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项目财务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时间:2022-08-31 09:31:30

导语:校企合作项目财务管理问题解决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校企合作项目财务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摘要:随着中国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快速扩张,对于企业中财务管理人才的标准逐年提高,高端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而当今中国高校与校外企业科研合作已然是一体化合作趋势,随着企业自身发展在大学科研的经费投入比例越来越大,从而伴随的财务管理就会有一定的问题和矛盾突出。文章就校企合作项目中的财务管理可能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研究,提出解决策略和建议,以期望对中国校企合作贡献一份力量,促进校企共同成长。

关键词:校企合作;财务管理;问题;策略

当今中国的高新科技技术的大力发展,中国企业进入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中,对于高素养和创新型的财务管理人才有了更高的能力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国家高度重视,明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促进中国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能力的高度衔接,推进新时代背景下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和上岗就业,满足企业发展,促进高校发展。为满足高校和企业的快速发展,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政策,中国众多企业均与高校展开项目合作。企业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将知识生产力化,高校则借助企业资金支持进行科技研究和创新,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双赢”。而随着国家扶持和财政力度的不停投入,企业的资金投入比例增加,科研财务管理也就备注关注。

一、校企合作项目中开展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中国高校随着其自身发展步伐的加快,常常会遇到资金周转问题。资金周转不利是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健康发展,影响其向前发展的潜力,因此各大高校非常重视自身财务风险管控。而在当今的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众多的财务管理问题,如财务管控制度不完善,信息技术不先进等。所以在与企业的项目合作中,高校必须注重其财务管理系统地更新和升级。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国家也陆续出台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有助于推进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教学目标[1]。各大高校也逐渐改变其最初的办学目的,现如今以推动区域性经济快速发展为战略目标对高校学生实现综合性、实用性的教学方式,国家教育改革方针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校企合作的项目让高校学生有实操基础和实习机会,从而实现高效毕业生的就业率稳步上升。在各大高校实现校企合作的转型办学中,高校和企业的合作项目中财务管理的工作形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和更新,同时要做好财务的风险管控工作,预防财务风险,使高校和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校企合作项目中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对校企合作项目的预算编制不合理

大部分的高校科研项目的科研预算是在企业和高校签订合同之前,需要提供的一份科研项目的资金预算编制。从项目资金预算的管理来看,一般是“主分钱,次预算”,科研项目的资金预算变成补助性的资金分割。从项目资金预算的服务主体来看,一般是“主申报,次预算”,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常常跑项目申报,一旦项目申报成功,按照规定的资金预算表格和模板,按比例将项目资金预算划到设备预算和材料预算中就可。而且部分校企合作项目的预算编制多偏于编制支出预算,而忽略收入预算,导致其编制预算是完全不合格。从项目资金预算的编制方式来看,编制人员根本不具备财务管理技能,看不懂会计专项申报单,全凭想象和猜测去填写预算清单,预算和实际资金使用相差很大[2]。从项目资金预算的编制过程来看,预算编制人员认为编制是不重要的,随意照抄模板,没有结合实际项目情况,导致后期项目运作中需要紧急调整预算比例等问题。有时候同一个科研项目,不同的科研小组的预算天差地别。

(二)校企合作项目中劳务占比支出较高,纳税把控不严

在校企合作的科研项目中,研究项目的脑力劳动是占据主要地位,因此项目中的劳务费是较大的一笔支出。校企合作项目中的劳务费有课题的负责人下发给课题参与人员如高校学生等,支付其劳动报酬。根据劳动法和税法要求,应该缴纳20%的代缴代扣个人所得税,有的不想缴纳高额税负,就会想办法躲避纳税,如让学生每次每人800元分批次报销,以躲避高额缴纳税收。由于当前阶段校企合作的项目中财务系统还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无法通过系统管控劳务费的税收情况,仅靠人工管控是有缺陷和疏忽的[3]。通过这样的财务漏洞就会增添项目的预算成本,不利于校企之前诚信合作原则。

