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心理学意义
时间:2022-10-21 02:26:31
导语:公共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的心理学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对图书馆而言,古籍向来是最特殊的馆藏——这些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制作的古代书籍因兼备文献与文物价值,无疑是最宝贵的藏书,但从推广阅读的角度来看,古籍却是图书馆中与普通读者最疏离的部分。除此之外,从职业倦怠的角度来讲,古籍修复工作则是图书馆中相对冷门的岗位。经历漫长的岁月,多数古籍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推广古籍的抢救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而人才与经费的困难却制约着古籍的社会宣传和开发利用,古籍的总体前景堪忧。大力推进古籍修复工作不仅是对公共财产的紧急抢救,其为读者、员工及社会公众带来的心理影响同样意义非凡。
1推进古籍修复工作影响读者对古籍的认知
认知也称认识,指人对感觉信号进行接收整理再加工的一系列过程,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由于书籍是知识的载体,阅读行为与书籍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联系。图书从内容到外形都通过阅读这种认知行为向读者施加影响。
1.1古籍的外观刺激读者的感官
感官是一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它所带来的认识虽然比较肤浅,人们仍然深受第一印象的影响。这种现象有其生物根源——人是感官动物,重视感官印象是一种动物本能。惟其如此,为公众提供文化休闲场所的公共图书馆更需在重视藏书内容的同时,尽量保证藏书外观的优良,并尽力为公众提供赏心悦目的阅读环境。就古籍图书来说,虽然利用古籍资料的读者群不大,但由于古籍明显区别于现代图书的制作方式,以及其与现代图书差异颇大的内容安排,大多数读者都对其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心理在得到适当引导的情况下,可以为图书馆业务扩展提供广阔的潜在空间。
1.2古籍的宣传吸引读者的注意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同时进行多种操作。认知活动的效率高低取决于认知策略的选取,而吸引注意则是左右认知策略的重要环节。当代图书馆大多将古籍宣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加以展现。由于高度的专业性和手工化,古籍修复工作具备较强的展示性,这不仅为古籍知识的宣传创造了条件,也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提供了一个很有开拓潜力的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古籍修复工作在更大更深的领域展开,很多图书馆古籍修复部门与社会需求群体合作,既提升了图书馆社会服务水平,又使古籍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与宣传。就读者而言,古籍修复的意义不只是修补破损古书、实现对公共财物的保护,更是图书馆较高层次服务的体现,并且是区域文化综合水平提高的表征。这些较深层次的意义对读者认知的影响是质的飞跃,诱发其主人翁意识,激发出文化自豪感和责任心,从一个侧面促进了古籍事业的发展,并协助了阅读推广的实现。
2推进古籍修复工作提升员工对古籍的情感
情感就是一种态度。一般来说,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欣赏等大众日常接触到的诸多内容。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大多数图书馆员工而言,古籍仅仅只是书库中众多文献的一部分。不难想见,提升全民对古籍的关注,首先需要提升图书馆员工对其的情感。
2.1推进古籍修复工作拓展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
职业就是工作,是对劳动的分类。人们大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规划。而提供何种发展空间则是组织的职责。组织越是给予员工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就越容易激发员工的自我发展,进而推动组织自身发展。而组织的发展则会不断产生新需求和新岗位,从而动态地创造职业发展空间,以机制促进组织与员工的和谐发展。图书馆员工是负责图书馆业务运营的专业人员的通称,包括采购、加工、描述、流通、咨询、读者服务、书籍保护等诸多分工。古籍修复工作属于其中之一,其从业人员的正式职业名称为“文献修复师”,日常基本工作是对馆藏古籍的修复和保护。此工种看重员工的手工操作能力、色彩辨别能力、对书籍修补和装裱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倡耐心细致沉静的工作风格。在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时代,一切职业领域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化的影响,图书馆也无法置身事外。推进古籍修复工作在全国的开展,恰使图书馆拓展了新的业务领域——对图书馆员工而言,古籍修复是别样的天地,在向员工提出很多专业要求的同时,也给予他们一片广阔而新颖的职业空间。在一些业务开展较好的馆,除了修补馆藏破损古籍之外,工作人员还可能负责本馆所藏书画的装裱,甚至可以根据社会需求提供修复装裱服务。这对于馆内的职业环境,甚至整个行业内部的氛围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2.2推进古籍修复工作增强员工的职业自豪感和认同度
