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对文学名著的改编

时间:2022-10-30 09:05:55

导语:电影对文学名著的改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电影对文学名著的改编

【摘要】由于文学与影视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差异,影视文学改编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对原作忠实与否的艰难比较。基于此,本文从主客观的角度出发,在比较分析文学和影视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以《白鹿原》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影;文学名著;改编

一、引言

文学原作和影视作品是经常遇到的两种艺术形式,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这使得两者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然而,在具体改编的背景下,许多影视作品被指责过于强调商业利益,而牺牲了原创文学本身的意识形态价值。两种艺术形式在转换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凸显了适配器所承受的压力和负担。因此,迫切需要走出这一困境,通过独特的电影媒介,找到一种既不局限于原作,又尽可能忠实于文学原作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影视创作者必须重新定位价值取向

在以技术和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思想文化在引导和重塑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作用,在大国崛起中占有文化地位,这些已成为共识。经济发展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速度的加快,同时也要求出现新的、符合群众需要的加速文化消费形式[1]。电影和电视无疑是在网络时代传播文化的最简单和最快的方式之一。影视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可以说,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其存在意义在于积极传达文学文本的文化内涵,使其更直接地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当然,电影和电视导演应该意识到他们的责任。小说《白鹿原》讲述了白、鹿两家族的故事,小说的核心人物白嘉轩是儒家正统宗法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思想相融合,可以说,白嘉轩的性格决定了白鹿原的灵魂[2]。这使他成为电影中的一个影子人物而不是一个中心人物,而作为电影核心的田小娥和几个男人之间的爱情在某种程度上注定要失败。因此,价值取向问题可以说是提高影视作品质量的必要条件。

三、提高剧本改编水平为忠实原著打基础

没有什么比改编作品的作者不忠于原作更受到公众批评的了。影视作品是否忠实于原作的问题由来已久。夏衍对这一主题的改编,最具代表性的是在《诗经》中改编而成的“一种风格适应了另一种艺术风格,因此要求无客体的独创思想和独创风格在遵循意象运动的原则时,有时会被稀释,并始终成为主流”。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学者们一致认为,“改编可以根据原作及其作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移植、截取、删除、构图、勾勒、近似、类比。”电影和电视作品体现了导演的审美体验,部分是对文学作品的重新创造。在这一过程中,“作家们由于对艺术的过分偏执和对文学精神的缺乏参照,失去了提升自己艺术品位的机会”,许多电影和连续剧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根据上述分析,电影和电视制作人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行动:(一)剧本改编要综合考虑原著的叙事功能。影视改编是对文学原作的一种新的诠释。在改编时,必须考虑到原作的特点,即与原作改编。有些文学作品可以改编成电影,而另一些只能改编成电视剧。小说、电影和电视都是叙事艺术。小说是实现叙事的时空交换,影视则是表现时间的空间活动。这就决定了小说叙事具有操纵时间流动的优势,而影视叙事具有空间活动的动态优势。两者的优势也有缺点:小说在空间上不活跃,电影和电视在时间上不活跃。这些差异虽然可能构成技术障碍,但都是为了补充叙事的这种共同性,使叙事的时空相互转化成为可能。《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一部感人的作品,篇幅50万字。这本深刻的民族故事书,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真实性和厚重的史诗风格,并不是在一部100分钟的电影中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电影版的《白鹿原》是天生不足的。(二)事关影视改编核心的要素要取舍得当。剧本在将文学语言符号转换为电影、电视、声音和图像符号时,应强调以下因素:1.主题的确定。主题是戏剧的本质,是情节、时间处理、视觉形式的基础,在人物、情节、细节和对话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前所述,小说《白鹿原》是一部民族心灵故事,而电影《白鹿原》则是田小娥与几个男人之间的纠结。小说是一部史诗巨著,厚厚的主题和复杂的故事被电影用了两个半小时进行演绎,这可以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导演为了调和大众口味,对原著的主题文化做了处理[3]。对中国传统而言,土地是农业文明基础,生育生活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表现“土地”这一主题,电影中出现了大量与土地有关的场景,如麦田等,特别是反复出现的大片麦田随风起伏,这突出了主题意象的表达。同时,无数的遗迹静静地矗立在田野里,祖先的庙宇爆发出戏剧冲突,形成了一种对比关系,试图展示传统的父权制制度,这种制度囚禁和杀害人性,但在表达上却显得有些空洞和低效,无法表达原文的主题。但这并不是因为导演缺乏技巧,正如巴赞所说:“如果文学与电影巨人发生冲突,那就不可能是另一种方式:电影可以软化一切。”另一方面,电影的另一个主题,可被视为导演对原作理解和理解的延伸,但也可以被视为他有意识地屈服于古老的“食色性”逻辑的充分证据。为了强调再现的主题,导演将原著中的非主角田小娥变成了电影中唯一的主角,并将再现的主题从阴影转移到围绕田小娥与几个男人的关系的场景中,直接导致电影主题转移的改编。2.影片风格的定位。风格是艺术作品独创性的重要标志。电影《白鹿原》对这一点有很好的理解,电影非常陕西,非常真实,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十分符合原著,这是这部电影值得赞赏的地方。3.原著人物的增删。改编必须根据原作的基本情节和影视作品中要表达的主题重新定义角色,确定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强调、淡化、删除或添加角色。如果白鹿原的导演在台词的掌握上犯了一个错误,那么他在角色的选择上也犯了很多错误[4]。白灵和朱先生这两个与白鹿的天才有着直接关系的人物,代表着对新价值观的追求,他们对整个小说的史诗观念非常明确,甚至没有出现在电影中。从小说的整体表现来看,田小娥的性格是可以被压缩的。(三)借助受众群体的接受度打造影视作品的“时尚元素”。进入新世纪,在全球化语景的多元文化并存中,观众的接受视界已经由过去受社会意识影响和左右走向了完全个性化、个人化和多元化。从演员选择看,《白鹿原》的电影版本值得欣赏。一些著名演员的加入,使这部电影变得非常强大和有吸引力,并为电影的时尚做出了贡献。

