更新,校园景观设计越来越趋于人性化,校园交通景观作为校园整体景观的分支之一,在校园中扮演着结构骨架式的重要角色。但是,校园交通景观大多借鉴的是城市交通景观的设计手法,没有突出其独特性和校园使用主体的需求。从环境心理学的感觉体验论和空间行为论入手,通过实践观察和访谈,分析校园中不同性质的出行活动对校园交通景观不同的需求度的方法,再将所得的景观需求度结合目前大学校园交通景观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出大学校园交通景观设计方案,为创造安全、舒适、符合大学校园氛围的人性化校园交通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交通景观设计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可以从这个城市的街道形象中直观地体现出来,同理,一所学校的文化内涵也可以从校园的交通景观中显现。但是,我国的校园交通规划、校园交通景观都是借鉴城市交通规划原理[1],并没有自成一派,由于大学校园扩招政策的实施与私家车拥有量的增长[2],高密度的人流和车流对校园交通空间的景观品质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校园交通景观破坏严重的同时也给使用主体带来了心理上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外对大学校园交通景观研究不多,大多数都是将校园交通景观归纳到校园景观设计中一笔带过,并没有深入研究。其中,学者毛彬[3]在美国大学校园道路交通景观设计探析中分析了美国几所大学的交通景观设计方案,内容相对丰富具体,但是众所周知,美国教育体制下的大学校园规划在本质上有别于我国的大学校园规划,所以参考价值一般。因此研究和完善符合我国大学校园交通景观设计,提升校园交通景观品质对校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校园交通景观设计融入了环境心理学,将研究的人群分为校内人员和校园外人员,道路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研究不同人员在不同性质的出行活动下对不同道路的景观心理需求,分析主要的现状问题,最后提出了满足校园出行者心理需求的、能体现校园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的校园交通景观设计理念。

1环境心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

1.1环境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初,世界工业化水平提高促进了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环境污染严重的弊端,人与环境该如何和谐共处的问题开始被人们关注起来,环境心理学从此被诸多学者和专家提上了科学研究的舞台。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并快速地传遍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区。此后,1968年6月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DRA)”、1997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了“面向21世纪的环境行为研究国际会议”,环境心理学从此奠定了稳固的学术地位。相对而言,中国发展环境心理学起步较晚,最早是从欧洲和日本引进的相关学术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建筑学科领域,随后涉及到更多的研究领域,例如,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生态学等[4]。1.2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1.2.1感觉体验论。感觉,是人通过不同的感受器官,如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和皮肤的触觉,将外界环境信息传送到大脑,再由人们长期储存在大脑中的生活经验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最后形成对环境的感官体验[5],除此之外还有动觉和联觉,动觉是人在空间环境中随着身体的位置移动而产生的感觉[6]。比如在中国的造园中就应用到“移步异景”和“峰回路转”这些都是表达动觉与视觉的表现手法。联觉表现,例如,红色让人感觉温暖亲近,黑色让人感觉沉重压抑,都属于联觉现象。知觉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之上,同时与感觉发生相互作用,再根据主体本身的经验和知识,对事物总结分析出完整的形象。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人通过大脑接收外部环境输送的信息,再通过的信息加工转换成为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活动,这个过程也简称为认知过程。1.2.2空间行为论。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单独的个体行为反应与物质空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不同的物质环境条件下单独的个体行为心理变化的规律。所以,在环境心理学中把这种探索心理变化规律和空间关系的科学研究称之为“空间行为论”,空间行为论主要分为3大部分:个人空间、私密空间和领域性。

2从环境心理学分析校园交通景观设计

2.1校园交通景观需求度分析。校园交通是校园整体布局的骨架,是校园中人与人相互交流的重要空间,扬盖尔将这种户外的公共空间活动分为3种: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7]。每种性质的出行所对应的心理活动都有所变化。所以,通过实践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校内人员和校外访客,道路分为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对其交通景观的需求度进行分析。如表1,对3种不同性质的活动类型总结得出,校外访客比校内人员更加注重校园交通景观设计,人行道比车行道的交通景观需求大,必要性活动相对于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景观需求度最小,优先考虑出行的安全和便捷性,其次才考虑交通景观的品质,而社会性活动与其恰恰相反,对交通景观的需求度最高,优先考虑的是交通景观的品质,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前者考虑出行成本、时间、路线等,重在交通空间的交通性和可达性,而后者重在交通空间的环境体验与感受。2.2校园交通景观存在的现状问题。结合上述的交通景观需求和大学校园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点现状问题:①交通空间规划不合理,动态交通冲突、静态交通不足、校园阵发性拥堵等,导致交通空间秩序混乱,人车混行情况普遍存在,为了满足人和车的交通需求,原本该有的交通绿化带被迫消失,交通空间简单枯燥。②交通景观缺乏连续性、整体性和艺术美感。③校园交通景观设计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校园交通呈现出简单粗暴的“有路就行”思想,而忽略了校园这个高密度人群使用者的环境心理感受。

