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质量管理心理学探讨

时间:2022-12-20 08:46:09

导语:工艺质量管理心理学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工艺质量管理心理学探讨

摘要:针对工艺质量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发展,运用管理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工艺质量管理要素,以构建人本管理的有效结构和作用机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解决工艺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制度落实、绩效管理等问题的办法,有力地促进工艺师与操作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案例分析验证了管理心理学方法对于工艺质量管理工作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质量;心理学;工艺;管理

工艺是科研生产的重要环节,工艺过程包含了“人、机、料、法、环、测”六个主要的组成要素。在这几个组成要素中,“人”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核心要素地位特别突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在工艺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何在工艺工作中深入挖掘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持续提升产品质量,这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人”区别于其它工艺过程要素的本质特点就是具有独立的思维特性,其行为会受到心理因素的直接影响。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研究工艺过程中各要素对“人”心理的作用机制,对于工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工艺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蓬勃发展的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企业中人际关系方面的人的心理因素的作用,是管理中更纯粹的人的因素问题[1]。运用管理心理学的方法可以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说明如何通过调整人际关系、激励动机、增强组织凝聚力等手段,来协调工艺生产的组织系统高效运行。又如“策动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目的的引导和驱动的[2],所以要花力气重点解决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总结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的目的。

1工艺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

现在质量管理工作越来越细化,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在工艺质量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日益明显。应用心理学方法在工艺质量管理过程中关注人的心理活动,以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性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这样几个原因:首先,工艺生产过程是人来完成的,工艺生产过程要靠人来实现质量目标。即使是整个企业的管理,最重要的仍然是对人的管理,因此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规律,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必然成为工艺质量管理的研究对象。其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人的因素,发挥人的主动精神,挖掘人的潜在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技术范畴之外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会成为核心话题。日渐复杂的环境也要求团队有快速适应能力、较强可塑性及对不确定因素的承受力[3]。这些因素使得心理学成为工艺质量管理的刚性需求。再次,人是质量管理的主体,现代质量管理体系强调以人为中心,科学技术越发展,就越要重视人的因素,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因此,在工艺质量管理过程中着重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将有助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了解人的心理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促使质量管理取得最佳的成绩。每个人的思维、情绪、习性及外在表现千差万别,正是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所以,需要通过建立工艺师与操作者“此时此地”的联系,在彼此的联系中产生互动,工艺师通过分析在互动中呈现出来的操作者的心理特征,以此来把握工艺指导的时机和方法,以期收到更好、更直接的指导效果。我们可以通过操作者对于某种色彩的喜好来分析他的潜在性格特点,可以通过操作者的外在表现推断他是否有需要及时更正的癖好、习性。进而给出我们一些积极的建议,让操作者可以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工作时始终保持平和、阳光的心态。

2工艺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2.1手表效应

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块手表,在他心里会有一个确定的时间。但如果一个人有两块或者更多的手表,而且这些手表显示的时间并不相同,那么他将不知道哪块手表的时间更准确而出现思维混乱,进而变得无所适从。不同手表的时间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而手表效应的深层含义就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行为准则或者目标信念,否则他的工作和生活很快就会陷入混乱[4]。(1)案例车间的操作者在安装某产品的过程中发现,工艺文件中对于产品的防护漆固化列出了常温固化和加热固化两种方法。现有的环境条件和设备条件可以保障操作者按照工艺文件规定要求完成两种途径的固化过程。但操作者面对这两种选择产生了犹豫,是选择常温固化还是加热固化?思虑再三,还是请来工艺师最终确定采用加热固化方式完成产品防护漆固化。(2)分析车间的操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犹豫正是手表效应在作祟。在执行工艺规定时,操作者的态度是谨慎的,“按照工艺规定执行肯定没错”,对执行文件也怀有很大的依赖性。当面对选择时,会主动放弃判断。(3)措施在制定具体产品工艺时,明确工艺方法的适用环境,同时对应一种情境给出唯一的工艺操作方法,避免操作者做选择题。

