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下高校学生预警机制建构

时间:2022-11-08 11:48:56

导语:积极心理学下高校学生预警机制建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积极心理学下高校学生预警机制建构

摘要: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心态看待人和社会,落实到高校学生学业预警机制上是以积极心态救之、诫之、防之。对严重学业不良的大学生以积极态度救之,对濒于学业不良的大学生以积极态度诫之,对并未学业不良的大学生以积极态度防之,构建良好学习生态,从而系统性地解决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学生;学业不良;学业预警机制

“学业不良”专指学生暂时或一段时期内未能达到学业要求的既有规定,属于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范畴,与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无关。大学生学业不良的诱因很多,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解决高校学生学业不良问题要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防治结合,用积极心态看待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构建多维度的分层次的高校学生学业预警机制。

一、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学生学业不良原因

自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逐渐转向大众化,高校学生学业不良问题就日益严重,学风建设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诱发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因素众多,但无外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

(一)学业不良的个人因素

积极人格作为人格中的动力,不仅可以预防消极人格的破坏作用,还能够促进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学业不良大学生很多是因为消极人格破坏了积极人格。不少学业不良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业优良甚至优秀,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失去了学习目标,没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丧失了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存在自我效能感低和成就归因消极等问题。自我效能低的学生会放大自我的不足和困难的严峻性,从而导致学业不良问题如滚雪球般愈来愈大。此外,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学业不良大学生普遍倾向于将学习成绩不好归于自我智力欠缺、能力不够等内部因素,进而在心理上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在行为上表现为懒散和逃避。

(二)学业不良的家庭因素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这一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力。在这样一个自我教育、自我调节过程中家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组成结构、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问题。在对学业不良大学生的访谈中发现:有些学生因家庭贫困,学费、生活费难以为继,就逃课去兼职打工挣钱,因而耽误了学业;有的学生是近期家中发生变故,精神一度萎靡不振,出现暂时性学业不良;还有学生家庭条件好,毕业后的工作去向父母早已安排好,故而对学业放松了要求。

(三)学业不良的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塑造人格、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场所。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学生具有的积极力量。积极是每一个人固有的本性,每个人身上都有积极因素,只有积极因子得到激发,人性的消极方面才能得到消除。教师的授课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对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都会对学生学业状况产生影响。调研发现,有些学生反映教师上课照本宣科、讲解枯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业状况。

(四)学业不良的社会因素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很大程度造成了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心理失衡。积极的社会关系造成积极人格,消极的社会关系造成消极人格。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大全”,高校片面追求规模大和专业全面,导致学生就业困难,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研发现,有些学生认为学业成绩好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此外,消极的社会思潮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盲目攀比等侵蚀大学文化,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荒废了学业。

二、高校学生学业预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业预警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学业预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应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对学生学业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学生学业信息的及时更新。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学业预警工作多在教学过程结束之后开展,缺乏对教学过程的预警,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情况。此外,学业预警大都以学习成绩的好坏定学业预警等级和解决办法,忽视了与学业成绩紧密相关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出入图书馆情况等。教学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方法、教育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仅以学业成绩作为预警指标显然是片面的。

(二)学业预警机制缺乏专业性和信息沟通

学业预警机制自2007年就开始出现,但直到现在依然缺乏专业性的监控预警系统。学业预警机制基本是学校在发挥单一主导作用,缺少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个体的多种主体合作,对于学业不良大学生难以形成多维度纠正合力。在学业预警信息沟通上,家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校通常采取邮寄预警通知书的形式告知家长相关情况,这一做法造成了信息延迟,不能保证学业预警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学生学业预警机制建构

(一)建立多维度学业预警系统

多维度学业预警系统所涉内容广泛,主要包含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心态看待与构建积极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要构建良好的学业预警机制,就需要以学校为主导,激发家庭、社会和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高校内各系统的分工协作和共同努力是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应由教务部门、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办公室等联合组成预警工作组,对学生学业情况进行监评,各部门间要分工明确、相互协作,避免责任不明和相互推诿,确保大学生学业预警系统不断完善。学校、家庭应密切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帮扶转化学生。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变化,与学校一起激发孩子的积极心理,实现学生学业优良的目标。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虽是间接的却是巨大的,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因此,在大学生学业预警工作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因素,构建因地制宜的过程管理机制。

(二)完善分层次预警机制

学业预警机制要建立层次清晰的体系。高校可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出勤情况、上课表现、出入图书馆情况、校园和社会活动参与度、心理变化等数据信息,构建蓝、绿、黄、橙、红五级预警机制。处于蓝色预警中的大学生成绩好,是学生和教师眼中“一好百好”的学生。受“光环效应”影响,这类学生可能存在的骄傲自满、抗挫折力薄弱等消极心理得不到及时重视。因此,在学业预警中要预防“光环效应”的消极影响,建立优秀学生预警教育机制。处于绿色预警中的大学生通常各方面表现不错,这部分学生占学生中的大多数,他们在竞争上多持消极心理,是可上可下的中间生。在学业预警工作中要多关注这类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和引导,促进其“向上”转化,防止其“向下”转化。处于黄色预警中的大学生有学业不达标的情况,属于濒于留级的学困生。对这类学生要及时制定预警方案,进行跟踪预警,时刻关注预警效果,防止他们沦为留级生,促使他们积极转化为中间生。处于橙色预警中的大学生是已经达到留级条件的学生。对这类学生要积极约谈,将警告通知书通报给学生及家长,家校合作,共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警方案,力图使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改观,激发他们积极的心理状态。处于红色预警中的大学生是在学业上未取得应修学分三分之二以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这类学生已经达到退学条件,对于这部分学生要格外关注,及时约谈并与家长面谈,做好预警干预记录,可安排任课教师单独辅导,进行一对一帮扶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三)构建学业预警信息管理平台

当前,不少高校都进行了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建设,但行之有效的学业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尚未建立起来。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合适的大学生学业预警管理平台,可初步分为大学生学业信息搜集、预警信息分析和甄别、预警具体执行、预警效果监测四个部分。大学生学业预警信息搜集要依据具体的学业预警信息搜集制度,同时可依托已有的教务系统、督查系统、评教系统等数据。大学生学业预警信息分析和甄别应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课程基本评估等几个方面。任课教师及时将学生的出勤、作业等情况上传到平台数据库中,利用系统中已有的学生平时表现进行预警决策。大学生学业预警具体执行要通过预约执行服务、查询服务等,将所有决策的预警信息按照要求进行有效通告。要注意对大学生学业预警效果进行监测,对不足的方面及时补充完善。在大学生学业预警信息管理平台上,还要注意进行心理预警的信息搜集管理。在心理预警上,学校可通过心理普查、心理访谈、心理咨询、心理危机援助等方式获取心理预警数据,利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心理问题的原因所在,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以此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和援助。

四、结语

激发高校学生自身具有的积极因素,使学业不良大学生走出学业困境,从而系统性地解决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构建良好学习环境,这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毕业生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黄建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4):247-250.

[2]王玮.浅谈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5(20):57-59.

[3]齐晓颖,刘立伟,赵婷.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其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8):61-63.

[4]李小林.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1):116-118.

[5]马丽娟,王球琳,付磊.高校学生学业预警及援助保障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6(4):67-70.

[6]徐海玲,王祯,胡优俊.重点大学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分析及转化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7(18):53-54.

[7]任高飞,陈祥云.大学生学业失败研究述评与学业预警工作体制探讨[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5(5):102-104.

作者:王小聪 罗洁颖 单位: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曲靖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