3基于环境心理学大学校园交通景观设计的建议

3.1建立安全便捷和符合出行行为的交通景观空间。①科学合理规划校园交通路网布局,提倡人车分流,步行优先的设计理念,创造安全舒适的交通空间,满足出行者最基本的出行需求。交通路网简洁明了,道路布局避免迂回环绕。②景观空间的植物配置选择无毒、无害、无果以及特定季节不会飞絮的植物,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③人行道路径选择多样化,如图1,满足不同出行人群的出行需求,同时通过植物种植、地面铺装变化、增设景观小品、提供短暂的休憩空间等方法,增强校园交通景观的舒适度和艺术感。3.2多种感觉体验相结合的交通景观设计。3.2.1机动车道动觉与视觉相结合。机动车道是流动性极强的动态空间,在交通景观的设计当中应该尤为重视交通景观空间的“动觉与视觉相结合的手法”。如图2,封闭式视野区道路两侧种植高大的乔木,例如国槐、柏树、梧桐等,营造幽静的林荫小道,舒缓校园出行者的驾驶疲劳;开阔式视野区种植小乔木或灌木,例如白玉兰、海棠、大叶黄杨等相对比较低的植物,保持视觉的开阔,具有缓解压力舒展心情的作用;半开阔(或半封闭)视野区有别于前两者的植物种植方式,它的种植不是轴对称形式,而是通过比较自由、随意地种植,体现大自然的原生态,以增强空间的设计感和景观层次感。驾驶者在行车时,两侧的道路景观也在变化,打破以往千篇一律的交通景观模式,有效提高驾驶者的注意力和减缓驾驶速度,提高驾驶安全系数。3.2.2非机动车道嗅觉与视觉相结合。在校园交通景观设计中加入嗅觉与视觉相结合的双重体验,尤其是非机动车道,主要的表现手法是通过种植有香气的植物,例如丁香花、九里香、桂花等,结合乔木、灌木、矮灌木等高低不同,参差不齐的植物相互叠加营造丰富的视觉美感。从嗅觉和视觉上提升交通空间的品质,通过芬芳的香味刺激出行者的大脑,天然的植物芬芳具有舒缓神经、放松心情、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的作用。3.3交通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温度和气流的影响。人对环境中温度和气流的感觉也很敏感。校园交通空间阵发性阶段人流和车流量较大,保证交通空间的气流流通和适宜的温度应从植物的种植着手,如图3,最先照射到太阳的道路一侧种植小乔木、灌木和花卉等,相对应的道路另一侧种植高大乔木等树冠较大的树木,形成上午晒太阳,下午乘凉的交通环境,同时有助于空气流动,交通景观高低起伏,参差不齐,增加了交通景观的艺术美感,从空间的整体上分析,形成了一个半开阔(半封闭)的空间体验,提高了出行者的出行感官体验。3.4建立完善的校园交通标识系统。从环境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和知觉理论分析,大学校园内建立并完善交通标识系统,用简洁明了的版面清楚地提示人们如何从所在的地理位置到达要去的目的地,有效地提高了出行者对整个交通环境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在脑海中快速地形成整体的可控制性空间布局。交通标识设计要满足易识别性、路线最优性、整体性和连续性。同时,还应该满足校园空间的独特性,设计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校园交通标识。

4结论

在研究环境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校园交通景观现状的基础上,对大学校园交通景观的需求度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大学校园交通景观空间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人车分流保障校园交通安全通畅、交通景观设计结合环境心理学原理多种感官体验相结合的交通景观、完善校园交通标识牌、通过植物种植改善交通空间的温度和气流等设计建议。

总之,校园交通景观设计应该以人为本,结合校园景观生态性和旅游性,兼顾校园发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设计出符合大学校园独具特色的交通景观形象。

参考文献:

[1]徐俊斌.大学校园交通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2]宋振昂.大学校园“人车分流”微更新策略[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637-650.

[3]毛彬.美国大学校园道路交通景观设计探析[J].华中建筑,2015,33(09):117-120.

[4]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邱扶东,吴明证.认知方式与消极情绪对旅游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05):1112-1114.

[6]徐秋耒.环境心理学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01):70-75.

[7]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郭选琴 邱泽阳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