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
时间:2022-01-18 10:37:35
导语: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国家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加大,大众传媒对消费观的影响,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伪贫困生、隐形贫困生出现增长趋势。辅导员在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更要帮助他们摆脱心理贫困。针对隐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从保护并增强隐形贫困大学生已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立心理,提高心理弹性,倡导隐形资助,保护其尊严五个方面探索了隐形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途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隐形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
目前,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给予的资助力度很大,贫困生名额占20%,特困占8%,在校期间可以享受无息贷款等多种资助方式,切实为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解了燃眉之急,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与此同时,涌现出伪贫困大学生,他们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也拿着申请贫困的材料,或哭穷,或装穷,或声称家庭遭遇不幸,以得到补助,有人口袋里揣着学费,就是不缴费,还要申请贷款,主张先消费、后交费。弄到贫困证明材料并非难事,一个班有85%的同学交“贫困证明”。相反,有些大学生确实家庭经济困难,却出于种种顾虑,不申请助学金,甚至很担心别人知道自己家的情况,把自己隐藏起来,达到所谓的自我保护,成为隐形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和伪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策略已有若干研究,本文针对隐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脱贫途径展开研究。
一、相关概念
(一)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是指国家统招的高校本专科在校大学生中,基本生活费达不到当地最低伙食标准,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生活用品,经济没有保障的大学生。(二)伪贫困生。伪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条件尚可,但想拿到国家给的助学金,找当地民政部门开家庭贫困证明,为享受学校给贫困生的优惠政策。(三)隐形贫困大学生。隐形贫困大学生,狭义上指由于自身心理自卑或盲目自尊,或是由于各种外部因素,导致不愿意暴露贫困生身份的学生。广义上指所有没有受到政府和学校经济上补助和心理上辅导的贫困生。(四)心理贫困。“心理贫困”是指大学生由于经济、学习等方面的压力所导致的自卑、抑郁、焦虑、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消极心理特点。
二、隐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
中国有句俗话,“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本身是激励人们重视教育,可是有些家长理解有偏颇,倾尽所有,给孩子最好的,宁愿自己食不果腹,也要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需求,有求必应,甚至过度满足,让孩子养成了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不懂得挣钱的艰辛,也不理解父母的“抠门”。隐形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父母的生活拮据,在本人身上经济贫困的痕迹并不明显,不愿意申请贫困补助。有些隐形贫困大学生过分自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和别人有很大的差距,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贫困就像一道丑陋的伤疤,怕别人看见,把它藏得严严实实,在内心给自己设了一道防火墙;害怕别人问自己家庭情况,其他人也很难走进自己的世界,给人清高孤傲、特立独行的感觉。还有一些隐形贫困大学生自尊心太强,表面看起来穿的、用的都比较时尚,平时用着昂贵的化妆品和保养品,朋友圈里时常出现拍摄精美的九宫格,晒美食、美妆、旅游、电子产品、包包等,周末常常在聚会中度过,偶尔出入高档奢华场所,给人感觉应该是家境殷实。然而在深夜却不断抢着几角几分的红包,一个人的时候点外卖吃饭却要货比三家,凑足满减,花呗还款遥遥无期,这些人表面上光鲜靓丽,背后的窘境惟己可知。尤其是外表有几分姿色的女孩子,打扮得时髦得体,有很多男孩子追求,约会,把自己打造成“白富美”,于是高昂的消费促使花呗和白条与自己绑定在一起。事实上这类女孩活得心累,其中一些前来做心理咨询的女孩们坦言:在谈恋爱时,“不起眼”的男孩子他们根本看不上,她们喜欢时尚、帅气、出手大方的男孩子,在开始阶段两人关系暧昧朦胧,感觉还不错,到了谈论对方家庭情况时,女孩子就莫名的烦躁、逃避,深信对方是不认真的,只是看上了自己的外表,很难过,与对方保持距离甚至分手。其实是她们不接纳真实的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情况,自我不统一,更担心不被对方接纳,内心矛盾挣扎,盲目自尊和虚荣心使她们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玻璃心。隐形贫困大学生不仅存在经济困难,而且存在心理问题,使其身体健康、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备受影响。有研究表明隐形贫困大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如强烈的自卑、抑郁、沮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退缩、不安全感、自尊水平过低或过高;他们获得的社会支持明显少于非贫困生,更容易遭遇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更倾向于关注负面信息、消极思维、悲观。因此,隐形贫困大学生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支持,更需要心理脱贫。
