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学场域下高校仪式文化研究
时间:2022-02-15 03:08:17
导语:群体心理学场域下高校仪式文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仪式作为一种由文化所规定,用来表达共同价值、信仰、意义的程序化创造性实践活动,其表现形式是多维度的。群体性是仪式的本质属性,仪式在群体心理学中是古老传承式的存在,不仅对社会秩序、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性和凝合力,而且在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中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超越性效果。但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这一宝贵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深切关注,呼唤仪式的回归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题中之义。
关键词:群体心理;仪式文化;文化震撼;分野回归
社会学家爱弥儿•涂尔干曾在他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谈到:“仪式是在集合群体中产生的行为方式,它们必定要激发、维持或者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1]从这一意义上讲,仪式必须通过群体才能发挥作用,群体也需通过仪式才能产生效能。一直以来大学都被看成是科学、理性、无神论、重实用性的精神圣地,所以这让与封建迷信、宗教起源、重外在形式等密切相关的仪式长久以来都难以融入到校园中去。为弥补这条隐形的鸿沟、思维的漏洞,本文主要从群体心理学角度分析仪式在大学校园中的跨越性应用和拓展式改进。
群体是人们以一定方式为共同目标、价值追求和规范进行结构性角色分工而组合成的人群集合体。[2]处于社会心理学核心地位的群体心理学是以结成群体人们的心理效应为话语对象,是一门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的学科。仪式对个体成员所呈现出的群体心理效应,主要通过外在表征活动来体现其重要影响力。
(一)高校仪式中的群体概念
1.角色扮演
通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著名的模拟监狱实验我们发现:当周遭环境条件需要人们做出重大改变时,为了表现的与所扮演角色相一致,人们就会迅速变换自己的行为方式。另外,在角色扮演的结构中会形成不同的结构层次、等级,产生领袖、榜样或者是核心人物。比如在大型合唱比赛这种竞争仪式中,都会有组织领导者、指挥者、领唱者这样的“带头人”,只有领导者与群体的全部成员相互配合、有效沟通,大合唱才能顺利地进行。群体需要领袖的带动,领袖也需要群体的支持。
2.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是将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群体成员间的亲和力三者凝合为一体,是一种作用于群体或者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稳固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增进群体的内聚力,同时也表现出对群体文化认同感、满意感的提升,执行群体任务也就越有效率。在仪式活动中的表现就是学生更愿意承担更多的群体工作责任,对于仪式活动的出席率、参与率、贡献率升高。
3.情绪感染
在群体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两个机制就是情绪感染和行为模仿。情绪感染是存在于群体内部同质化的情绪体验,最终达到情绪的接受者和最初情绪的输出者相一致,在群体仪式中表现为仪式中的某些场景或者情绪氛围会使原本无动于衷或犹豫者也被激发起来,由此完成个体转变为群体;行为模仿是在这种集群行为中,仪式中的行动者会和其他参与者互相仿效,使整个人群产生一致的行为,比如大学生在军训检阅仪式上,当大家都对检阅首长行注目礼时,没有这种意识的学生也会随着队伍或者临近人的表情和举止变得严肃庄重起来。
4.暗示、顺从
群体活动的开展与行动都会受到本群体提前制定好的群体规范的约束和限制。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说:“社会规范是某一特定群体所特有并为这一群体所认可的行为模式。”[3]而群体规范的形成又是受到暗示、顺从、榜样模仿或影响等因素潜移默化影响的个人行为方式和人格发展。总之,“一个心理群体表现出来最为惊人的特点是: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这个事实,便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颇为不同。”[4]群体心理学对于分析高校仪式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解内涵和借鉴意义。
(二)高校仪式中的群体效能
1.归属感
仪式中的个体自觉地将自己归属于所参加群体活动中的一种情感。个体会自觉地以仪式中的准则和方式来进行活动或产生出对某件事的认知和评价,自觉维护仪式中的利益关系,并极易与他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亲和力。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毕业典礼或校庆之时,是我们对母校归属感、荣誉感最为蓬勃的时刻,当有人问起母校时,会很自豪地说起自己母校的一件件引以为傲的事;在毕业典礼学位授予时,当自己坐在典礼现场,面对众多教师或者同学时,感到自己是其中一员而使存在感、归属感油然而生。
