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研究

时间:2022-04-19 11:45:48

导语: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从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塑造、社会—高校—家庭体系建立三个大方面提出解决途径,以此为高校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生命教育

20世纪60年代,杰•唐纳•华特士针对当时美国社会出现的青少年吸毒、艾滋病、自杀、暴力等事件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1979年澳大利亚针对“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问题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后续,人们不断关注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尤其体现在不断丰富生命教育内涵方面,促进了生命教育的内容从单一的“生命认识”向“生命态度”“生命价值观”“生命信仰”以及“生命教育意识”等方面扩充,并使得生命教育实践也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自杀、暴力事件愈演愈烈,常常见诸报端。这给当前高校生命教育以深刻的警醒,因此如何提高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效性,这是高等教育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台湾学者孙效智针对台湾生命教育曾说:“台湾教育体制运行中过分强调理工实用、忽视人文养成,学校仅仅教授学生如何生活下去的方法和技能,却忽视生命意义与目的的探索与习得。以至于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精于生存(甚至不择手段),却不了解生命目的和生活意义”①。这反映当前生命教育中过度以“问题”为中心,过度注重生存知识技能的培养,却缺乏引导大学生在积极参与到社会当中寻找生命的意义,以及实现信仰的教育。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以激发个人潜能发挥的一门科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当前高校生命教育,旨在使当前高校生命教育注重人的积极品格的培养,提高学生感受生命意义的能力,恢复生命教育平衡状态,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现状

对大学生对生命认知主要从生理性生命、社会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1]。大部分大学生经历过亲戚友人去世,或者通过新闻媒体等媒介或者其它途径接收过一些相关信息,他们能意识到生命的唯一性,对生理性生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较差,不爱运动的现象,说明有许多大学生尚未未形成对生命的尊重和生命价值的重视。在对社会性生命的认知上,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但是缺乏责任感,主观幸福感低。在对精神性生命的认知上,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克服生活中各种困难,保持较为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是当面对学习、就业等压力时,常会引发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

(二)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认知现状

山东地区高校调查显示,仅有23.07%的大学生在入学前接受过生命教育或者开设过生命教育课程,31.88%的大学生“几乎没有”和“一点也没有”接受过生命教育[2]。杨娉研究发现,88%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推行生命教育[3]。这一方面说明开展生命教育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突显高校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当前高校对生命教育重视不够。

(三)高校生命教育实施现状

当前高校主要以课堂、校园活动为载体开展生命教育。在生命教育课程方面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并邀请生命教育的专家开展讲座或者专题教育,例如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开设的《生命教育与生死哲学》课程。但是由于课程不是专业课,学校和学生都不够重视,因此就出现课程零散,并游离于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课、安全教育等“两课”之中。同时,思想政治课的侧重点在于对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塑造和培养,心理健康课的侧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安全教育侧重于教会学生一些生理方面的常识和急救知识。由上可知,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对大学生社会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关注和引导。高校通过校园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积极性和主动性,包括文体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这些无形之中能引导大学生关注生命,健康成长。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高校也通过网络阵地开展线上生命教育,但是总体来看,大学生对这些活动注度不高,运行方式比较分散,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体系,还需进一步的摸索和整合。

二、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原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中后期,他们从自我内部关注骤然增加,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期,体制的变化和不同文化思想的涌入对大学生的生命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4]。在政治信仰方面,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信仰缺乏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出现的贫富差距、环境恶化、就业压力加大、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给一部分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面对负面现象一些大学生缺乏科学、理性的分析,容易产生信仰动摇,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念。在经济方面,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到多元的市场经济的转变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一部分人开始单纯追求“利益”和“效率”,而片面的追求权力的拥有和物质的享受。这种社会氛围严重地影响着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忽视了或者很少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导致他们开始怀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文化方面,经济的多元化导致个体意识的增强,进而导致传统人生价值对一些人的影响日益减弱,而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完善,一部分人就缺乏遵循的标准和方向,文化的迷茫对这些人的精神世界缺乏产生重要影响。

(二)家庭层面的原因分析

大量的心理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父母价值观、家庭氛围、家庭结构、留守经历等对孩子的生命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5][6],这说明家庭教育是开展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是父母的价值观影响孩子的价值观。父母常把自己的愿望或者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帮助”实现,使得家庭教育失去原来的本质,只注重孩子是否“出人头地”,而忽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常出现学生压力过大而自杀现象。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生命教育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在权威教养方式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溺爱教养方式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在社会上受挫;在民主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在生活中具有高自尊、高自我效能感等。

(三)高校教育层面的原因分析

中国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但是,高校教育出现教育失衡的现象,从生命教育来讲主要包括人格培养、系统教育两个方面[3]。一是高校过度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良好人格的培养。当前许多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单纯以市场导向为标准,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而忽视对其品格、人文素质的培养。一些高校以高就业率为荣,片面为就业忽视高等教育的本质,使得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缺少对生命的认知和自身独特人格的魅力。二是高校生命教育缺乏系统性。高校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研究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生命教育活动的实践也很分散,多以选修课、讲座、实践参观等形式开展,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受众有限。