2.2旁观者效应

在处理一件事情时,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某项任务,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要求多个个体共同去完成某项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变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时就会退缩。这被称为“旁观者效应”[4]。旁观者效应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1)案例在编制某产品的工艺文件时,设计师要求A工艺师在工艺文件中增加某元器件的安装注意事项。同时B工艺师负责的其它产品也安装了该元器件,设计师认为A工艺师会转达B工艺师这项要求,所以没有通知B工艺师。A工艺师认为B工艺师会去询问设计师,所以没有转达B工艺师这项要求。结果A工艺师在该产品的文件中落实了这项要求,但B工艺师没有落实这项要求。文件校对时发现了文件差异,B工艺师落实了这项要求。(2)分析A工艺师、设计师都存在着思维惯性,没有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的状态,认为“责任”是别人的事。(3)措施针对“旁观者”的心态,改进工作方法,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同时通过监督环节,督促责任落实到位、不放空枪,落实到制度中。所有的设计要求都按程序明确固化,通知到人。工艺人员进行“A、B角配伍”对工艺文件质量进行校对、复核,保证工艺文件编制质量。工艺师定期举行交流活动,把工作中解决问题的经验、操作的技巧、产品的共性特点等进行分享。工艺副总一直及时向工艺师推广工作经验。工艺文件各级审签环节严格把关,人人分工明确,一级对一级负责。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通过占比进行科学地细化、具体化。同时责任落实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履责后要在绩效考评时述责,倒逼责任人紧绷“责任弦”,不能有丝毫懈怠。

2.3马蝇效应

林肯年少时曾经和他的兄弟在农场里犁地,林肯吆喝着马,他的兄弟负责扶犁。可是那匹马很懒,走得慢腾腾的。可是过了一会儿,马开始走的飞快,林肯非常奇怪,等走到地头他才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马身上,林肯顺手将马蝇打落了。看到这一幕,林肯的兄弟抱怨道:“你怎么能将马蝇打掉呢?刚才就是因为那个家伙,马才跑起来的!”没有马蝇叮咬,马走得慢腾腾的,有马蝇叮咬,马就跑得飞快。因为有压力,所以才有动力,这就是马蝇效应[5]。在工艺质量管理工作中,找到压力源,运用好压力源,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1)案例生产现场的操作者曾经害怕见到工艺师,因为工艺师会发现并指出操作者生产过程中不符合规定的细节,操作者因此可能会受到处罚或者感到难堪。工艺师也曾经觉得“只要工艺文件编制完成,指导生产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生产现场去得少,缺乏同操作者的有效沟通。(2)分析操作者和工艺师都有自己的“痛点”,并尽力回避自己的“痛点”。如何对症下药,改变讳疾忌医的心理?这需要管理者找到激励源,把握激励源,实现操作者与工艺师之间形成良性互动。(3)措施组织工艺师深入生产一线,实行工艺师生产现场轮值制度。零距离指导生产、零距离发现问题、零距离解决问题,取得明显效果。在生产现场工艺师同操作者有效沟通,工艺师可以审视工艺文件的可操作效果,操作者可以直接咨询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好的建议也可直接便利地传达给工艺师。在工艺师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引入“事业心和责任感”、“团队精神”、“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等考核项目,使得考核制度更符合对员工的管理需求,让工艺师自觉进步,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3工艺质量管理的人文机制

团队的素质能力、富于激励的奖惩制度、强大的质量文化构成了相互作用、联系紧密的工艺质量管理人文机制。心理学在工艺质量管理人文机制中起到了活化作用。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锻炼人的意志力,提升自控能力。团队成员在工艺工作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同其他成员进行有效沟通,都可以运用心理学的技巧;在运用奖惩制度时,不仅仅把奖惩制度看作是管理的手段,更要让员工在心理上作为一种激励来接受;在工艺质量管理工作中,通过分析人的心理表现,制订相应的质量文化内容;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推进质量文化的宣贯更易让人接受。

4结语

心理学方法在工艺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空间广阔,是细化工艺质量管理的重要途径。认真梳理工艺师与组织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积极营造工艺师与操作者的良性互动,就会顺利地破解工艺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难题。心理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工艺质量管理,也可以推广到整个质量管理工作中。

作者:张宴程 崔宏敏 张广学 王万生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参考文献:

[1]程正方.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孙科炎,李婧.行为心理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帕特里克•阿玛尔.管理心理学[M].奥蓝格,石京华,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4]赵华夏.每天学点实用心理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

[5]杨孝光,徐励.每天懂点心理学定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工艺质量管理工作的心理学分析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