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环境与文学创作研究
时间:2022-02-17 10:07:21
导语:市场经济环境与文学创作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环境在对文化娱乐行业产生影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目前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文学似乎与利益的联系过于密切,文学创作为了迎合市场环境,不断向商业化发展,导致其“文学性”难以完全保持。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使文学创作走向新的方向,但更多的人认为市场经济环境和商业化发展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无法磨灭的不良影响。然而社会和经济市场的进步和发展是必然的,创作者应站在当下的角度对文学的创作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
一、文学的作用
五四时期的文学,作家写作的使命更多的基于社会责任感,将写作与启蒙相结合,该时期的文学作品具体表现在对个性的解放,打破传统思想中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思想,如丁玲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将女性意志作为主题思想,在作品中明显的表达出反叛的精神与对个性的尊崇。建国后作家所进行的文学创作,更多的与政治紧密联系。如《保卫延安》、《上海的早晨》、《红日》等一系列作品,在该时期作品被赋予特殊的政治含义。该时期的作品中,对于人物形象的描写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往往通过现实矛盾来对其性格进行表现,题材中往往通过“重要题材”来表现人物的“英雄主义”,体现主角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等高尚情操。但同时也是由于建国初期人们的思想尚未开发以及国家刚刚成立,人们的思维较为单纯,对于较为鲜明的情感更加推崇,这使得该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改革开放时期,文学被置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作家的创作表现出新的特征,有的作家注重写改革开放后经济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提高,而有的作家是将注意力转向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上的影响。到了21世纪,文学已不再承担着启蒙的使命,文学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分化的特征。从文学类型上看,电子化的阅读方式和网络文学的自身优势,使网络文学有了大量的读者群。但由于网络文学的媒介是互联网,所以可能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作品容易受到资本的影响,如作者唐家三少的系列小说,仅在2016年其收入就已过亿,而相似的文学作品的收入远远不如唐家三少。通过对IP的炒作与运营,网络文学作品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同样也对网络文学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者在销量和文本价值间抉择时,往往更易受到市场的影响。这使得一大部分网络文学作者窥探到“商机”,通过书写读者喜欢的故事、描写读者喜欢的情节来获取更多的收入,而忽视作品的文学价值。
二、文学发展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时代的发展影响了作家的创作。有一些作家是针对市场的需要来写作。文学是作者创造的产物,是作者表达感受的渠道。而读者则是接受者。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接受作者感受的过程。所以作家应该坚持自己,遵从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才可能具有文学价值,而不应该只是随着市场的需要去写作。也有一部分作家是坚守自己的传统进行文学创作,坚持文学价值,宁愿牺牲销量和收入,也想要将他们自己的态度表现出来,这样的作者依赖的是基数并不大的读者群体。如作家王波的作品《北上广偏流》中,使用浓重的笔触,对普通人的平凡人生进行记录,充分展示了平凡人的追梦之旅,通过展示主人公在生活中“垂死挣扎”来展示现实主义风格。另一个方面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形式越来越丰富,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不同的艺术形式,比如一个作家的作品可以以电影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作家刘震云,他的作品是具有价值的,多部作品都被进行了改编,甚至2016年被称为刘震云年。
三、对作家创作变化的看法
可以看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作家的文学创作呈现出这样的趋势,但是这样的方向到底好不好?首先我们应该肯定:这个方向应该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方向,这个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方向也是不同的,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文学已不需要再承担文学启蒙的作用。其次,作家虽然进行文学创作,但也要进行日常生活,这离不开日常开销。同时,当今社会评判一本作品是否具有文学价值,很大程度上都与它销量的高低直接挂钩,作品的商业价值已逐渐取得了与文学价值并重的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高于它的文学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对作家创作文学性的要求已经有所降低,相应地,商业性就被抬高了。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作家想要在这种环境下创作,就应该适应它而非排斥它。但有了文本也是不够的,有很大一部分作家创作是想表达感受或见解。作为一个创作者,他们希望他们能通过文本的形式与读者建立起连接,读者作为接受主体是不能被忽略的,作品的完成必须要有作者、读者和文本。只有作者和文本也是不可以的。所以文学作品应该走向市场,接受读者的检验,如果不接受市场的检验,那它的价值只能被埋没。所以文学创作走向市场化的趋势其实无可厚非。而且,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市场化方向在促进文学消费的发展的同时,也适当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对文学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文学创作的市场化方向有可能导致作家的盲从,即只注重文学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很可能是只具有经济效益而无文学价值。作家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作家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应该为这个社会尽一定的责任,对这个社会抱有一定的关切。因为作家的写作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影响读者的选择。文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作为作家,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是有正能量的。其次,作家的价值选择也应该是正确的,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够情真意切,使你的读者受到感染,并不自觉地影响到读者。作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作为创作者,要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表达给读者,而不是写一些市场乐于接受的东西。作家也应该保有生命力,作家全部创作生命力的来源应该是生活,想象力固然在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一个天天坐在办公室里想象的作家是写不出感染人的好作品的。中国现当代小说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乡村文学的发展史,这种充满乡土气息文学的创作,很大程度上是靠作家亲身经历来写的,比如柳青所写的《创业史》。《创业史》可以被称为一部文学巨著,而柳青为了写作创业史,更是在农村生活了14年之久,那一代作家对土地,对国家是有深厚感情的。而市场环境下,作家的创作越来越体现出同质的特征,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体验,他们的大多数作品也多集中于描写城市的生活,而缺乏对城市美的审视和发现。作家应该去体验生活,生活是变化的,不同时代的生活也有不同的特征。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思维方式就随之发生了一个转变,这也能影响创作。文学是有时代性的,那么相应地,作家也应该有时代的特征,作家坚守自己的创作传统固然很好,但是如果一味地坚守自己的传统,那么这个作家的生命力也不会很长。只有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接受新的东西,作家才能延长自己的创作生命力。作家的意识不应该滞后于时代,一个作家至少应该是与时代保持同步,好的作家可能会站在时代的前沿,遇见社会的发展方向。对于文学作品是否应该接受改编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文学一直是以语言文字为表达方式的。虽然它有可保存时间长等优势,但是它对于大多数不热爱文学的人来说,是比较枯燥的。而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其实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过程,尤其是由作家亲自参与改编的作品,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能够提高作家对自身作品的理解,进而有利于作家进行新的创作。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同的表现形式也为文学作品的改编提供了平台,比如以电影的方式进行改编,有一部分观众是由于对原作品的阅读而去观看电影,另一部分观众则可能是由于观看电影之后而有兴趣进而读了原著,这样来看,无论是对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是文学自身的发展都是有益处的。但作家也不应该沉浸于改编之中,而是应该运用改编而来的经验,创作出新的作品。新的环境的变化,新的传播方式的快速崛起对作家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冲击,生活在社会中的作家很难不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可取的地方,所以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也应该避免受到这种不良影响。文学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地位已经受到了冲击。所以我们的作家如何面对这种情况进行创作,也是值得作家们思考的。
四、结论
文学创作是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所以其就不能不受到当前条件的影响,社会条件的变化使得文学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市场经济环境下,作家面对的是自我生存与现实文学的双重困境,只有坚定自己的价值选择,融入生活,感受生活,在创作过程中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作者:孙永泽
- 上一篇:融媒时代非遗文化传播方式
- 下一篇:饮食文化和现代旅游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