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6篇
时间:2022-12-24 11:07:36
导语:社会心理学研究论文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心理学的认知规律
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根据笔者对社会心理学学习的概念所形成的轮廓,心理学首先应当是建立在人最基本原始的心理活动和意识上,进而研究不同的外界(社会)条件下对人产生的普遍的情绪,行为或看法等可感的效应。其基础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和思考反馈的能力,而条件则是社会(群体)的影响。而其中的个人心理活动也显然不全是自然的非条件反射,必然有一部分是长期接受社会影响而“培育”出的产物。因此,心理学与个体与社会都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如何认识社会心理学的个体与社会部分的独立性和依赖性,并且做到将相关认知联系于生活中人们各种行为的原因呢?研究了解并运用关于个体的部分应当掌握自我认知的知识,并联系理解一系列生活中的例子。自我认知是对于自我的知识,包含自我,自我概念和自尊。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有或准确或粗略的认识,有整体认识,也有特定领域的认识。例如笔者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不善于和别人交流的人,但能够沉下心来去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笔者对自己的特定领域认识。有一条内容很有趣,是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是能让人们明显感觉到的,而内隐自尊更能暴露一个人意识深处对自己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评价与预期,参考文献中提到了东方人在外隐自尊量表中不会自我拔高,但日本人的内隐自尊有自我拔高的特性。这让笔者解决了一个困惑——为什么知道自己不是伪装却还总是有矛盾的两面性格。笔者的孩子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很多次考试结束她都垂头丧气抱怨要垫底了。成绩出来后没有想像的那么糟,在平均线左右,她和笔者交谈过,会一方面觉得很险,终究没有垫底,但心里同时会觉得不甘心,仍旧希望自己感觉糟糕的时候成绩也能像平时一样不错。还有就是她很反感平均线的成绩,觉得自己再差也不该仅仅只是平均水平,在她眼中,代表大众的平均水平却是自己的底限。可能其内隐自尊有明显自我拔高趋势,造成其永远不会对自己的结果感到满足和肯定。心理学关于个体的知识让学习者对周围人的矛盾心理有了更透彻的认识,能分析隐藏在性格与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关于自我知识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化,他人的反馈,自我知觉,标签激起等。其中他人的反馈揭示了一个互动的过程。对于我们的表现,他人会持有一定的看法,我们知晓后可能还会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做出相应的调整,而很多个他人的效应就类似于社会舆论的力量了,这也是心理学与从个体到社会息息相关的一个方面。社会化则更为明显。我们长时间身处社会这个大环境,参与各种道德文化社会宗教的活动,这些司空见惯的景与物成为我们行为与看法的“公理”,对我们的价值判断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影响到我们的心理活动。
同样有趣贴近生活的还有关于自我归因和自我障碍现象。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提出:个体欲了解自己的态度,情绪和其他内在状态,部分是通过对观察他们自己外显的行为和行为发生在其中的环境进行推论而得来的。我们会认为受到诱因的人做出的行为并非出自本意。贝姆认为,我们观察我们的行为,看它是在外在控制下发生的还是自动地发生并且只有在后者条件下,我们才根据自己的行为推论态度,这可以解释一些偏见的现象。还有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是实体特异性(我会这样做是普遍的反应或是说这是我不为外界环境所改变的特性吗),一致性反应(别人这样做有他们的理由,我应当是受了他们的影响)还有一贯性(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这样做的)。它们全面揭示了我们行为的几种原因,从中也可看出社会对个体影响的影子。此外,功与过的归隐偏差可以解释——人们趋向于将成功归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环境。笔者想起了一则笑话,孩子考砸了,父母互相指责这是像对方笨的原因,而当孩子做了什么好事,又都说像自己。这是出于对自我的保护“防卫归因”与一种天生的“自恋”机制吗?这种现象也十分常见,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它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们过于频繁地怀疑自己,但也会造成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弊端。