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域下学生人格档案建设
时间:2022-10-11 05:23:52
导语:心理学视域下学生人格档案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至关重要。构建人格档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系统工程,是破译学生心理密码的重要开端。在构建学生人格档案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的指导理论和正确的建档原则,从根本上消除人格档案建设的障碍。文章简述学生人格档案建设的相关研究,分析当前学生人格档案建设现状,重点探讨了破译学生心理密码的技巧,证明人格档案建立是破译学生心理密码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学生;心理密码;人格档案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意见》指出,现代学生教育发展进程中,保障学生心理人格健康化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高达36%,其中28%是因为学生心理健康而导致的犯罪,相比2016年,学生因心理人格问题而造成的犯罪率增长了10%。因此,学生人格档案的构建,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条件。学生心理密码是通往学生内心深处的钥匙,是透视学生心理的工具。心理密码是构建学生人格档案的辅助利器。
一、当前学生人格档案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学生人格档案的构建针对的主要人群是7-18岁的小中大学生。目前我国大中小学生人员总数为3.6亿人,而建立人格档案的仅为1.26亿,占总人数的27%,且主要集中在城市人口中。以上数据说明,我国学生人格档案的建立还存在较大的空间。在学生人格档案构建的内容方面,一份标准的“人格档案”应当面向学生的心理、人生价值观及人际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的其他指标,像领导能力的指标仍然需要经过论证研究后提出最终的决定。根据抽样调查,我国32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学生人格档案中80%的内容只有学生心理素质这个单一的内容,且内容分散混乱。由此看出,目前我国学生人格档案建设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真正落实。
二、破译学生心理密码的档案技巧
1.察言观色的档案技巧。近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面部的表情神态会将个人的情绪和心理充分展现出来,这也是通往内心世界的第一道门。在现实情况下,学生本身的想法都会通过面部实现不同程度的表情展现。这要求在破译学生们心理密码的同时,必须注意观察学生的脸部表情变化,以察言观色的形式,在学生脸部表情中寻找答案,从而精准地掌握学生本身的心理变化。教师还需记录好学生们经常流露的神态与表情,利用档案的形式进行保存,这能够为往后学生心理密码的破译提供一定参考。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在生活方面的阅历也将不断丰富,因此所展现的表情并不能表达本心。而采取察言观色虽能够帮助教师迅速破译学生的心理密码,但难以直接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2.辨声析音档案技巧。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心智也日益成熟,通常会自发地选择隐藏自己的内心,因此所需破译的心理密码开始变得异常复杂,难以迅速实现破译效果。然而,也有部分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在具体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及处事能力等领域还不够完善。此类学生一般在潜意识里选择不断地控制和调节自身,一旦思想沉淀到一定程度,则必然采取某种方式释怀。比如,由于校内规章制度管束较严,多数心理活动比较丰富的学生都开始采取日记的方式来实现自身情感的释放。因此,这要求教师通过辨声析音的方式来观察、留意学生们的语言状态,具体观察学生说话时的神态变化、语气节奏等,针对学生的说话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将所观察到的一系列内容,通过档案的形式进行保存。这才能给学生人格档案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还要求教师借用灵活启发的方式,促使学生勇于讲真话,从而切实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
3.行为举止观察的档案技巧。通过上述内容可知,学生的脸部表情及语言内容都是其内心活动的体现,不过这两种内心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不确定性及隐蔽性。学生的心理表现直接影响其外在情绪情感的稳定,同时比较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导致学生在具体行为上出现一些幅度过大或者过于偏激的状态,一般在自制力较差的学生身上普遍可见。这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注意平常表现较差的学生,从此类学生的日常行为当中找出其隐藏的真实涵义。这才能有效提升教学工作的效果,方便学生管理工作。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们的各项行为进行档案式记录,以便于往后对学生心理密码的破译,从而建立起有效的人格档案。
三、当前学生人格档案建设的主要问题
1.学生人格档案普及率不高。在目前的我国1.26亿份学生人格档案中,有8765万份是大学生人格档案,中学生人格档案为3035万份,小学生人格档案为800万份。可见,现阶段我国的学生人格档案建设依旧不成熟,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江苏、重庆、江西等地的《教育十三五规划意见》也显示,学生心理人格档案的建立和学生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人群,相关档案构建的方向出现了严重偏差。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就人格档案来说,对每个人生命中任何一阶段心理状态记录的真实性,均会对个体后续心理状态及行为的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当下学生人格档案建设严重缺乏关注个人终身心理状态发展的实践经验。此种理论视角和实践的缺乏,会导致研究者难以通过心理档案获取个人人生中完整的心理变化。这在纵向上忽视了个体心理特质发展特征,横向上忽视了个人心理特质的差异化。
