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老人心理分析及自愈产品探究
时间:2022-11-02 05:13:38
导语:失独老人心理分析及自愈产品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每年新增7.6万左右个失独家庭,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已经超过百万个〔1〕。失独老人现有帮扶机制仍有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填补这一空白,本文提出一种通过交互方式,以心理学原理为理论支撑,缓解失独者心理创伤等关键问题的情感抚慰型引导性自愈产品,为解决失独老人的心理问题探索了新的方向。
1失独老人社会现状
基于失独老人所面临的生理、心理及物质困难,对现行帮扶制度进行了分析研究。1.1物质层面。近半数的失独家庭年收入不到14400元;20%的“失独”家庭靠低保生活〔2〕。此外由于当前失独老人群体中很大一部分经历过“下岗潮”,这就进一步催化了以微薄退休工资为收入来源的失独老人的经济困难。1.2生理层面。据不完全调查〔3〕,半数的失独老人存在血压、心脏等方面的慢性疾病;患癌症、瘫痪等重大疾病的占总人数的15%。可以预计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例还将继续上升。1.3心理层面。失独对老年人而言是精神上的巨大打击,容易诱发陷入自行封闭的心理状态,并进一步催化他们成为游离在社会外的“特殊群体”。心理问题外化的具体表现包括焦虑、躁狂、抑郁、精神衰弱等。调查〔4〕显示,60%以上的失独老人患有抑郁症,在这之中,超过半数的人曾有过自杀倾向。
2现有帮扶机制及其效果
对于失独老人当下的困境,不少学者提出建立失独者自发组织等形式来构建符合失独者需求的政府主导、社会支撑、个人参与的失独老人多元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5〕。或建设专为失独老人服务的养老公寓或机构,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模式等解决方式〔6〕。值得注意的是,现有政策更加注重道德层面的引导呼吁,而并非责任和义务,各种解决模式所提到的帮扶,在法律上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执行时仍存在差异性。同时由于各地方省市政策法规细则、财政收入及具体落实办法各异,此类国家层面下发的指导性文件并不能确保失独老人获得应有的扶助。将满足每个个体不同的需求完全寄希望于国家的政策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一方面学术界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和各类相关团体应对失独者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除经济支持之外,失独老人更需要生理上切实的照料和心灵上的抚慰,但这些更加人道和柔性的帮扶措施在现行政策中并没有详细体现。这使得借助引导型数字产品完成心理自愈成为一种新趋势。
3失独者心理分析
3.1精神慰藉匮乏。失独群体对于精神需求更为敏感,需求内容相对于普通群众来说也更为特殊。考虑到其在巨大的心理创伤下精神较为脆弱无助,如何更有效地满足失独者的需求成为恢复失独者心理及精神健康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问题往往被人们忽略,缺乏专业医师的指导。受限于现有社会机制和资源分配,完全由专业人员或机构对失独者进行引导治疗并不现实。失独者大多无法得到有效的精神慰藉,对阻碍其精神恢复〔7〕。3.2内心敏感脆弱。3.2.1失独者对于外界介入的排斥。大多数失独者如非生活困难或有急切的现实需要,基本很少愿意表达和倾诉自己的经历。在走访过程中,许多社区工作人员都表示,多数失独老人都较为排斥各种深入了解和帮扶,不当的帮扶活动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对失独家庭造成二次伤害。社区工作人员还表示,许多失独者表面上表现的与常人无异,但内心的创伤令他们十分脆弱,并且在养老,生病时暴露出许多无法避免的问题。由此发现,失独者对于曾经的遭遇还是存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并且较为抗拒他人的帮助,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便。根据马斯洛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种,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8〕。失独者生理需求上面临养老困难,安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情感需求随失独崩溃,对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感到悲观。这些需求的缺失使得失独者对外界封闭自我,这是一种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因此,如何在照顾到失独者心理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帮助,是一件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3.2.2与社会脱节和隔离。法国社会科学家杜尔凯姆认为个体的命运突然发生改变时,可以摧毁一个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9〕。失独老人丧失独子,绝大多会深陷在心理自责、情感回忆等“自我隔离”之中,拒绝来自外部世界的介入和干预,尝试通过心理上的回忆、移情、麻木来逃避现实生活。失独老人在失去唯一的孩子后,会经历压抑、否认、投射、隔离、合理化等心理反应形式,从而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中来实现自我恢复。他人的介入,会打断其自我恢复的过程,形成排斥。久而久之,“失独者”像标签一样被贴在他们身上,使得失独老人将自己归属于一个另类的亚群体,变得尤为敏感。