自我障碍是把双刃剑,但根据文献显示的调查结果,人们设置在自己前行道路上的障碍也会真正减少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这就好像一种逃避的心理,却最终正是因为这种看似注定的自己无法改变的“提前失败”而败走华容道。浅谈笔者对心理学的个体方面知识的认知与应用后,继续谈谈对社会对群体的相应解读。一个密切相关的方面,同时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重点的态度与态度的改变。态度更偏向于个体认知的方面,而其改变则强调了社会对其的作用。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而这三个方面又相互影响。还是笔者的孩子,在中学阶段学习物理前涉猎很多侦探小说,它们教给她很多知识(认知),她也对其中使用的物理原理感到十分好奇,产生强烈求知欲(情感),于是在学习物理时就会充满了兴趣还会把它与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行为倾向)。而态度的集合又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甚至改变世界都建立在对世界各个事物的态度的基础上,由此,态度对价值观对人生的影响可见一斑。个体的态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塑造:社会化,人际影响,个性影响,学习等。举其中一例说明笔者的理解:社会化揭示了我们成长过程中学会相互学习,并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做出尽可能恰当的解读和反应的过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的教化的过程”此言得之。倘若没有社会化过程,人就失去了规范自己行为以至于与团体的规则一致的压力,于是便不能参与人类的社会活动。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局面。而正是这些社会化的力量,使得人们进入社会进行发展从而能够反过来影响社会。这又是个体受到社会影响的例子,而且是可以无限延伸下去的相互影响。形象地来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像织在个体与社会中的一张无穷尽的网,相互作用,过程复杂,而结果却是恰好符合我们心中认识的真实感受。
下面谈谈态度的改变。可信性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很平凡的意识,权威的人很容易在我们心中取得信任。我们会下意识给更加优秀伟大的人物添加光环。笔者看到过一篇有趣的文章,有人统计了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商纣王暴行的描写,发现冠于商纣王名下的酷刑数目居然在逐年增多。这样不排除人们主观上把各种酷刑讹传于其名下的可能。连《三国演义》也不免把周瑜空城计写入诸葛亮名下的安排。与此同时,动机和意图也对态度产生了影响。如果听到一个人发表的观点明显在为自己的利益集团牟福利,我们对其观点即理由的可行性会产生极大的怀疑,所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是十分真切的体验。还有“睡眠者效应”,是指一则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它被很好地应用于广告心理学。高可信性的沟通者即时能够对被试着态度产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名人代言短时间内可以说服很多消费者购买)而低可信性的沟通者即时没有那么明显的效应(非知名人士代言不能短时间内收得很大成效)。但两者随着时间的改变趋势却是截然相反。笔者有一个设想,广告可以在前期以名人代言的为主(如占80%)随着时间推移逐步缩小其比例,争取依照人们内心的心理“睡眠者效应”取得最佳广告效果。这便是将心理学发现的规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取得实际效益的例子。不难发现,现在的商家越来越注重潜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学力量,各种研究消费心理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能抓住顾客的心的商家,才能赢得社会市场的江山。
作者:许湖 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电影观众消费心理论文
公共心理学试卷分析
1本文的目的
通过分析近5年来榆林学院公共心理学试卷的试题及试卷分析,探究当前考试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2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分析近5年来陕西某高校心理学试卷的试题及试卷分析。访谈法,访谈心理学课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在校曾经和正在接受公共心理学学习的学生。对学生的访谈题目包括:学生对公共心理学的认知、态度。包括对上课和考试两方面,题目包括,心理学课前是否预习?课堂布置的作业是否经过独立思考完成、考试复习什么时候进行,突击还是循序渐进,怎么看待心理学考试作弊,怎么看待成绩对老师的访谈题目包括:每学期是否为课堂带来新的内容占全部备课的比例?课堂如何对待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考试成绩是否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如何对待学生作弊?对目前心理学课程考核的看法?