2.学生人格档案内容分散且混乱。学生人格档案内容的分散主要体现在:学生中学时期的人格档案与学生大学时期的人格档案,存放在不同的档案管理的机构,不同阶段的档案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目前上海交通大学4.24万份学生人格档案中,只有1.32万份人格档案具备学生的小学时期、中学时期人格档案的完整内容,仅占档案总数量的31%,这一现象在国内众多高校普遍存在。由此可见,当前的人格档案更多注重采取心理测试的方式来明确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我们可直接将这种心理测试的结果作为干预和矫正的重要依据。在教育领域当中,人格档案虽已经真正成为心理健康评价的重要工具,内容却变得越来越混乱无序,最终任何与心理相关联的内容都直接被收容其中。而这种复杂的结构内容,不但给研究者资料的提取带来一定难度,也让学生自己开始怀疑人格档案内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在此背景下,多数学生在进行人格档案的填写时,更多地采取一种敷衍的态度,这就直接给研究人员的统计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部分人格档案的建设采取照搬照抄国外经验的方式,使得人格档案系统在微观上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宏观上也难以与本土文化完美衔接。
3.建立人格档案所采用的技术落后单一。现阶段,我国75%的学校在建立学生人格档案的过程中,依旧是以传统的纸质量表作为资料的收集载体。现有的人格档案软件也并未紧随时代的步伐,大部分依旧是单机版本,仅能在一台电脑上运用。网络版本的人格档案软件大部分也仅能在学校的局域网当中运用。此外,目前我国关于学生人格档案管理的软件只有6种,因为学生人格档案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档案,所以无论是在稳定性还是在易用性方面,当下的人格档案软件皆存在很大的不足。单机版的人格档案软件操作繁琐,难以进行大批量的用户数据收集,使得档案研究者后期的工作难度较大。现存的网络版人格档案软件的人际交互界面欠友好,很多浏览器都不支持。部分学校反馈,若网络版本的人格档案同一时间的填写人数破千的话,系统便会自动关闭。
四、从破译学生心理密码的角度加强学生人格档案建设
(一)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动态并实时更新档案
学生的心理变化处于一种持续变化的状态,有必要对学生人格档案的建立做好动态化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及时有效地掌控学生心理层面的变化规律,定时定期地创新档案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完善和补充档案内容。这需要安排较为专业的人员,努力做好档案内容和形式的更新和创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每隔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来对学生的人格档案进行一次完整的补充,平常只需结合所观察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追踪和辅导,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获取档案内容更新的材料。这样才能在破译学生深层心理密码的过程中,将人格信息记录存档,最终切实提升人格档案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严格保密且不可随意散播
构建学生人格档案与学生自身的隐私密切相关。这要求相关档案工作人员切实做好信息保密工作。从内容上来看,这些学生人格档案包含了学生的隐私信息、暗示的信息、人际信息以及学生自身心理问题的记录等。人格档案的内容必须征求学生本人的意见,如不征求学生意见就公开信息,必然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于档案信息查阅人员,需结合其实际需求情况来决定是否允许查阅,要求仔细核对查阅人员的身份信息。学生通常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自身的档案信息,而相关教师则只能查阅自身管辖范围的人员档案信息。所有查阅学生人格档案的人员必须做好保密工作,不可随意散播人格档案信息内容,避免引发不良后果。
(三)多渠道收集学生信息并充分发挥档案的育人功能
这要求采取综合性的具体方法对学生信息进行档案式收集,如细致观察、实时评测、问题诊断及统计评估等。通过此类方式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人格档案内容。同时,需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持续性跟踪,对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及时的掌握,形成定期更新人格档案的管理机制。此外,还需对所建立的人格档案进行功能强化,大力提升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通过充分运用人格档案资源来不断强化其思政教育功能。只有用于教育领域才能保证教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而在实际的学生管理当中,必须充分结合学生本身心理情况来制定科学化的管理策略,以此提升学生管理的效率水平。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可充分结合学生自身性格、兴趣倾向等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淑娜,刘海燕.浅析大学生网络化心理档案的动态分层管理模型构建[J].山西档案,2016,12(2):127-129.
[2]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10(08):125-132.
[3]庄庸.改变,从“00后”的心理开始——《今年,我们小升初》出版笔记[J].出版广角,2013,10(18):50-51.
[4]陈阳.毕生发展观视角下的健全人格心理档案构建模式[J].兰台世界,2015(17):61-62.
[5]霍战旗.档案管理者积极人格的构建[J].兰台世界,2007(15):46-47.
作者: 梁杰华 熊少青 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 上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 下一篇:心理学视域中泛课程思政特点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