4.1产品可行性论证。唐纳德•A•诺曼〔10〕在《情感化设计》中指出设计的三种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反思层次的需求是老年人高层次的需求,是指产品所传达的信息在引起人的回忆、联想之后,所产生的高级的、深层次的心理感受。通过前期资料的查询和实地调研发现,失独者在遭遇家庭变故后处于封闭,悲痛等负面情绪的笼罩中,很难深入其内心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引导与缓解,同时也无法在现有的社会机制下满足其精神需求。抚慰自愈式产品基于失独者的现实情况和心理特征,进行了针对性的功能设计。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代偿心理在老年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普遍性。在心理修复机制的影响下,老年人很自然的会从容易追求的替代品中获得暂时性的满足,使得最初产生焦虑、孤独的心理也会得到修复〔11〕。根据行为意识疗法矫正错误认知,引导其改变核心观念,从而为失独者提供精神支持,弥补失独者遭受的巨大创伤与痛苦。4.2产品设计策略———认知行为疗法。4.2.1认知行为治疗。由A.T.Beck在60年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12〕。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自已、对他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13〕。通过行为上的暗示,纠正失独者自我苛责和沉浸悲伤的负面情绪,改变其核心信念,对失独老人的认知进行重塑,来达到缓解其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的目的。目前,行为认知治疗已在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的治疗中有了显著成效,而上述病症所表现出的自我否定、排斥、断裂等问题与失独老人有较大重合,具有一定的适用性。4.2.2情感代偿与斯金纳正向反馈。在对产品进行设计时应充分尊重和考虑失独者的情感代偿心理,通过转移注意力、建立新的情感依托等方式填补失独者的情感需求,通过产品中设置的一些功能与使用者的日常生活进行联系,增强交互性。依据斯金纳的正向刺激疗法,通过引导输出和情感反馈机制,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从有意识行为逐步向无意识行为进行过渡〔14〕。由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关联性和依附性,两者进行相互转换需要一定的熟练度以弱化参与性和控制,二者常常相扶相倚,协同共存。通过有意识行为过渡至无意识,减少可能产生的烦躁感和排斥心理,并使无意识行为对人的思维与行动进行反作用,最终达到安抚与引导性治疗的效果。4.2.3简易性原则。人一旦步入老年,其视觉感受性、视觉灵敏度及色彩辨识力等逐渐下降〔15〕。因此针对失独老人的产品设计要考虑无障碍操作原则,遵从界面简洁,操作简易,易于记忆等特点。减少学习压力和信息量。简化操作流程,增强直观性和反馈能力。避免产生由于老年人无法快速接受新事物而导致的焦虑、厌烦和自我否定等情绪。增强老年人的使用体验,采用简洁的单列布局,依据功能等对产品结构和界面进行删繁就简,重点突出重要部分,可使用多感官结合的方式增强使用指导性,降低使用难度,避免失独者在抑郁的情绪中产生排斥心理。
5产品主要用途
失独老人由于家庭构成的巨变及失去唯一孩子的情感缺失,使其极易陷入各种联系的脱节。目前,我国出台相关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支持政策,从一定程度上为失独老人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生活帮助,但并从根本上解决失独老人的心理问题。综上所述,此产品将从三大功能着手,通过运用线上线下双轨制去循序渐进地解决失独老人在个人与社会领域的困难。5.1提供健康监测、医疗服务。该产品内置多种传感器,进而密切监测老年人的心率、睡眠、血压、运动。通过结合生物、物理原理,精准分析失独群体身体功能状况。根据身体功能状况反馈信息,运用所存储的大数据资源进行科学且全面分析,从而为其提供最迅速、最优质的医疗建议。同时,该产品可开启定时提醒吃药、运动等细节化服务。5.2建立失独老人心理诊疗平台。一方面,产品内含关于失独老人情感问题及其解答的大数据资源。失独老人可通过语音提问、诉说的方式,由此产品提取关键词,并结合大数据资源库内容进行语音回复,进而更高效、系统地帮助失独老人解决共性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当失独老人的心理问题超过大数据资源的范围时,此产品将及时反馈于系统终端,为失独老人提供专门、针对的志愿心理医师服务项目,从而解决部分失独老人的个性、具体的心理问题。5.3构建生活帮助、社会沟通的社会支持平台。该产品通过自创、收集全国各省市地方的相关领域交流群,提供社会交流与沟通平台,鼓励失独群体通过抱团取暖走出悲痛。同时,也为社会多方面支持提供帮扶渠道。对于愿意接受社会支持的失独群体,可以其信息,鼓励民政部门、慈善机构、民间互助团体及社会志愿者参与生活帮扶项目,构建良性的多方互动社会支持体系。
作者:杨培 李玥颖 杨光晨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文学经典阅读推广研究
- 下一篇:高职民航服务心理学教学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