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在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12-18 11:05:20

导语:心理学理论在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心理学理论在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实践,并判断心理学理论实际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3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3例,常规护理+心理学理论);对比两组患者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分,同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学理论不仅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更能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效果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作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给人们生活带来较大影响。研究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方式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实践,就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要求所有患者具有明显的精神分裂症表现:即研究患者均存在思维减退、行为怪异状况,同时患者经常异常紧张,情感障碍,且缺乏思维逻辑性,思维内容贫乏,而且存在虚妄想法。此外,严禁患者中存在智能障碍和意识障碍。在确保患者家属知晓本次试验,并签署试验告知书后,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25~63岁,平均(52.34±3.21)岁;观察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26~62岁,平均(53.21±3.43)岁,采用SPSS21.0分析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实施对比。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即在监测患者生命特征、病情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方式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学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包括:(1)进行一般护理手段优化,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尊重患者人格,即在实际护理中能够保持良好的态度,和颜悦色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并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的同时,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另一方面,观察患者病理特征,并向其讲解病发原因、表现、治疗方法和效果,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爱护。此外,保证患者睡眠质量,若有必要,通过催眠镇静药物辅助患者睡眠[1]。(2)当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时,护理人员要经常和患者进行交流,并采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进行积极引导,同时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该阶段中,为避免患者与社会脱节,故而实施开放式管理,并向患者提供一些必要的观赏视频或文章,确保这些视频或文章主题多样,如感恩主题,热爱生命主题、人际交往主题等。(3)监测患者病理特征,确认其处于康复阶段时,鼓励并引导患者积极的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从而在愉悦的体验中,使得患者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均能得以提升。患者饮食休息规律,在确保膳食合理健康的同时,避免服用具有刺激性和兴奋性作用的饮料、食物。(4)观察组整个护理阶段均实施康复健康宣教;带领患者练习瑜伽、做操、打太极,进而在多种活动中舒缓患者身体状态,引导患者健康用药,进而在缓解不良情绪中,确保患者尽早康复。1.3观察指标。观察主要指标有:(1)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分;(2)护理满意度。其中,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分包含患者整体健康、社会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情况。而满意度测评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种。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分析两组患者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通过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通过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分对比如表1。观察组患者整体健康、社会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组照,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如表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样,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较大影响。当患有精神分裂症时,患者不仅会出现感知觉障碍,而且行为和情感上也会出现较大问题。如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会表现出绝望、厌世的心理[2]。近年来,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受患者性格、心态、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的影响,其治愈难度总体较大[3]。心理学护理技术是当前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护理的重要手段,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并使得患者保持着较为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从而减弱了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从护理效果来看,对患者实施心理学护理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方式逐渐多元,一方面,其改善了患者的认知能力,对于心理状态调节意义重大;另一方面,通过保护性措施应用和社会行为能力强化,患者能够重拾或者坚定其康复信心,对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正常生活具有较大影响[4]。此次研究中,采用心理学理论技术对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进行干预,并对患者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分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整体健康、社会健康、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评分分别为:(78.14±4.23)分、(81.32±4.17)分、(83.64±3.57)分和(76.99±5.1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中,观察组满意度为95.65%,而对照组满意度为73.9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这表明心理学理念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效果突出。综上所述,心理学理论不仅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能有效的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突出,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彩荣,曹静.延续性护理模式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5):126-128.

[2]吕灯兰,朱培荣.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7(12):1654-1656.

[3]任巧玲,李遵清,吴虹,等.希望理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3):4239-4243.

[4]黄英妹,黄艳辰.精神分裂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114-115.

作者:王红英 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济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