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时间:2022-03-11 03:41:14
导语: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常针对心理问题,研究重点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学变成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围、内容狭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学生颓废的精神世界、糜烂的生活方式、狭隘的人生格局、迂腐的思想观念等负面情绪是成才的主要障碍。20世纪末期诞生的积极心理学扭转了过于关注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局面,认为心理学要研究人的积极品质,促进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它从关注问题转变为关注成长、成功等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目的在于着重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课程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我国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心理问题,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健康,从而使得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这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并未实现。20世纪末期诞生的积极心理学扭转了心理学过于关注人们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等的局面,认为心理学要研究人的积极品质,促进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它从以前的关注问题转变为关注成长、成功等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它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指明了方向,目的在于着重于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培育大学生积极心态,培育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勇于迎接挑战的坚强意志品质,争取学业有成。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消除问题产生的弊端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心理问题上,心理学变成一门类似于病理学性质的学科[1]。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走向了偏颇,关注消极、病态,特别是抑郁、焦虑、自杀等。传统心理学理论主要致力于消除问题,具有以下弊端。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平衡长期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的问题和问题的学生当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问题”当成教育工作的核心,主要关注学生的消极品质,忽视积极品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把教育对象局限在有心理问题、人格缺陷的少数大学生,与多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无关。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德育化、医学化、课程化倾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定位主要是解决心理问题和克服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多是做事后补救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维护安全稳定避免出现恶性心理事故进行功能定位的。事实上,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面临的是成长与就业、情感与事业、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偏离了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积极人格,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窄化在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人们认识停留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上,以解决心理疾病为己任,工作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诊治上,对于心理正常的学生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对于健康的学生如何变得更优秀很少谈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窄。在消极心理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高校以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课程、辅导与咨询等方式分析问题。这种“问题关注”式的教育不仅不能使大学生从中有所体悟,获得积极的心理力量,还可能使大学生将关注点放在查找自身和同学的心理问题上,难免会出现对号入座的心理效应[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越走越窄化,不能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简单化德育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以便更好地调整自我、适应社会,达到促进大学生顺利成长、健康发展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学为主体,以培养完善人格,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德育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源于心理学理论,德育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些教育工作者把二者混同起来,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3]。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许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实践中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心理测试,对心理问题的科学分析不够。咨询中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热衷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获得等同于心理教育,轻视心理活动的训练。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少数,颓废无聊等负面情绪是多数
无聊、郁闷成为大学生的普遍感受。“无聊”,《辞海》中的解释为:“精神空虚,无所依托。”和大学生一起交谈,经常听他们讲“很无聊”,干什么都没意思,逃课、上网、打游戏是普遍现象。作家刘兴奇总结,大学生身上有两个肿瘤:一是迷茫,一是颓废。迷茫是良性肿瘤,迷茫是一种想努力但无处使力的状态。有学生没有动力,就像烂泥一样颓废堕落;有学生找不到方向,就像猴子一样跟风模仿,别人干什么自己也干什么;有学生死努力瞎努力走弯路,患了考研盲目症、英语癫狂症、高考后遗症、自子症、成绩呆子症、考证痴狂症、商业意识阉割症等。颓废是恶性肿瘤,颓废的人没有精神信念,没有理想和进取心,这类人要么成为游戏战神,要么成为“宅寝”的肥皂剧公主,或者变成堕落的“神雕侠侣”。他们不仅自己颓废空虚没有追求,而且喜欢说些消极话去打击别人的积极性。大学生道德底线下移。混学分、逃课、考试作弊、当“”、沉迷游戏……在这种机制下“生产”出来的大学生,缺少基本的人文素质,精神空虚,道德失范。很多大学生没有了对弱者的同情,没有了对生命的敬畏,没有了起码的道义感,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表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升学,升学是为了离开农村,是为了发财,是为了当官。社会、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潜在的教育期望不是培养人,而是培养“人上人”,而且榜样大都是“大官”“大款”“大腕”。这种现状让大学生们感到做真学问、说真话、默默奉献“没出息”“太傻”。上课时间随便进出教室,考试是否作弊看监考教师是否严格,这是对“善”的漠视,对“恶”的纵容,也是心理亚健康的表现。很多大学生颓废的精神世界、糜烂的生活方式、狭隘的人生格局、迂腐的思想观念,不仅让人为他们的未来叹息,更为中国的未来担心。很多人沉溺在网络游戏里,挂在QQ上,对国家大事和身边小事“没有兴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如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强的毅力、自信心与表达能力、独立的学习能力、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善于交往与合作的能力、灵活应变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不是看有多少人戴上了学位帽,而是看青年有多大的竞争力。