三、积极心理学的指导思想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如美德,发掘人的发展潜力,关注人性中的积极方面,促使人类生活的更健康、更幸福。人既有潜在的内心冲突,又有潜在的自我完善能力,积极心理学是通过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人的积极力量,进而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使人真正成为健康并生活快乐幸福的人。本文改变以往人们对隐形贫困大学生的偏见,一提到这个群体马上会想到很多负面的标签,如自卑、多疑、敏感、孤僻、压抑、恐惧、内向、不善交际、不合群、自我评价低,等等。研究者们提到的策略更多的是完善贫困认定方法,落实好国家的助学贷款、资助等工作,成立爱心基金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心理咨询体系,等等。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贫困生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但是这种改善的效果不是长久的,要想彻底改变他们的贫困状况,需要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从人的内在根源上去改变。隐形贫困大学生既面临外在的经济困难,又面临内在的心理困扰。外在因素相对不易改变,内在因素相对容易改变。让贫困大学生明白经济上的困难是暂时的,以后工作了会好转,但是内在的心理状态需要自己主动去改变,摆脱心理困扰。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首先要保护好隐形贫困大学生已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此基础上走进他们敏感的内心,培养他们积极心理品质,缩短与他人的差距,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隐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对策
(一)保护并增强隐形贫困大学生已有的积极心理品质。隐形贫困大学生在经济困难,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能考上大学,本身就能体现他们顽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热爱学习等优秀品质。陈磊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贫困生在爱学习、真诚、团队精神、爱与善良、谦虚、希望信念几项积极心理品质上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这些积极品质是他们学业进步,走向成功的保障。因此,辅导员应该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优势,进行贫困观教育以辩证地看待贫困,认识到人无法选择出身,贫困不是错误,而是对人生的考验,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激励人奋发图强,贫困让人拥有巨大的改变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把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运用到生活学习及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二)培养隐形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辅导员要深入了解隐形贫困生的情况,对有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加入学生会、社团、班委会,对有特长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各种活动,借机会来公开表扬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树立自信心。也可以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邀请他们参加,在活动中看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激发和培养自信心。(三)培养隐形贫困大学生的自立心理。有些隐形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困难黯然落泪,生怕别人知道自己家穷,不敢去做勤工俭学,把自己伪装起来,和同学保持距离。大学生有能力做兼职养活自己。因此辅导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机会,鼓励他们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去勤工俭学,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成为经济独立、人格独立,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的人。(四)倡导隐形资助,保护其尊严。隐形贫困大学生的内心敏感,防御性极强,因此,辅导员在调查落实后,学校无需公示,可以直接把钱打到隐形贫困大学生的卡上,不仅给了学生经济支持,还保护了她们的尊严,润物细无声。中科大的“隐形资助”模式值得学习,十几年的默默坚持,所展现出的专注、低调,不张扬、不表功,这些品质或是坚守,在一个功利化的社会,显得愈发难能可贵。充分关照学生尊严的“隐形资助”,不仅是一种资助方式的示范,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引领。(五)提高隐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同样是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有些人自强不息,有些人却得过且过,因为他们的心理弹性不同。个体的心理弹性是可以在后天习得的,因此,辅导员可以建立一个贫困大学生成长团队,组织他们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心情,互相帮助,互相接纳,建立起社会支持系统,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赢得自我的认可和他人的赏识,内心更加强大。辅导员可以私下和隐形贫困大学生探讨这个团队的力量,邀请他们去感受,体验,逐步加入这个团队,变得更加乐观、自信、勇敢、真实,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能够积极面对困境并克服困难。隐形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会影响自己的学业、人际交往,校园和谐,未来的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因此,辅导员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让隐形贫困大学生欣赏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接纳自己,贫穷是最好的大学,利用家庭贫穷的经历来培养自己的精神财富,让他们更幸福地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高朋敏,齐艳萍.积极心理学视阈下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研究[J].学校管理研究,2013,35(2):327-328.
[2]陈磊,何云凤,夏星星.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0:87-91.
[3]王新波.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40-45.
[4]臧运洪,杨静,武麟.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结构验证[J].心理学探新,2017,37(5):449-453.
[5]蒋露茜.心理弹性干预: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新途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5):72-74.
[6]梁丕桓.积极心理学理念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反贫困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9(3):120-123.
作者:孙俊芳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 上一篇:文学出版市场发展探讨
- 下一篇: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