2.认同感
认知、评价上的一致性情感就是群体认同感。仪式常常可以将那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追求、目的利益的群体集聚起来,有时也表现为对群体外的大事件保持有相同看法和同向的情感倾向。比如,当群体中某一个成员的意见不同于社会其他成员时,那么本群体内部成员往往赞成群里成员而不是社会成员。这种认同有时表现为自觉性,有时体现为被动性,在大学仪式文化中,自觉地正向认同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多是自愿加入,自愿遵守仪式中的各项活动。
3.促进作用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单独人与群体人的行为表现往往不同。独处时不爱做的事,在群体的氛围和情境下就会去做,这是由于归属感和认同感会使个人把群体看成是强大的后盾,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做平时很少接触的事情。群体中成员间的情绪感染、环境烘托、氛围渲染会鼓舞成员的士气,唤醒个体的潜能。个体对获得群体赞扬的期待,甚至朋友或其他成员在场时都会给个体产生很大的鼓动力。比如在运动场上的大学生,可能平时跑不下来五千米或者速度很慢,但是在充满竞争和欢呼声的赛道上就会潜能爆发,速度要比平时快很多。
二、群体心理学中高校仪式的“文化震撼”
任何个人随着年龄的成长和职业的转变都需要仪式的过渡衔接。[5]如十八岁成人礼、党员发展大会、毕业典礼、学位授予等人生重要阶段,仪式不仅意味着个体角色的转变,也可以减轻因角色变动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恐惧。在仪式结束后,个体可以获得某些权利和义务,群体和个体也相应处于稳定的状态,个体会按照其角色转变所赋予的义务或权利行事,使其行动与社会道德规范相协调,或者在仪式活动中获得情感和认同的体验,加强了与群体的团结能力。不同于一般仪式的功能,高校仪式承载着文化的意义,既有人际互动、价值传递,又有精神凝聚和情感升华。学者谢金丽在《学位仪式文化与大学精神》中认为“欲振大学精神,先兴仪式文化”。[6]
(一)仪式文化———固结构
每一个群体的结构都似独一无二的DNA谱系一样,每个群体成员都处在特定的分化体族谱中。一个领导核心与多个成员小组这样的锥形结构遍布于人类的交际结构、职能结构、领导从属结构等关系体当中,领袖或者其他核心领导者会将他们的影响力或者情感体验传播给其他的群体成员,使其树立或者形成某些意识和行为。开学或毕业典礼上校长致辞是最受欢迎的大会环节,校长作为学校形象的代表,永远是学生们心目中有名望、有学识、有涵养的学习榜样,校长通过正能量的话语教育、感染学生,能够为大学新生树立信心,为毕业生走向社会鼓劲加油。
(二)仪式文化———融情感
亲和力强、和谐度高、忠诚度纯、责任感正是一个好的社会群体的标配。在这样的群体中其凝聚力一定高,成员的抗干扰能力强,工作效率也会上升。仪式文化是一种温和不粗暴的组织领导方式,相比于“专制型”“放任型”的群体成员思想更为活跃,态度更有爱心,工作更为积极。比如大学生在入党宣誓仪式上,面对党旗表明他们的忠诚、爱国等誓言时,他们会将这种使命感、神圣感、荣誉感内化于心,形成印记,时刻谨记并付诸实践。
(三)仪式文化———强道德
“在某些场合,群体的品格可以高于组成群体个体的品格,只有集体能产生高度的无私和奉献精神。”[7]因此,仪式不仅是育德的有利机会,也是道德实践的重要形式。仪式通过展演的形式,借助色彩、音乐、肢体等元素诉诸于无意识的主体,产生特殊的反应,通过非理性的知觉来触动仪式参与者的身心。大学生上下课要起立、问候要鞠躬、表扬要鼓掌等仪式,不仅是学生身份、角色的转换,更是态度的转化,同时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坚守和传承,是个人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尊重与敬仰美好道德品质的外在展现,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学校、班级的良好道德风尚。
(四)仪式文化———成规范
群体仪式具有群体规范的作用,通过制定一致性的标准来规制成员的言行,使成员产生无形的压力以达到内在约束的目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么做”都会成为群体规范中的内容,比如在颁奖仪式中,获奖的同学按照群体规范,要双手接过奖杯,并握手表示谢谢等,而观众要鼓掌祝贺。这种自然而然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仪式建造起来的良好文化氛围和教育情境,而这种文化的积淀和渲染可以形成“建筑也会说话”的隐性教育功能。
三、高校仪式文化的分野与回归
(一)分野与消退
近年来的大学校园里,没有了庄重神圣的升国旗仪式,缺失了崇高肃穆的入党宣誓仪式,而激人自励的十八岁成人礼,尊师重教的上下课鞠躬问候等仪式更是几近绝迹,渐行渐远。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今日,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更加倾向于“功利性”“实用性”,大学校园仪式的缺失与消落愈演愈烈。仪式常被冠以“形式”而成为累赘,演变为多余。“所有凝聚性标记转而成为迅速变化的服装、语言和行为时尚……使仪式重演或者重拟之举在想象中具有可能性和说服力的那些条件受到侵蚀。”[8]仪式的宝贵之处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效用。仪式上的分野现象主要表现在“意义的散失、内容的空泛、形式的扭曲”这三方面。很多大学笼统地将“仪式”与“形式”划等号,认为举行仪式浪费时间,升国旗仪式能省则省;仪式的陈旧、简化、空洞也是大学仪式文化衰落的原因,有的学校毕业只发一张毕业证书,成人仪式变成热闹的交友活动,入党宣誓仪式成为集体出游的借口,这种简化与空洞已经完全失去仪式所负载的文化意蕴和教育内涵。[9]