3结果
3.1试题分析结果同一份试卷不同题目之间存在暗示作用。如在填空题中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考核,而在随后的某个选择题选项中给出了正确答案。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差异不明显。简答题是指,论述题是指,而在公共心理学试卷中,这两类题型似乎没有本质差异。试题类型多样,覆盖到了大部分大纲内容。3.2试卷分析的分析结果:教师对不同班级的试卷分析趋于一致,未能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对难度、区分度等统计指标理解不够充分。在解释时容易发生错误。从区分度和难度指标看,近5年心理学试卷区分度不高,试卷难度小。关于及格率。近5年心理学考试班级及格率出现一个现象:整个班级要么及格率很高,甚至全部通过。要么及格率相对比较低,或者普遍低分,少见高分。关于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作用。对比总评成绩和卷面成绩会发现,心理学试卷评分中,平时成绩对总评成绩有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卷面成绩处于及格线临界值的学生,极少出现因平时成绩“拖累”而不及格的情况。4.3访谈结果学生访谈结果,共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纪的22位同学进行了访谈。对心理学课的态度:加入具体访谈对话片段。92%的学生不做课前预习,71%的学生对心理学课布置的作业只是简单将笔记上的内容重新抄写一遍。76%的学生心理学复习考前两周复习。39%的学生心理学考试考前两天突击复习。87%的考生认为心理学考试成绩还是比较客观的反映了自己的学习认真程度的。91%的学生认为心理学考试作弊普遍存在。教师访谈结果,共对8位老师进行了访谈,其中4位教师是心理学课任课教师。所有任课教师都表示每学期都为课堂引入了一些新的内容。关于课堂上对待不守纪律学生的态度,教师表示点到为止,并不会深究,也无法深究。成绩高的学生课堂上并不积极,课堂上踊跃发言的学生不见得心理学考试得高分,这是教师的普遍共识。监考看到学生作弊会阻止,但是很少实施更严厉的措施。另外四位老师为学生班主任,他们认为心理学课课堂讲授比较枯燥,没有预想的那么形象生动。
4讨论
通过对近5年公共心理学试卷的分析,可以看到试卷题型多样,题量适中,覆盖到了心理学考试大纲的绝大部分内容,是符合规定的试卷。通过深入分析,仍有一些问题浮现出来:
4.1试卷总体呈现区分度不高,难度偏小的趋势
这反映了教师在命题时倾向于采用简单,容易回答的题目,这导致试题无法有效将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区分开。什么原因让命题教师更愿意采用偏易的题目呢,也许从我们的访谈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作为一门3学分公共课,学生并未给予心理学课过多重视,这从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完成,以及复习态度等访谈问题的回答上可见一斑。在这种学习态度下复习效果可想而知,如果题目过难,可能会出现大面积不及格,这样的情况任课教师是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对于学生,仍可以寄希望于补考甚至毕业前的清考,后续考试只会降低对学生的要求,难度甚低。也就是说,学生的挂科“成本”是比较低的,相比之下,任课教师面对班级高不及格率可能会受到各种质疑,压力要大很多。这种情况下,教师更愿意采用“温和”的态度出题和阅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总是起积极作用。当学生对心理学这样的公共课抱有“临考抱佛脚”的态度时,即使阅卷老师手下留情,在期末成绩的分布统计上,这一态度仍然被表达出来,因为总是很难出现一个漂亮的正态分布,分数往往集中在60-80的低分段,高分甚少。
4.2课程内容枯燥不吸引人
似乎也无法将所有的问题推在学生身上,从访谈结果看,课程枯燥不吸引人是值得思考的因素。我们开设公共心理学的目的是给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类学生讲授科学心理的原理,这些原理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的课堂对学生的引导仅限于对知识的传授,在需要思考讨论时候只能依靠有限的的、曾经的教育经历的回忆,学生对心理原理的印象将非常有限和肤浅。和其他公共课比起来,心理学可以更加贴近生活,因此,我们要增加心理学科学知识和真实的生活情景的联系。也许,可以在每学期心理学课中增加实践课的次数,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现实教育问题的思考,并锻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能力。这样心理学课堂也许会更加活跃,有更多创造性的声音。
4.3平时成绩的在总评成绩中的重要作用未受到重视
必须认识到,目前进行的很多卷面考试仅仅将学习结果狭隘化为可量化的学业成就本身就有很大缺陷,学习是多维度的,对教学效果的检测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元认知等多种结果。因此平时成绩在学业考核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不能再让平时成绩沦“人情分”“、救命稻草”的角色。甚至,可以增加平时成绩在期末总评成绩中的比重。
作者:申腊梅 单位:榆林学院
积极心理学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一、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局限性
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思想消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目前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教育目的应遵循心理教育的总体目标,即帮助大学生开发心理潜能和提高心理素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心理问题对象,将重点放在“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上并将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出发点,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弱点。在这种消极思想指导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上以治疗心理疾病、预防心理问题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在实际课堂教学则以矫正和诊断心理为重点。这种思想消极的课程体系不可避免地具有先天局限性,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方面,不利于充分挖掘和培养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和心理品质。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欠合理目前,受“消极心理学”理论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性障碍、抑郁性障碍、恐怖性障碍、强迫性障碍、疑病性障碍等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在此教育理念影响下,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病理性心理和消极性心理为主,即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相关的理论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表现、预防和矫正方法。心理教育导向和教学实践,无形之中使绝大部分大学生错误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涵片面理解为心理问题,误认为只有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学内容不够科学的课程体系过于关注缺陷和问题而忽略了学生自身发展潜能,不利于大学生拓展心理素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也反过来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真正提高。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缺乏完备的体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首先应具备完整的学科体系,不同心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互补、教育功能各异、教学方式灵活,教学覆盖范围和课程时间安排协调统一,从而构成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但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较为分散,各科之间教学内容重复,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此外,有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连贯性,过于随意,没有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严重滞后,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不同个性大学生实际心理的教育需求。