(三)校企合作项目中账务做账不规范

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项目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高校则注重项目的科研成效,企业和高校的准求目标不同,则导致两者之间的财务信息流会出现不对称。通常高校的项目财务管控中会出现因为资金到位不及时,数额投入相差较大,做财务账目不及时的状况。如部分高校的项目预算中还会存在先开票后收账,但是实际到账与票面金额不相符合的情况。还有高校做账时没有备注清楚相同金额、同一单位不同的委托项目,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对应每一笔的科研资金,结果就是根据项目的负责人的入账凭证进行入账[4]。而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旦出现财务信息失误,就需要项目负责人出具说明,汇报相关部门层层审查核算,徒增麻烦。

(四)校企合作项目中资产产权界限不明

通常校企合作的项目需要购置大型设备支撑项目进行,而有的高校内部购买的固定资产需要完成招标手续,有时候还会实行政府采购的方法,其流程周期长,手续工序复杂,而高校的项目招标负责人因专业能力不足,审查签订态度随意,给项目的后续资产产权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的高校为了合作项目的快速开展,会在合同中约定让企业采购相关设备,导致合作项目的设备无法成为高校的固定资产,进而导致高校资产管理有限,造成资产产权不明,资金投入浪费等现象。

三、校企合作项目中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聘请财务专业管理人员,正确对待科研预算

传统的高校研究人员会身兼多职,科研相关的所有事情均要过负责管控,导致精力过于分散,科研成果或者成效不满意。而如今根据国务院下发的提升科研绩效的文件通知中指出:为了使科研人员更加专注于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调动科研激情,减轻科研人员的精力负担,因此将简化科研项目中资金预算编制,明确科研项目中除设备预算外,其他的预算只需要提供基本说明,不用详细的列清单,简化合并至其他预算就可。文件中还特别指出要尽快健全完善科研助理、财务管理助理等相关机制,可以允许聘请财务专业管理高端人才进行科研项目的报销事务,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压力[5]。所以,在政策的支持下,各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项目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预防可以聘请财务专业人士,让其对合作项目的资金预算进行处理,结合项目实际预算,合理规划项目资金运作,并在高校审批授权后,有财务管理专业人士进行流程申报,尽快实现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始和运转,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双赢”战略。

(二)利用校园信息平台,实现账务管控

各大高校为了实现教育的有效管理,搭建了符合自身未来发展的校园信息平台。而校企合作项目的财务信息流就要并入该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项目财务的严格把控,按照合同约定,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向企业开发票,然后高校根据票额做财务记账,而遇到项目的突发状况需要调整资金投入比例的,实收金额与票据金额不等的情况,一定要开红字发票做冲销。针对有时候高校会接受同一单位不同项目的汇款金额,就可以通过校园信息平台查询之前的项目合作编号,在委托方单位汇款时只需要填合同编号就可以了,高校在财务平台可以根据编号找到相关项目,进行入账记录[6]。随着中国会计制度的改革,高校的财务会计的记账基础应该是权责发生制。校企合作项目中无论是收入或者支出,都要按照会计要求准则进行。高校的财务人员在报销部分一定要严格检查签字审批和原始凭证,确保项目资金的合法使用。

(三)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科学把关税收问题

高校的大量招生,生源的不断补充,企业与高校的合作越来越多,致使高校的管理局势越发紧张,财务管控更是管理模式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各大高校应该注重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财务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薪酬系统,校企合作项目中的人员劳务支出都是在薪酬系统中申报的。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通知,将劳务费和工资合并纳税,推行专项附加扣除。所以在各高校的更新薪酬系统中要加入相应的计算方式,科学把关税收问题。同时薪酬系统要具备可以随时查询劳务到账情况和预算到账情况,有利于企业和高校的财政管理人员进行预算资金流向把控和追踪,确保资金的合法使用[7]。

