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时间:2022-06-02 10:10:53
导语:积极心理学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教学理念存在某些方面的滞后,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及课堂的教学质量。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专业课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望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课堂教学所遗留下的问题,构建出积极健康的课堂教学环境,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积极心理学具有丰富多彩的理论内涵,对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性,从专业课入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解决目前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改变目前教育事业中的种种不足首先就必须充分的了解问题的核心所在,在通过积极心理学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改革,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断的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与克赞舒哈依共同研究并命名的,最终是由塞利格曼就任美国心理学会长时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概念一经提出,并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各大心理学者纷纷加入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当中,通过各大心理学者的共同努力,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对社会各界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其中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拥有十分巨大的优势与潜力,并能够显著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如今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其一,课堂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知识的实践性。不难发现当代的教学事业虽然已经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但是面对高考与就业问题,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依然是围绕传授理论知识进行的,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全面的发展。其二,课堂教学的主体依然是教师,过分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需求,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其三,课堂教学的方式单一化、机械化,教师仅围绕课程大纲与课本知识进行机械性的教学,学生接触的知识较为单一化,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欲望。以上种种问题,导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严重缺乏交流,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严肃,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创造性都得到了巨大的消减,通过这种方式所培养的学生缺乏全面的素质水平,极大的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积极力量与优秀品德的心理学说,对于教育事业来说是进行改革的良好机遇,同时也为解决目前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改革视域。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策略
(一)构建以“情感”为中心的教学平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心理学十分注重情感体验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的拓展与构建个人良好的行为与品质,并为培养优秀品德与心理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可以让个体在不同的实际情景中做出良好正确的反应,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创造性与及时思维能力。此外积极心理学还为个体提供了长远发展,未来选择发展道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除去以上两种较为显著的优势,情感体验对青少年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因此,在课堂活动进行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不断的提高学生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在较为轻松与充分信任的情绪状态下,参与到教学互动当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构建以“情感”为中心的教学平台,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辅助者,因此教师必须拥有积极的情感,通过积极的情感来间接的影响学生,逐渐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将“爱”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来不断的感染学生,如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积极向上的情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通过丰富的语言与肢体动作来鼓励学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情绪,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此外,教师要毫不吝啬的对学生热爱学习的态度进行赞扬,并不断的抒发自身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还需要避免将负面情绪带到教学活动当中。(二)教师要灵活的使用移情的方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灵活的使用移情的方式进行教学。移情具体来讲也就是对另一个人内在情感、认知方式、思想、意图等众多方面的认知与了解,简单来说也就是换位思考。教师灵活的使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生的感情与情绪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认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教师可以详细的了解到学生的情感与需求,并针对学生的情感与需求制定教学策略,这样学生就可以感受到认同与尊重,并通过自我激励的方式不断培养自身的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强调的是人自身发展倾向及个性发展的需求,认为个体的积极性是行动与发展的动力来源,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将学生的个性与发展需求作为重点,积极的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三)引入“情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这不仅可以充分的发挥积极情感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最终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情感教学模式”具体的应用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景。优秀的问题情景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情景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构建问题情景,教师利用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知识储备,通过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引导,让学生将问题逐渐的加入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问题情景中,通过自身的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构建出良好的问题解决习惯,提高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其次,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大部分的课程教学内容都是以理论教学、规律教学为主,感性化、情感化的课程内容少之又少;再加上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基本采用机械式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的单一与枯燥,让学生逐渐的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教师如果能够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灵活的引入理论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形象化则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变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情绪,在积极情绪的引导之下,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将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再次,完善评价反馈机制,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逐渐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高中阶段的要面临着高考,进行着繁重的知识教学,高校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则进行着高度专业化的教学,随着学习程度的不断加深,学生需要面对众多的考试内容,来得出教学的结果,随着学习任务与考试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必须构建合理的评价反馈机制,有效的反馈出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今心理学领域探讨的热门话题,其从独特的视角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与理解心理学,有效的把握了人们的心理活动特征并为人们开启了新的心理学世界。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积极心理学更加倾向对个体积极心理情绪的激发与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个体生活的各个方面,显著提升个体的幸福感与成就感。积极心理学无论对个体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有利的推动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还有利于构建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可以说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有着十分宽广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董强.学校教育负向功能的改进策略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6):87-89.
[3]赵辉,冯红新.教学论视域下的翻转课堂——高职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22-124.
[4]曾金霞.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34):60-62.
作者:刘莎莎 单位:张家口学院
- 上一篇:建筑环境心理学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 下一篇: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