更有部分教师只凭自己的兴趣开课,没有考虑其开设的课程是否有利于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是否符合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㈣心理教师素养有待提高目前,不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由德育工作者和思政辅导员承担,而这些教师很多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经过心理学的严格训练,没有掌握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有些心理教师本身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缺陷,没有办法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涵,导致有些心理教师只能采用灌输式手段授课,心理课程教学质量自然无从谈起。不少心理教师凭着自己的感性认识照搬课本理论知识来处理大学生碰到的心理问题,随便给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扣帽子,视之为洪水猛兽,并利用一些强制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来处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教师素养欠缺导致纸上谈兵的理论教学,无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反而可能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再次伤害和扭曲。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高等教育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需要关注职业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的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目前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加上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导致高校大学生群体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必须重点关注大学生现实生活中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挖掘当代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心理问题为焦点的消极心理学的有效补充和理论升华,平衡和完善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新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当中去,有助于促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回归到以人性为本的教育目标上,确立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全面综合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相互统一,心理学教师把大学生化为具备发展潜力的个体,挖掘和培养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潜质,有效提高大学生发展积极心理的专业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对完善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维护高校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且完善和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目的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存在心理适应困难、心理行为失调的特殊个体,其关注的对象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问题学生。而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心理需求则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只能了解一些如焦虑性障碍、强迫性障碍、抑郁性障碍等不良人格的形成,却没有机会认识自身内在潜能进而发展自信的积极人格品质。积极人格品质可以将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有效激发,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潜力,更好地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要认识和发展大学生个体内在积极潜能,使之形成一种日常行为模式,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可以有效充当这一途径。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理念有助于改变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对传统心理学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从根本上重视和巩固大学生心理的积极特质,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问题”模式转变为“发展”模式,以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中心和归宿,帮助大学生学会用积极态度来对待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学会挖掘自身潜力,为大学生提供积极幸福体验,从而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指导下将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教育目标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学课程的内容设置要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科学选择和当代大学生最为贴近的相关心理主题,从积极的维度入手介绍和解释这些心理学问题,一般应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高校心理健康必修课以普及和传授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主,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帮助在校大学生主动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潜在积极品质(如友善、勇敢、智慧、毅力、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即传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其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必修课侧重教授幸福的内容和技巧,但积极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独立的积极心理课程。积极教育可以渗透在大部分的心理素质培养选修课程中,心理选修课应坚持多元化的原则,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和不同兴趣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供大学生自主选择。不同选修课的主题要有明显的区分度,不应求大求全,而应注重课程设置的实效性和针对性。㈢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始终强调心理学家应该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它的基础方法和理论都是紧紧围绕着“人”来研究,充分发现个体的内在潜能从而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积极向上地应付日常问题。传统心理教育课程的内容较少生活化而更具理论色彩,因此要实现积极心理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就必须选取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内容”来组织心理教学,避免过多采用“消极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应将心理学理论和日常生活有效衔接,引导高校大学生对社会生活事件的心理学意义进行讲解和探讨,提高大学生解决社会生活事件的能力与技巧。在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关注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现和培养,遵循大学生主动体验的原则,从而使大学生通过积极领会和体悟进而自主构建自身完善的心理系统。此外,课程教学内容应该随课程教学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和更换,使课程教学内容处于一种相对动态的调整之中,这样才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心理探索空间,从而实现大学生“自主生成”积极心理品质的提升。