(四)简练招标流程,加强资产管理

高校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一定要明确高校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谨防国有资产流失。在项目的合作进行中,应该有项目负责人进行相关设备的购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高校接受企业合作的委托项目所得资金,一定要纳入高校财务系统进行管理,然后由项目负责组根据委托合同进行使用和管控。所以,高校方可以简化设备的购置过程,对于项目中急需的大型设备购置通过随到随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尽量缩短设备购置周期。同时高校方面一定加强财务管控和固定资产管理措施,高校的财务人员对于购置的大型设备一定要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登记、定期盘查、随时抽查、观察设备的使用和磨损状况进行更换,促进项目有序进行。高校的资产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熟知劳务合同法律,熟悉项目招标流程,帮助建立整个校企合作项目的财务管控工作体系,保障项目固有资产的合法性[8]。

(五)优化项目经费专项制度,强化监督力度

在高校与企业达成合作意愿后,高校应该根据项目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创建符合自身发展的资金专项机制。高校在建立经费专项制度的时候要注意几个方面:其一,注意项目绩效的评价制度,用BSC度角度考核绩效,建立科学化奖罚措施;其二,更新项目组内构成人员,合理分配项目详细,明确个人岗位职责;其三,规范项目的申报审批,运行验收程序,按照规定制度签订项目合同,方便后续管理和跟踪;其四,健全校企合作的项目评估监控制度,随时审查和监测项目资金流向和项目进度控制,同时落实信用评价系统[9]。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对项目的资金管控进行抽查和审计,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大体把控,根据项目合同的约定对项目资金的到账和支出情况做好记录,做好备存工作,同时可以合理地沟通外部审计,利用大数据或者云计算技术提升高校的财务管控力度,实现监督结果透明化。企业和高校双方均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督力度,促使项目顺利进行。

(六)加强对学生数字化能力的培养

在中国的高新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校学生的数字化、人工智能化的新兴技术的应用有较高的使用标准。更多的企业与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时,也特别注重高校学生对于新兴科技的应用熟练度,对于两者合作项目中的财务管理也期望可以与时俱进,采用更先进、更卓越、更便捷的财务管理系统进行财务管控和财务风险预防。因此,各大高校应该多多重视学生对于新兴科技设备的实操能力培养[10]。例如,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数字化企业体验中心,感受企业综合性的数字化改革,领悟数字化带来的便利管理。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实景体验数字化交互模式,感受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运营改革的模式。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甚至可以近距离参观到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在财务管控和财务风险预防等实景,直接观看到智能化财务机智人与财务共享中心的云计算等智慧财务的运用形式,抢先一步体验云计算、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各个行业的财务管控和财务风险预防中的应用实践。高校学生通过在数字化企业的参观浏览,可以体验到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应用趋势,感受到其赋能企业带来的智能互动和便捷管理,感受到新兴科技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的高效之处,更加明确之后对于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中国寻求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适应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达成校企之间完美的合作模式,各高校就必须与时俱进,对于校企合作项目中财务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创新,利用新型的科技技术,研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有利于高校在企业的帮助下开展财务风险管控,进而减少校企合作项目中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对于科研资金的有效使用,实现校企的“双赢”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贾本丽.校企合作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9):57-58.

[2]金枝.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经贸,2020(24):80-81.

[3]刘玉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国际公关,2020(2):205.

[4]魏江兰.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探究[J].当代会计,2019(24):145-146.

[5]白雪杰.财经院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智库时代,2019(49):181-182.

[6]贾文清.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5):197.

[7]孟璐.校企合作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风,2019(6):43.

[8]李宏卓.校企协同育人视角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营销界,2019(43):221-222.

[9]刘希玉,黄宇.产教融合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项目驱动+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今日财富,2019(20):177-179.

[10]董爱乐.校企合作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9(28):116-117.

作者:卢思羽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