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与心理学研究
时间:2022-03-11 09:57:40
导语:感恩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对感恩教育的相关研究以及学术界对感恩心理学的研究和描述进行了综述,以便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学以及感恩。
【关键词】心理学;感恩;研究综述
感恩是基本的人性之一,是人之为人的一种道德表现,人只有一种具有感恩的心理,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自我的发展,当下学术界研究感恩的成果比较多,但是大多都侧重于对感恩的一种心理学描述,或者对特定群体或者对特定感恩行为的描述和研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感恩的研究大多立足在一种较为狭隘的视角上来进行。当下学术界对感恩心理学的研究和描述,大多见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从特定的群体来研究感恩
有的学者从特定群体来研究感恩,在这里研究大多见于对高校大学生,高校贫困生和中学生的感恩心理进行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特定群体的感恩研究都结合了该群体的特征,以及该群体所处的社会和学校环境来进行这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借鉴成果。这样的研究也大多从一种对特定群体的具体化的和语境化的理解来进行。有的学者从高校大学生的感恩心理来进行研究,他们认为高校大学生处于高校的教育之中,不断的在高校的教育之下形成自己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而在高校教育之下的大学生,尤其是处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其个性的张扬以及其鲜明的个性,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感恩心理的培养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如龙献忠、陈方芳认为,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是全面提高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1]大学生仍然是没有经济收入的群体,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以及基本的生活支出都要依靠家庭的父母来进行,尤其是需要家庭的大力的经济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高校大学生群体的感恩研究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大学生感恩心理的研究有着更为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有的学者从中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感恩现象和感恩心理的研究,他们认为相对于大学生来说,中学生的个性以及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加不成熟,处于更加的持续成长的阶段。有的学者借助,中介机制对大学生的感恩心理进行研究,梁宏宇等指出,仅仅探讨感恩与心理一致感的关系并不够,为了进一步揭示其内在联系,研究者有必要了解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如中介机制。[2]这一阶段中学生的感恩心理如何以及中学生如何对待周围的事物,有着更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如何对待他人的帮助,以及是否对帮助自己的人和物有着特殊的感恩心情,这些都与中学生的感恩行动和中学生的感恩心理就有密切相关的联系,他们认为中学生是更为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他们的身心、他们的心理、他们的成长环境都有着不同的背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中学生感恩心理的研究以及中学生感恩行为的表达更加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2从高校学生管理角度研究感恩心理和感恩行为
有的学者从高校贫困生的角度来进行感恩心理和感恩行为的研究。如张阳认为,感恩意识缺乏是当前受资助贫困生表现较为突出的现象,对贫困生的资助,既包括物质上的帮助,也包括情感、心理、精神上的关爱。[3]这种研究从高校贫困生作为学校或国家资助对象来看待,始终把国家的物质给予和学校的物质帮扶作为贫困大学生感恩心理的基础,这种感恩的研究,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很多时候高校贫困生对于国家的给付或国家的物质帮助和帮扶具有明显的感恩情怀,是否具有感恩行为以及是否具有感恩之心关系着高校贫困生能否真正的以一种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来对待周围的人和物。他们认为高校贫困生群体在高校中是一种特殊的群体,这种特殊的前提是他们与普通的高校大学生区分开来,对他们的感恩的研究更加有着借鉴的意义和价值。
3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研究感恩文化和感恩心理
有的学者侧重于从中华民族的角度来写感恩文化与感恩心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如涂平荣、龚海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经济与外来文化的双重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明显的断层,一直占有主流地位的感恩文化日渐为部分大学生所遗忘,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感恩、不屑感恩,甚至不知、不会感恩。[4]民族心理的养成和民族行为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都体现了一种感恩的心理或者感恩的行为。这是一种把感恩的对象扩大化的研究,不仅仅表现了一个特定群体,而且扩大至了特定的民族,这种把特定民族扩大化的研究表现,实际上都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出研究视角的独特性,把研究主体的范围从特定群体扩大到一个整个中华民族作为一种民族的共同心理,对感恩的研究,更加使得其视野开阔,并不断形成属于这个民族的特定的文化内涵,更加的具有包容性,这样的研究也更加的能够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确实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的美德,使得中华民族的发展能够更加迅速,更加的能够取得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认可,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的话,这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以一种感恩的心理对待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感恩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和民族本质的熔铸,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正确的对待中华民族的感恩文化,才能够切实的保障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以正确的民族心理来对待各种困难。并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实现民族的发展和壮大,感恩文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民族心理在不断的塑造感恩形象的过程,这些对于中华民族来讲,已经形成了中华民族内在的一种民族品质,他们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就是在揭示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始终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和真正的应对困难的感恩心理来面对困难。一个民族的感恩心理的养成以及感恩品质的养成是不容易的,也是经过岁月的洗礼的,中华民族在对抗外来侵略以及重建自己家园的过程中,始终能够真正的以一种感恩的心理对待民族文化,以及在这种民族文化中实现自我文化的一种繁荣和升华,这些都与中华民族的感恩心理以及中华民族的感恩行为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民族自己的壮大和发展,不断的拓展自己的实力领域实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壮大以及中华民族软文化的实力的发展和状态。