㈣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非单纯地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也不是某种心理素质的训练,而是注重引导和促使大学生心理行为的改变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因此,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很难从知识的掌握方面进行评估反馈。另外,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也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很难用一种明确的尺度来量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学是一门以大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的学科,其教学评价方式应该以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为主要评价依据。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完善与优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利用量表施测、自我分析报告和问卷调查等工具与方法,同时结合师生交流、游戏互动和个别访谈等措施对大学生心理整体状况进行科学调查,主要考察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确定心理教学模式、心理课程内容、心理课程目标和心理课程设计等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是否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完善心理课程教学效果科学评价机制,并以此优化心理教学模式和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不断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
作者:叶金勇 单位:集美大学
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与文化转向
一、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1、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是认知主义的危机上世纪50年代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际知觉与归因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走的都是认知主义路线。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就是认知社会心理学,所谓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更准确地说是社会心理学中认知主义的危机。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库恩的范式论、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开始从某个个别的、具体的研究到核心认识论、方法论,对认知主义开始进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认知主义在社会心理学中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80年代末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心理生态观的出现,昭示随着人们对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模式运用于重要的文化转向。2、认知主义的危机是自然科学研究模式运用于社会心理学的失败早期心理学以自然学科为自我发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学的统摄下,认知社会心理学长期以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经验事实的积累”上,社会心理学纷纷遵照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观察基础上形成假设,再通过设计精巧的实验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的结论被作为规律性知识构成社会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直接结果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小型理论爆炸性的增长,一本普通的大学《社会心理学》教课书通常要涉及四五十个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独立的理论;另一方面由于忽视基本理论研究,导致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内部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各种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诸多问题当中,使认知社会心理学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属于危机的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几乎所有的社会心理学家都被卷入危机,在其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认识,发出不同的声音;二是人们在有关批判的对象、目标、观点、对危机的反应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见,学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乱。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正是这种反思的积淀。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具有两个标志:1、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纷争当代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映射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危机”本身就是以后现代文化立场审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结果。后现代社会心理学首先意味着对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全面解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对人的心理的“治疗”或“改造”,而是促成对人的心理学差异与心理局限的“理解”,促进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学的研究不再热衷于去“证明”一个理论的“真”或“假”,因为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论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证明”。后现代社会心理学致力于从文化、历史的角度对人的心理做出“解释”。这种新的研究模式强调以人与他人、他物(包括社会、文化)之间内在、本质的构成性为几点:(1)要求以“现实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强调心理的文化意义,拒绝接受“文化特权”“西方优越”与“种族中心主义”,坚持以平等的原则接受一切文化与个体心理差异;(3)以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研究取代传统心理学的认知中心;(4)重视理论的前构性;(5)主张用语义学、解释学的方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到目前为止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它对社会心理学研究和发展所产生或将会产生的影响也众说纷纭。但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思想、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解释也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研究正在发生重要的文化转型。2、“文化的”社会心理学兴起如果说作为当代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重要标志,后现代心理学还仅仅是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形态,文化社会心理学则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能够为文化转向提供更加翔实的研究资料。