(二)回归与重塑
仪式与人类社会紧密相关。正如道格拉斯所认为的,现代社会并非是一个完全世俗的世界,只要社会还在,就会存在宗教和仪式。[10]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社会价值观念冲突加剧,这也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迷茫和困惑。所以大学必须适时加以呼唤校园仪式文化的回归,重塑校园文化,这是巩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现实要求,也是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必然行动。[3]重塑高校仪式文化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群体仪式中的话语对象
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共性特征,如今的大学校园是“90后”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思维活跃、崇尚自由,喜欢创新和挑战,易于接受新鲜事物。[11]面对这样的大学生群体,就要考虑“活动中怎么管理”“与他们怎么交流”“说什么话”等问题。前一段时间,大学毕业典礼致辞流行的“根叔文化”[12],就是这位校长用网络流行词汇串联自己的毕业献词,受到了大学生的热捧,引起了他们的共鸣,真正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
2.严防仪式中的形式主义和过度重复
仪式具有仪式化但又不局限于仪式化,仪式具有重复性但又不过度依赖重复性。[13]如果大学校园仪式文化建设掉入形式主义的泥沼,产生“走过场”的现象,仪式就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和功能;仪式可以重复,但是不能过度或过分重复,否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适当适时的创新,保持仪式的新鲜感对于引起群体成员注意很重要。
3.增强仪式中的评价和教化色彩
群体心理学中的从众心理有几种表现形式: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违心从众)、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14]所以学校管理者要合理策划仪式方案,使活动效果真正内化于心。群体的一致性会使个别学生因获得匿名感而不积极配合,要重点关注这些学生。另外,不能过分强调仪式文化的作用,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德育,乃至校园文化建设都是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工作,同时也要重视仪式以外其他方面的建设性发展。
作者:彭文丽 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1][法]爱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5.
[3]李宁.群体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49.
[4][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4.
[5][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3.
[6]谢金丽,陈先哲.学位仪式文化与大学精神[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7]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M].车文博,译.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66.
[8]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李启波.大学仪式研究———以毕业典礼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0][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王霄冰.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2]倪辉.仪式在大学生活中的道德意蕴[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13]张云霞.论大学校园仪式的象征性[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4][英]海斯汀•拉斯达尔.中世纪的欧洲大学(第三卷)[M].邓磊,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 上一篇:亲子关系心理学分析
- 下一篇:空中乘务服务心理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