四、影视制作团体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就影视作品本身而言,其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其制作团队的专业性,近年来,许多影视作品被指责制作粗制滥造,如夸张的人物、过于现代的线条、体积庞大但扭曲的图像等,导致对原始图像的保真度越来越远。文学和电影在不同的媒介中表现出各自的艺术特色。作为文学语言的物质载体,为了解决文学语言中词语之间的任意性决定——功能抽象表意文字的使用而由这种抽象符号所书写的语言,是为了激发与之相对应的思维信息而储存在故事书中,以建构一种形象想象,而形象读者只存在于他们的思维意识中。这种想象和建构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创新,这种创新能力因知识结构、教育水平、审美文化等而异。与语言符号的抽象性相比,图像符号更具具象性和具体性,模仿和反应物质现实,因此,在电影和观众之间没有想象中的中间人,就很容易理解电影。图像符号的“再现性”特征使其意义和能指重合,也导致电影在接受象征和隐喻手段来表达抽象概念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困难。为了强调“土地”的主题,这部电影从一段长镜头开始,穿越无边无际的麦浪,并将建筑、烹饪和歌剧等文化元素融入叙事中。然而,小说的重大历史文化意义却难以转化为形象。此外,在“再生产”方面,除了白家璇与白小文的两次谈话外,几乎都是围绕着田小娥与几个男人的关系展开的。影片的亮点在于田小娥和黑娃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土地与繁衍的双重主题,这无疑是田小娥和黑娃在田野里的一个调色板,但在田小娥激情的表演中,观众得到了一份转瞬即逝的视觉礼物,剥夺了所有象征和隐喻的意义[5]。作为一部商业电影,《白鹿原》在艺术语言的转换、叙事主题的有效传达等问题上的偏离,成为电影改编不那么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影视作品中的《白鹿原》单纯抽取原著中田小娥与几名男子相爱的情节,背离了原著的精神。因此,中国要想制作出令观众满意的影视作品,就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增强专业素质。

五、结语

纵观中国电影百余年的历史,文学与电影似乎长期处于共生繁荣的关系之中。一方面,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另一方面,电影作品补充了广大观众对文学的接受和传播。所谓机遇与挑战共存,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电影往往不能被视为经典,尽管它们并不缺乏高质量的作品,但很难与原创相比。不难理解,毕竟文学和电影毕竟属于两个艺术范畴,它们在媒体语言、生产机制、外部环境以及观众的接受和消费方面存在差异。在21世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新时期的电影制作人需要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采取正确的态度,提高质量,调动一切力量,便能通过影视走向世界文化。

参考文献:

[1]李霞.《白鹿原》小说与电影史诗性追求比较[J].科技资讯,2020,018(001):240-241.

[2]张顺林.《白鹿原》中人物形象的跨媒介传播研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20,000(003):5-6.

[3]刘峥.《白鹿原》电影改编的得失研究[J].长江丛刊,2019(14).

[4]张明,张文东.跨媒介视域下文学改编电影的转化之困——以小说《白鹿原》与电影改编为例[J].文艺争鸣,2019,(11).

[5]万新月.从语言文本到图像文本的转化——以《白鹿原》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000(020):122-123,127.

作者:梁倩倩 焦馨熠 单位:沈阳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