(四)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存在的误区

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外部世界认识不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阶段,他们缺乏社会经验,情绪极易变化,思考问题缺乏理性,社会中各种观念、思潮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影响。一是感觉至上。任俊认为积极体验可以分为“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7]。人们能够清晰地认知“心理享受”比“感官愉悦”对个人的创造和社会的意义更为重要,更为持久。但是在生活中,如果有机会在两者选择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感官愉悦,尤其对于经验不足,缺乏理性思考、自制力差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感觉至上现象了。他们过度沉迷当下享受,例如一些大学生乱性行为、网络成瘾等现象,而消耗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二是价值观功利化。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面对社会诱惑、就业的压力,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功利化的趋势。他们过度关注对自身专业技能的培养,花费大量的时间考取各类证书,为了利益出现不良竞争,忽视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思考和探索。三是社会责任意识降低。一部分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不坚定的同时,社会责任意识降低也表现在对自己生命的不关注,随意地轻生,对自己生命不尊重,缺乏感恩之心。

三、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生命教育的途径

(一)体验积极的情绪,重唤生命的热情

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并不是直接对立的,消极体验反面不是积极体验而是“没有”消极体验。也就说传统意义上帮助人们消除消极情感只代表自己处于了没有消极情感状态,但不代表体验到了积极的情感。弗雷德利克森的“积极扩散理论”认为积极的情绪能扩建个体即时的思想或行为资源而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包括身体、智力和社会性资源等),它能促进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而产生多种思维和行为,特别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行为,并把这些思维和行为迁移到其他方面①。可见,积极情绪对人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在现在高校传统教育中,我们只关注问题,而忽视人的积极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不能使得大学生的生命具有延续性和成长性。为此高校应加强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教学思想,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生命的意义。积极情绪包括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躯体、外界带来的感官愉悦,对人的影响不如心理享受影响长远,但是由于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经验少,所以许多人会选择能够快速带来快乐感的感官愉悦,就有可能引发大学生拜金主义、沉迷网络等现象,过度消耗生命。所以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心理享受中体验积极情绪。通过专题讲座、开设选修课、宣传正能量等活动(典型经验交流会、志愿者活动等)、加强净化校园内外环境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等形式,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下,体验生活,陶冶情操,体验生命的意义。

(二)挖掘积极人格潜质,培养全面的生命个体

积极的人格可以提高自尊、体验更多积极情绪、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感受生命意义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造能力等。积极心理学家赛格里曼在一系列“习得性无助”研究和归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人格可以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人格、悲观型解释风格人格。任俊指出自我决定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积极人格的形成,包括内在动力(胜任感、自主需要、交往需要)的满足,外在动力(外部调节行为、内摄调节行为、认同调节行为、整合调节行为)的内化[7]。可以通过增进积极的体验和自尊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塑造乐观型解释风格。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成就目标、学会合理的归因、提供社会支持满足内在动力,通过兴趣激发、外在强化、价值引导促进外在动力的内化,不断提供归属感和控制感。

(三)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生命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制度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的来源,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社会、学校、家庭作为大学生重要生活的场所,对其生命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社会风气极易通过一些社会活动、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等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社会各界要加强对社会的各种信息和文化进行合理筛选,加强对影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媒介的监督,确保对正确主流意识的弘扬;同时掌握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明确信息来源;社会各界也要大力支持生命教育,例如,通过社区、社会福利机构与高校合作,建立生命教育中心或者机构,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看望孤寡老人等爱心活动,引导更多大学生关注生命。高校生命教育主要从教育理念、校园环境、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文体活动五个方面进行[3][9-10]。一是转变传统教育不注重生命意义教育的局面。生命教育不仅要加强生命知识的教育也要注重生命意义的教育,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二是校园环境包括学习、生活环境,包括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一方面要加大良好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的塑造,同时要加强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宣传栏、网络平台等方面的建设,为培养大学生积极心态提供和谐校园环境和氛围。三是注重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继续依托“两课”开展课堂教育,增设选修课,注重对生命教育专题的研究和教材的编写,同时,生命教育内容要渗透进高校各课程,注重教师的生命情怀的培养,因为教师自身对生命的观点也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四是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文体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设计时要考虑时代性、实效性、主题性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丰富学生生活,同时要注意网络媒体的建设。父母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我们提倡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教育孩子,同时也要注重孩子合理成就目标的定位和良好人格品质的培养。一是家长要引导孩子科学的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能力、形象等,要关注孩子兴趣、爱好,让孩子在一个宽松、支持的氛围中,在通过努力可实现的合理目标下开展生活学习,最终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二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孩子学会辨认社会不正之风,不要片面的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人格塑造,应尊重孩子,培养坚毅的人格品质;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理解生命意义,不断增强成就感和幸福感。

作者:周惠玉 梁圆圆 高汝男 王磊 兰帆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褚惠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王文姮.山东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1):89-92.

[3]杨娉.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高校生命教育探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3.

[4]周惠玉,梁圆圆.转型期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3-115.

[5]贾林祥,石春.307名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5):420-421.

[6]李旭,卢勤.大学生家庭因素对生命意义感及自杀意向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4(1):54-56.

[7]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9]马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5):18-19.

[10]谢钢,钟雨含.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生命教育途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