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音乐美学和心理学的联系
时间:2022-11-16 08:41:53
导语:研究音乐美学和心理学的联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音乐美学激发人的创造力
创造力也可以被称为创造心理,是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获得从事某种创新活动的非常规心理。反映到音乐美学领域就是音乐美学在发展学生的个性音乐素质,培养学生探索与音乐有关的客观规律中,可以获得并使用无意识或者直接领悟的能力即创造力,包括创造意识、思维和技能。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丰富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等,现阶段创造力已经成为音乐教育的灵魂任务,也是各学校教育中必须重点关注的素质。想象力是激发创造力的重要一环,除了旋律、音色、音响这些低层次的技术因素外,音乐更是一门想象的艺术,大凡优秀的音乐家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音乐美学能够使观众在倾听中唤起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从而产生灵动的、与往常不同的联想及想象。音乐美学教育中,教师应利用音乐本身具有的可塑性及抽象性来唤起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创造力的产生营造氛围。特别是一些生动活泼的音乐、具有强烈情感冲击力的音乐都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及创作欲。此外,音乐美学可以激发人们心底对美的感知能力,融入音乐世界想象力的转移可以松弛听者的心灵,消除生活动作中的烦躁和忧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容易进入想象世界,为创造力的萌发创造条件。
二、音乐美学促进德育
实施音乐是一门融艺术性和思想性为一体的艺术,是人有意识的加工、取舍后的思维、情感的凝聚,好的音乐可以对德育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就音乐表演来说,合唱团需要多个人互相配合,独唱也需要与乐队进行磨合,共同协作才能创造出欣赏价值高、优美动听的音乐。好的音乐不知强调音乐的整齐性更需要多声部唱、奏的整体和谐,甚至在精神气质上的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呈现出声乐和器乐的艺术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展开集体主义、协作精神的教育,这种具有直接体验的教育说服力和教育效果等会更有效。此外,音乐本身就具有净化人心、陶冶情操的功能,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清雅自然的《高深流水》、奔放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委婉动人的《致爱丽丝》等都可以让人感受到音乐中蕴含对于自然、生命、人生的热爱及感悟,培养高雅的情趣和品德。而且这种以美育美、以美育情的德育形式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和功利性,是音乐在唤起人的情感体验时,用一种审美的方式来完成对人品德的自然提升,而且感染力会更为持久和深入。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在对音乐的审美中,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人们扬善避恶的良好品德,营造一种更好的人与人交往的氛围。
三、音乐美学促进人身心健康
科学实践证明,好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修身养性,促进身心健康。一方面音乐可以对心理问题起到疏导作用,音乐本身具备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影响到并调整人的情绪恢复心理平衡,所以人们可以借助不同的音乐信息引起自身的情感共鸣从而使情绪维持在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如沉默时可以听欢快的音乐,情绪压抑时应该选择情感激昂情绪释放强烈的音乐。另一方面,对于人体的某些生理疾病音乐也可以起到减轻或治疗作用,音乐作为一种声波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器官达到一种共振,当二者在频率、节奏上达到一致使就会发生同步的和谐共振,作用于血液流动及神经,对人体起到镇痛、降压治疗。比如旋律优美的音乐通过听觉传到大脑皮层后,可以瞬间刺激神经系统,从而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悦,消除疲惫,促进身心和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良情绪带给人生理上的痛楚。音乐是所有艺术形式中与人情感最为贴近的艺术,对音乐的审美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体验,音乐美学对于可以强化个体对于音乐情感上的领悟及表达。音乐美学的最终目标也是利用优美的音乐语言,使个体在聆听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净化心灵、表达情感、宣泄情绪,甚至获得某种情感上的重大改变。欣赏美、感受美、领悟美的过程中,人的思想、品德、情感也会融入其中,从而促进高尚品格的塑造,促进身心健康、和谐。
四、音乐美学和心理学在声乐演唱上的对话
音乐美学和心理学的对话不只表现在音乐欣赏上,在声乐演唱上也有重要影响。首先影响演唱的生理机制。演唱者在演唱时最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发音器官发音时的调节极度夸张,一般来说都是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演唱者由于精神紧张或者情绪激动,会逐步渗入到肌肉和软骨,以极度夸张的拉力取代了常规情况下的放松,从而造成喉咙间歇性收缩即声区“破裂”。事实上,嗓音的声区中本身没有“破裂”的需要,演唱者在美学和心理学的影响下,可以达到音域中的任何高度,而不用把认为的强力作用于发声器官,发生不必要的“破裂”。其次,影响演唱时情感的表达。音乐演唱是以语言符号———字作为手段来表现思想情感的,在歌唱中,负责表达情感的美学或心理的是字而不是音,也就是说歌唱的目的在于通过字来表达情感。从纯粹美学和心理角度来看,说话声是歌唱的基础,音乐需要凭借词来表达憎恨、痛苦、愉悦等情绪。而演唱相对于说话声来说是有声区的,可以根据声调的高低变化和音高的抑扬顿挫来表达情感,这些也都是与字的心理影响相关的。比如在快乐时会显得柔和,悲哀时偏于低沉。而所有这些声音的音高及色彩都是受内在的美学素养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歌唱声音的变化与这些情感的影响是不可分的,他们比发生的物质结构关联更为密切。只有关注他们,才可以使整个音域达到均衡状态,并能准确表达情感。
五、结束语
音乐美学和音乐心理作为研究音乐与意识形态关系的重要课程,既是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的对话和相互作用对于培养音乐学习者高雅的音乐审美情趣、健康的音乐心理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充分理解二者的关系,加大对于二者的结合利用。
作者:李玥欣单位:四川文理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
- 上一篇:刍议美术鉴赏中联想的效果
- 下一篇:高校体育课程安排方式探析
精品范文
10研究性学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