人们可能经常在不断重复的日常工作中被“职业倦怠”困扰。这种又被称为“职业枯竭症”的现象是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有关研究指出,为人提供帮助的职业、缺乏挑战性的职业,都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作为服务性质的图书馆工作正是典型之一。图书馆是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场所,工作的主要特点就是琐碎细致清贫。工作的成果大都是积累型,短时间里很难成绩昭彰。这种情形无疑不利于倦怠的员工自身,其负面情绪的宣泄还会妨碍图书馆业务的良性运转。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感,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情是图书馆管理中需要长期面对的难题。虽然不能排除一些天性较易倦怠、就业目标不明晰的个案,但大多数员工的职业倦怠主要来自工作内容或职场环境的失衡。具体说来,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工作自主、薪资待遇不满意、职场的人际关系复杂、强烈认为组织待遇不公等,都会变相引发职业倦怠症。从原理的角度来看,职业倦怠与工作自主性、责任心和工作心理成熟度都有关系。工作自主性越大、责任心越强都会使职业倦怠下降;工作心理成熟度越高,自我疏导职场问题的能力越强,越容易使职业倦怠下降。古籍修复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在行业内部引起了不小的振奋。随着各大图书馆对古籍修复投入力度的加强,古籍修复工作不但日渐受到瞩目,成绩显著,而且不断提出增加投入的需求。这不仅为图书馆员工开辟了崭新的职业发展空间,为工作自主提供了选择机会,而且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职业自豪感,促进工作心理的良性培养。
3推进古籍修复工作改善公众对古籍的态度
自2007年起,古籍修复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进,不仅大量古籍得到适时的修复和保存,从业人员受到系统的技术培训,公众对古籍的认识也随着此类知识和信息的宣传与普及而加深,其态度得到积极转变。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是近年来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6年起,全民阅读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其影响在公众中不断扩大。图书馆作为主要的社会文化宣传机构必须为之提供持续的导读、宣传等一系列辅助服务。古籍修复工作的推进是此类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古籍修复的扩展不但将书籍的修补与保护专业化,而且也使此过程具备了一定的展示性,从而使阅读本身更为立体,使图书与读者更加亲密。随着古籍修复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向公众展示、与公众交流的内容不断增加,古籍修复已经是很多图书馆推广阅读中必备的内容。目前,在一些古籍修复成绩显著的图书馆,修复已作为一项图书馆服务向公众提供——如果提出需求和信任,图书馆可为之修复破损的古籍藏品。这无疑是扩大图书馆职能的极佳尝试,也是图书馆适应商品社会、古籍修复工作向公众生活进一步施加影响的良好开端。古籍修复工作推进的效果如何,必将直接影响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4结语
除去书籍和文物的意义之外,古籍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坐视它的消亡将是中华文化无法估量的损失。大力推进古籍修复工作无疑是拯救中华古籍的必经之路。在经济、技术、文化价值等角度之外,推进此项工作对于古籍相关的各个群体都有着重大的心理影响。这种影响的深远意义甚至可能超过其他。
作者:丛中笑 单位:辽宁省图书馆
参考文献:
[1]王翠萍/刘通.中美阅读推广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2(5):96-101.
[2]王艳君.略谈读者心理学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0,(2):36-37.
[3]骆廷.克服做古籍修复的心理障碍[J].图书馆论坛,2005(5):212-213.
[4]王一心.图书馆修补装订破旧图书的心理学意义及试验[J].图书馆论坛,2011(1):168-169.
[5]经岷.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做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5):160.
[6]程杜明你的船,你的海——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 上一篇:心理学理论若干研究论述
- 下一篇:病案复印工作心理学探析
精品范文
10公共卫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