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病理心理学相关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28 11:18:37
导语:抑郁症病理心理学相关因素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的探究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患者病理中的心理学相关因素。方法抽取本院2019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组及共病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实施艾森克人格问卷、应对方式问卷、防御机制问卷、功能失调性认知问卷等评估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总分及各因子评分之间的差异,结合其总分及因子评分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病组患者的各项调查得分与抑郁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脆弱性、强制性及幻想等对抑郁共病焦虑障碍具有解释作用。结论较之单纯的抑郁症患者,共病焦虑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更为显著,且随着共病焦虑障碍的发生,患者的功能性失调认知及消极防御机制随之出现。
[关键词]抑郁症;焦虑障碍;病理心理学;相关因素
随着社会竞争力的不断加大,抑郁症患者的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尤其是近几年,国内抑郁症患者数量激增,由此足以证明事态发展的严重性。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及其他躯体症状等[1]。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具备持续且显著的特征,是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通常情况下,抑郁症患者在任何环境中均无法改善自身心境,常以消极、沉闷的状态示人,表现出自卑抑郁、悲观、厌世等情绪,严重时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会产生自残或自杀等行为。结合国内多年的精神科临床经验,部分抑郁症患者常伴明显的焦虑及运动性激越,病情发作时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征兆[2]。本研究旨在全面且深入地探究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患者病理中的心理学相关因素,以期有效遏制抑郁症发病率不断增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本院2019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组及共病组,每组40例。抑郁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2.46±2.37)岁;共病组男2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3.15±1.8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D-17)》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分别测评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3]。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EPQ)》评测包括性格、精神质、神经质及掩饰4个方面的内容[4]。采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ysfunctionalattitudesscales,DAS)》评测患者潜在的认知结构,主要分为脆弱性、排斥、吸引、完美化、强制性、寻求赞许、依赖性、自主性及认知哲学[5]。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stylequestionnaire,DSQ)评测患者个体在面对内心冲突时的心理反应方式,主要分为不成熟防御机制、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及掩饰4个方面[6]。应对问卷方式应对方式问卷(Copingstylequestionnaire,CSQ)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及合理化6个应付因子,主要测定抑郁、焦虑患者在面对压力时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7]。除较为全面的分析两组患者的HAMD、HAMA、CSQ、EPQ、DSQ评分外,还需采用Logistic回归法深入探究两组心理学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8]。结合HAMD、HAMA、CSQ、EPQ、DSQ评分量表及问卷中的所有心理学相关因素,主要表现为脆弱性、完美化、强制性、寻求赞许、依赖性、解决问题、退避、自责、抱怨、幻想、退缩、隔离、否认及期望等[9]。根据以上描述,本研究中对抑郁焦虑患者的心理学因素研究主要针对14个方面。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共病组患者的各项调查得分与抑郁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结合本研结果分析,共病组患者的HAMD、HAMA总分均高于抑郁组,提示共病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更为严重,焦虑心理深化较快,表明抑郁共病焦虑障碍患者较单纯抑郁症患者更加严重,其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受到更大的影响[10-11]。共病组患者的脆弱性因子及寻求赞美因子的变化并不显著,但除此之外的其他所有因子均明显提升,表明共病组患者的功能失调性认知程度略重于单纯的抑郁组。结合表1所示的EPQ各项分值来看,两组患者之间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共病组患者与抑郁组患者的病理性人格特征没有明显区分[12]。具体而言,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主要是指单纯的焦虑症患者在长时间处于神经紧张的状态下而产生的不良心理影响。通常情况下,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表现为广泛性,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对某些活动或事情过分担心和焦虑,且焦虑时间一般会持续6个月以上。广泛性的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国内成年人口总体的3%~5%,且该种症状存在较为显著的性别差异,通常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2倍。
结合近些年来国内临床发表的抑郁症流行病学数据来看,该类型精神疾病患者的数量处于逐年递增的形式。大概率患病概率表示为(4.21±0.91)%。从数据上分析,国内抑郁症患病率高于世界范围内的抑郁症患病率[13]。在控制有效的情况下,国内抑郁症患病率基本保持在3%~5%,现阶段已经高达6.1%[14]。除此之外,我国抑郁症发病率存在较大地域差异性。抑郁症的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抑郁症或抑郁共病焦虑患者的发病均与生物、心理及当前社会环境有着较大的关联性。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抑郁症的发病主要涉及基因遗传、神经生化、内分泌、神经再生等多个方面。从心理学上分析,其发病主要关系到患者的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等。综上所述,较之单纯的抑郁症患者,共病焦虑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更为显著,且随着共病焦虑障碍的发生,患者的功能性失调认知及消极防御机制随之出现。基于此,临床在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或预后方案时,务必正确认识单纯抑郁症与抑郁症共病焦虑患者的区别,制定个性化地治疗、护理及预后方案,保证稳定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患者心理变化情况。
作者:宋鑫 姜浩 单位: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普外科
- 上一篇:心理学理论在医院药学服务的应用
- 下一篇:积极心理学在学生会干部培养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