从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的发展逻辑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试图消解认知主义危机的产物:从学科外部的影响来看,文化社会心理学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兰、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传统的心理学界的本土化心理学研究及这一时期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心理学研究渗透的结果。与“认知的”社会心理学相比,“文化的”社会心理学的兴起意味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转变。“文化的”社会心理学认识到人的心理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建构,在文化社会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不再是两个相互分离、独立的要素,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对应物。文化社会心理学完全是一种“文化的”视角,它颠倒了认知社会心理学的思维逻辑,将文化前置,将心理作为文化的延伸或对应物置于审视的地位。文化社会心理学要着重讨论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种程度是文化的表现?站在“文化的”立场,过去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文化社会心理学将研究重点导向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和个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化”问题,强调对心理学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会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意义
西方心理学一直对文化存在着忽略,这种忽略很大程度上是与其个体主义倾向有关。个体主义把心理学的研究看成是个体心理的探讨。在意识与行为的研究中不是从个体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出发,而是从个体的角度,分析个体的内部动因和外在行为。这种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体主义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虑,文化的研究由此为心理学家所忽略或拒绝。而文化的转向无疑对克服西方社会心理学中个体主义倾向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可以促进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而同本土文化紧密联系的社会心理学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实际效用。传统的西方社会心理学由于把追求的目标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适用的心理科学模式上,不考虑特殊文化条件对心理学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成为一种纯学术追求。因此,紧密联系本土文化的实际,考虑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征应该是全球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作者:赵杰 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声乐心理学在声乐舞台的运用
一、声乐心理学概述
(一)声乐心理学含义
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对声乐表演者的心理表现进行分析,研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指导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中发挥更好的表现,这门将声乐活动与心理学有机结合的学科,即声乐心理学。
(二)研究历程
声乐表演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自中华民族产生以来,该项艺术一直存在并流传至今,在声乐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进行声乐心理知识研究则相对较晚。自19世纪西方国家发展音乐心理学后,我国开始将心理学逐渐运用到声乐专业之中,并于1927年提出独立的学科体系,由此声乐心理学基本开创。经过多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声乐心理学日渐完善,并在当前声乐舞台表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声乐舞台表演中常见问题
(一)怯场现象
怯场现象比较多见,尤其是声乐表演者初次登上表演舞台,大部分都会产生怯场心理。怯场现象的发生主要是表演者勇气不足导致,或者是由于性格比较内向,在舞台上腼腆害羞从而形成畏惧心理,致使不敢走上舞台,或者在舞台上无法正常发挥。
(二)精气神不足
声乐舞台表演不仅要考验专业技能,表演者更需要具有一定感染力,具有充沛的精气神。根据我国中医学科知识的理解,“精”是说身体状态情况,主要指身体状态良好;“气”是指气力,即声乐表演中歌唱的动力;“神”是指精神状态,主要是歌唱的感染力。声乐表演者要想具有良好的精气神,不可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由于心理素质不佳,导致睡眠缺乏、精神萎靡等,致使舞台表演中精气神不足。
(三)临场应变能力差
声乐表演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也与其心理素质有着莫大的关系,正是由于声乐表演者临场应变能力差,致使在舞台上不能随机应变,舞台发挥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尤其是针对舞台经验缺乏的声乐表演者,加强对临场应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声乐舞台表演中正确运用声乐心理学
(一)加强对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
要想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水平,增强声乐舞台表演者的心理素质是关键,而提高表演者的心理素质就应加强训练培训,给其一定的舞台表演技巧与心理调整方法。第一,重视对心理机能的调控。相关研究表明,声乐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过于重视对舞台技巧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心理表现的关注。由于身体机能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机能的影响,重视对心理机能的调控至关重要,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心理机能调控的作用,做到身体与心理的适当放松。第二,为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师在教学是可适当采取一对一教学,或者是小班教学的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学生心理特征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既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同时也方便师生之间进行深层次交流,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第三,加强学生对情感的酝酿培养。声乐作为一门艺术,其作品中都包含有较多的故事与情感,为促进声乐作品的良好展现,同时也克服学生怯场或紧张心理,教师应加强学生对情感的酝酿培养。根据声乐作品内容,引导学生对作品故事进行想象,将作品中情感充分体现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作品之中,对克服怯场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舞台表演的现场感染力。
(二)根据表演者性格特征培养舞台个性
声乐表演者都具有自己独特舞台气质,这主要是由其性格特征决定的,由于每个人具有的性格不同,在舞台表演中展现出
作者:李冰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积极心理学下的高职秘书素养培育策略
一、高职学生秘书职业素养缺失的表现
笔者商务管理三个班学生进行了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及走访校企合作企业,发现学生秘书职业素养的缺失集中表现如下:
(一)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均显薄弱
根据16PF人格测评结果,部分学生表现出迟钝、知识浅薄。基础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根基,是否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是衡量秘书人员是否称职的首要条件。专业知识是秘书人员知识结构的主体,也是秘书人员有别于其他专门人才的标志。没有这些知识,就不可能从事秘书工作,更无法做好秘书工作。
(二)缺乏自信,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较差
在企业,各种关系如何,与秘书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有极大关系。秘书人员要做到协调不斜调、帮忙不添乱、解难不增忧、成事不误事。然而,许多高职生自卑而不敢与人交往。在不良心理的阴影下往往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思进取,在卡特尔16PF人格测评结果中显示出焦虑、内向等特征。这些因素均阻碍了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其人际融合能力较弱。