培养大学生乐观人格、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它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人,它用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涉及三个层面:“在主观水平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例如幸福和安宁、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以及流畅和快乐;在个体成长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良好的人际关系、美感、智慧等;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积极的公众品质,例如责任、关爱、文明、自制力、容忍力,以及职业化道德。”[4]塞利格曼注意到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有约95%的研究是关于抑郁、焦虑、偏见等负性情绪,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受害者科学。塞利格曼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从重视对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对人类自身存在的诸多正向品质的研究和培养。它以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积极心理学提出,如何获得幸福?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人们怎样保持积极的精神、乐观的心态、充满希望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主张对优秀品质进行研究,发掘人的潜能、力量,它是关于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马斯洛曾经指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心理变态者、罪犯、越轨者和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势必越来越小。因此对畸形的、发育不全的、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进行研究,就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积极心理学体现了以人为本,提倡积极人性论,它针对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坚持将目光投注在大学生的积极方面,实现对大学生个体生命的肯定、激励、对生命的热爱,着力发掘与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使他们体验幸福。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能够为每一个人提供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如何在比较好的条件下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自然应成为当代心理学最迫切的任务。
四、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从关注问题学生转变为教育全体学生积极心理学使心理学从关注生活中糟糕的事物,转变到人生中美好的方面。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况,然而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消除并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观念:没有心理问题,不一定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把工作重心落在预防和促进上,通过积极地引导,使每一位大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方法,产生对过去和现在的满足、幸福的体验,对未来抱有希望和乐观的态度,发挥自我力量和潜能。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学校生态环境的联系,扩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大学生活的各个层面。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关注心理问题转变为关注学生成长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解决心理问题和克服心理障碍为主要任务,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等,心理学教师在工作中将克服心理障碍作为基本目标。这种心理教育工作模式重心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生的负性情绪。这样的教育使学生更关心自己或同学是否具有某种心理疾病。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老师、学生及家长认为把负性情绪、负性认知等心理问题与疾病消除了,心理就健康了。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中,尤其针对心理障碍或问题,或进行个体咨询,或进行团体辅导[5]。所以心理辅导和咨询被喻为“消防救火工作”。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帮助人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通过发展和塑造坚强的人,强调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来治愈疾病。培养能力就比如创造一个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如果我们有强大的心理免疫系统,我们仍然会生病,但是我们病了,能恢复得更快。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让人脱离苦海,从有病到没病;积极心理学则是把人推向健康与繁荣,强调心理健康从好到更好。它引导学生去体验幸福、欢乐、满意、仁慈、慷慨和友谊等人类行为的积极方面,发现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好禀性,发掘每个人超越疾病、超越自我的力量。让学生去发现优点,而不是寻找缺点,鼓励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把心理中心从“心理垃圾的处理站”变成“心理能量的加油站”。比如汽车引擎,如果我们用的引擎很小,想把车开上一个陡峭崎岖的山坡,引擎很容易损毁、爆炸;但是如果我们的引擎够大,要上那山就容易得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所以我们在做的是培养积极性,增强心理引擎。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转变为关注正面信息,培育学生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对全人类的美德进行研究时发现,人类共同有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爱、公正、克己和超越自我。这些美德或多或少在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所表现,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积极寻找自己和他人的美德与优势,学会用自己的美德与优势去积极生活,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有生活目标,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引导学生认清优点、长处之后,便欣赏它。正如一粒种子,它会长成花草树木,但如果它没有受到灌溉,没有阳光照耀,它就会枯萎死去。人类的潜力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不灌溉它、不照耀它,它会枯萎死去。如果我们看不见学生的潜能,不去栽培它,它就会枯萎而死。这就是培养的力量,乐观、追求、意义、规划,正是这些因素的作用,他们会放大并改变我们看待和体验世界的方式,让我们突破框架,引发潜能,使我们能更好地应对不可避免的困难。正如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学生会有所感受,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对待自己的言行。他们会更加自尊、自信,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遇到挫折便会自暴自弃,成长的轨迹会进入恶性循环的下降通道。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改变人的行为能量。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正面信息,培育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的工作目标体现了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是与人类发展的目标相一致的。杨叔子说:“对人,对人的脑,一定要开发,一定要维护,不开发,感情简单,思维力低下……不开发,就野蛮,就“白痴”。不正确开发,那就要污染人的感情,污染情绪中枢,导致人格扭曲,人性丧失,人伦灭绝,社会责任感沦亡,灵魂异化,何以为人[6]!和谐社会离不开积极的情绪、积极的品质、积极的人格、积极的自我、积极的关系、积极的改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的成功与幸福,并为他们的成功与幸福提供指引。
作者:桑运川 孙荣山 崔 莹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4.
[2]陈淑萍,颜秀红.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4,(1):28—30.
[3]王佳利.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13,(3):138—139.
[4]张忠宇,夏宝慧.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2):132—133.
[5]任宁.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82—83.
[6]杨叔子.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高等教育研究,2002,(1):18—24.
- 上一篇:电梯节能技术分析
- 下一篇:输油泵变频节能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