4从特有文化的角度研究感恩
有的学者注意到了感恩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是人特有的一种文化,只有在人类的群体中才存在感恩文化。如张正江认为,在当今时代,道德教育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人为什么要有道德?如,人为什么要诚实?为什么要热爱父母?……如果不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道德教育的“晓之以理”就很可能落空,道德教育所培养的就是道德文盲、道德傻瓜、盲目的道德行为主义者。[5]这样的研究视角更加的扩大了感恩心理和感恩文化的研究疆域。把感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对待,实际上就是把感恩作为一种人的正常的生活状态来对待,只有人才会具有感恩文化和感恩情结,也只有人才能够真正的能够面对感恩文化中的各个领域的各种问题,实质上只有人才能有切实的保障,更能够真正的实现感恩文化的具体化。同时,人也是感恩行动的重要参与力量,这是人的重要的特质,也是人的重要的文化,非人类的其他动物不具有感恩心理,也就无从谈起感恩文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养成中,必须正确的对待中华民族的这种精神软文化,并能够真正的感知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凝聚力量,对于中华民族的感恩文化来讲,立足于人的角度以及人的特定状态上来认识感恩文化,这对于扩展我们的研究领域以及更深入的研究感恩文化感恩心理的各种因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感恩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实际上就是把感恩这一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的研究扩大化,并不断的实现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的新颖性。对感恩文化和感恩心理的研究,更多的应当立足在一种文化的角度上来进行,这既有助于我们理解感恩文化和感恩特质,也有助于我们更确切的了解感恩文化的形成过程,一种文化现象的生成具有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与人类其他文化的养成具有某种相似性。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文化在人类文化的养成中又有密切相关的联系,真正的在一种人类社会中所形成的文化,更加具有文化的凝聚力,也更加符合人的特质。在感恩文化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多地立足在人之为人的一些特定的文化视域之下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们能够正确的对待感恩文化,并能够真实的展现出人的特质,感恩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也是人之为人者的常情常理常识。这是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来研究对感恩文化的认识,也应当更多的立足在这样的研究视角之下来进行,他们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之为人才会具有感恩文化,这是人类社会的共识,也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具有人性基础的重要支撑。
5从社会支持的角度研究感恩
有的学者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来研究感恩,他们认为感恩是一种社会各个方面支持的结果,只有在社会支持的角度之下,感恩的研究才更加具有意义和价值,把感恩到社会的视域之下来研究,能够更好的拓宽研究的思路和角度。如何安明等认为,关于社会支持作用机制的假设模型有两种:主效应模型和缓冲器模型。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具有广泛的促进、保护功能,社会支持的增强必然导致个体健康状况的提升。而缓冲器模型则认为,社会支持仅在应激条件下与身心健康发生联系,它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6]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任何一种感恩心理的表达或者感恩行为的进行都与社会的相关支持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把感恩放到社会的视域之下来进行研究,能够更好的实现感恩文化研究的具体化、实践化和社会化,这是对感恩这一人类共同的心理文化的共同的一种心理特征和民族特征。感恩行为本身就是在双方或多方共同的努力之下实现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具有亲社会性的特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感恩行为的研究应当更多的放到社会的视域之下来进行,这能够更好的展现感恩行为和感恩心理的多重属性,实现对感恩这一人类的主题的多角度和多元化的研究。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来看待感恩文化,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拓宽研究的思路和角度,也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感恩文化的多重视角的观察,有助于还原感恩文化的本来面目,实现感恩文化和感恩心理的多重审视。实际上任何人类的一种行为都是在社会支持系统之下完成的,只有在社会支持系统之下完成的人类行为才更加的具有可操作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社会支持系统之下的感恩行为,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感恩行为的社会属性,能够更好的把感恩行为和感恩心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实现对感恩这一社会主题的扩大化和深入化研究,这样的研究成果更加具有深刻性。
人类群体是一个有意识的群体,从感恩的角度上来说,人类群体是一个具有感恩意识的群体,有的学者从感恩意识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感恩心理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如朱丽萍等的研究结果发现,微公益组被试的感恩意识和行为显著高于非微公益组,说明完全可以通过大学生参加微公益行为培养感恩意识。[7]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能否具有感恩意识,是人们是否具有感恩心理的重要基础,而人们的感应行为也往往在感恩心理的支持之下来完成,从感恩意识的角度上来研究感恩,能够更好的展示出感恩的本来面目,实现感恩行为与人类自身行为相互结合的态势,这是对感恩行为进行研究的必要基础,也是我们认识人类感恩行为的重要角度。是否具有感恩意识以及能否真正的把这种意识融贯于自己的生活之中,是人类是否具有感恩行为并真正的实现感恩行为具体化的重要衡量标准。作者简介:胡羽航,1990年生,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龙献忠,陈方芳.“微时代”大学生感恩教育:挑战、机遇及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17(2):192-197.
[2]梁宏宇等.高中感恩与心理一致感的关系:积极情感与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J].心理科学,2015(4):846-852.
[3]张阳.高校资助体系下的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188-190.
[4]涂平荣,龚海艳.高校感恩文化建设的实效路径[J].教育评论,2013(3):12-14.
[5]张正江.试论道德教育的革命性转变—从爱心与感恩教育谈起[J].教育与科学研究,2017(10);73-77+88.
[6]何安明等.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感恩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1):150-153.
[7]朱丽萍等.微公益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实验研究[J].学术探索,2015(9):97-101.
作者:胡羽航 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 上一篇: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 下一篇: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