(三)心理素质有待加强
卡特尔16PF人格测评结果显示,部分学生表现出依赖、随群附众。许多学生在课堂也表现出时间观念差、拖沓、忍耐力差等等。秘书人员必须具备坚强果断的性格。秘书在工作中遇到任何矛盾和问题,尤其在突发事件面前,一定要有应急精神和应变能力以及果断的性格,才能适应各种的变化,完成各项任务。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教育观念的不良影响
积极心理学阐述的一个核心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能力本位”思想的影响,学校领导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积极人格特质有所缺失,已经严重制约着职校生的可持续发展。秘书实务课程在这种大环境下,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均受挫,因此,我们要想改变当前秘书实务课的教学现状,就必须引入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来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来提升学生的秘书职业素养。
(二)秘书实务课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积极心理学理念告诉我们,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倡导我们用积极的、欣赏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然而目前秘书实务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也只看成绩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来应付考核。这就导致学生主动性受挫,兴趣不高,动力不足,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也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缺失,导致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结果。
(三)外部环境的限制
秘书实务课堂教学的进行还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积极心理学认为社会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在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课堂职业素养培育策略
(一)形成积极的秘书实务课堂教学理念
积极心理学的积极观、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的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秘书职业素养。1.树立积极的教学理念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学观念,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明显。用人单位既赞赏职校生的技能,也指责职校生的素质。职业教育在技能训练的背后是支撑终身发展的人格教育,人格缺失将影响职校生的终身发展。职业学校普遍认识到“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应由“能力本位”向“人格本位”转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2.树立积极的教师观和学生观积极心理学认为应以积极的态度看问题,生活中每个个体都不可能非常完美地生活,人生难免有挫折。当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就会看到事物好的一方面,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进而在逆境中获得进取,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这个观念为秘书实务的教师指明了方向,要求教师更多地关注自身及学生的积极因素,用积极的心态发现自身和学生的优势,带给自己和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和美的感受。
(二)创建积极、高效的秘书实务课堂
要创建积极的高效课堂就必须引入积极心理学,用积极的态度,开放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1.教法改革教师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尽量多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常用鼓励、欣赏的词语表扬学生;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挖掘其积极人格特质。2.学法改革秘书实务课堂实训教学改革成果显著,任务驱动教学法、“234现代学徒制”教学法、“岗课证”结合教学法等多种教法结合,最终目标是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建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模式。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学习,体验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和幸福,增强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发现自己的潜能并提升能力,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3.师生关系改革积极心理学倡导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鼓励教师要以积极、开放、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相信拥有良好的教法和学法,师生的和谐水到渠成。
(三)确立积极的秘书实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学生在积极情感体验下,可以获得更高的认知效果。因此,教师要转变对学生的评价观念,除了关注学生成绩外,还要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从多角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笔者在课堂尝试多元评价和多次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通过这种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调整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就感。
(四)打造积极的秘书实务课堂教学外部环境
积极心理学提出:构建“个人一家庭一学校一社会”四位一体的支持系统。指出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协调统一的教育环境有利于增强师生积极的情感体验。1.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传承,更要创新。要把学生导向工作体系,要努力营造真实的企业氛围,将人文文化和专业文化相结合。一个美丽、清洁、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利于缓解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压力,从而增添生活的幸福感。2.和谐的家庭关系建设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利于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因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更多地去体谅、理解父母,从学生方面进行积极引导,进而促进和谐亲子关系的形成。3.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也是提升职业素养的良好途径。高职学校可以通过冠名班、来料加工、组建“教学工厂”不断拓展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产学结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良性循环。通过让学生进企业、让企业进学校,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适应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上是笔者在课程讲授中的一些困惑和思考,希望通过努力,高职校的秘书实务课程能更加合理,能培育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满足企业需求,进而使得职业教育真正成为社会满意、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教育。
作者:李芳 单位: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 上一篇:微课在高职护理“病免”教学中的运用
- 下一篇: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