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古代文学经典如何重焕新生
时间:2022-10-28 09:58:54
导语:新媒体时代古代文学经典如何重焕新生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情感经验与美学精神,经过时间的检验与历史的选择,既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又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国人的精神根脉。新媒体时代,纸质阅读生存空间遭到挤压,却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提供了契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要突破纸质阅读形式,既要构建多元的阅读方式,又要注重不同阅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以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当代的传播。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新媒体;移动阅读
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新媒体时代的危机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经验与美学精神,经过时间的检验与历史的选择,既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又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国人的精神根脉。古人有很多读书治学的方法,如东坡先生有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先生对其做了详解:“读书之法,读一遍,又思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长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是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仔细。”[1]近代梁启超先生曾为青年学子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必读书目,并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学子:“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2]但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语言相对晦涩,对语法、词汇的理解需要一个过程,进入文学情境的障碍较多,因此比较枯燥,不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加上其内容与当代生活相距较远,使得普通读者阅读作品有一定的难度且容易产生理解偏差。随着近年国学热的发展,国民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但由于阅读时间零散、存在阅读障碍等客观因素,最终没能形成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风气。“随着新媒体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碎片化阅读成为流行的生活方式。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还改变了人们的时空体验,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3]虽然国家层面为了推广传统文化,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阅读推广活动,但完全依靠传统的、单一的纸质阅读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全民阅读需求。因此,基于深度阅读的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阅读寻求新的突破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除纸质阅读媒介外,读者还可通过微信、百度等多种阅读平台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阅读。除此之外,很多阅读平台还提供有声阅读。与纸质阅读相比,这些现代阅读方式更有利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传播,进一步壮大阅读群体。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传播应以此为契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有所突破,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来壮大阅读群体,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继而打开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传播的新局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手机网民数量呈稳步上涨趋势。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新媒体高速发展对千百年来的传统阅读习惯形成巨大冲击,不仅实现了传统媒体转型,还壮大了读者群,为读者提供了开放的阅读空间,移动阅读成为普遍现象。相较于纸质阅读,移动阅读最大的优点在于巨大的携带容量。以往纸质媒介的携带数量是有限的,而新媒体时代,每个乐于阅读的人基本上都可以携带“整个图书馆”。只要愿意阅读,所有的碎片时间都可以被有效利用,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而且收藏、分享也十分方便。移动阅读为不同年龄、学历、地域和职业的读者提供了开放、平等的阅读机会,其读者群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以往习惯于纸质阅读的读者扩大到习惯于网络阅读的读者。这些读者主要是年轻群体,移动阅读有利于把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与青年读者衔接起来,促进中国古典文学的年轻化、时尚化。尤其大学生阅读群体,是移动阅读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移动阅读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现今,很多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已完成数字化转换,极大地便利了从事古籍研究的学者。古典书籍数字化可以使读者快速检索到所需内容,一些在传统古籍中很难查找的内容,只要了解关键词,通过网络就可以快速查找到,甚至实现全文复制。这些都是新媒体时代的巨大优势,但目前古籍数据库主要服务于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研究者,普通阅读者很难涉足,只有进入专业网站才能阅读。这势必将一部分古典文学爱好者拒之门外,不利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推广。数字图书馆的开放,虽使读者足不出户便可以“阅览天下”,但普通读者的使用率并不高,因为他们尚未掌握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方法。如果能将古籍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同步于移动阅读终端,如微信阅读、QQ阅读等,就有可能开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全民阅读的新纪元。
三、纸质阅读与移动阅读的冲突与融合
移动阅读具有信息储存量大、储存空间小、信息获取速度快、易检索、易保存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新媒体时代,移动阅读必然会凭借自身优势,通过视听结合、图文结合的形式,使阅读更加生动有趣。当然,包括古代文学研究在内的学术研究,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这些高科技手段和媒介。但不得不承认,移动阅读在阅读深度方面显然不及纸质阅读。1.纸质阅读与移动阅读的优劣对比。纸质阅读虽然存储耗费空间大、信息存储量小,但是在阅读深度上具有明显优势,而且经过前人的细致整理与校勘,世代相传,富有学术性与思想性。但移动阅读往往流于表面。杨安芲先生说:“有的人读书很多,当别人谈起某书时,他可以立即插话,但要他自己谈时,却往往说不清楚。这就是吃了不熟的亏。不熟就难懂,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4]同时,移动阅读普遍泛娱乐化,所载内容大多是轻松幽默的、简短的、碎片化的,纯文学作品少之又少,更不用说相对枯燥晦涩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移动阅读虽然给读者带来诸多便利,但是也应正视其存在的问题。一是移动阅读过程中,总会有各种信息不时跳出来打断阅读,自律性稍差的读者就会转移注意力。所以,移动阅读不仅没有解决阅读时间碎片化的问题,而且使得有限的阅读时间进一步碎片化。二是移动阅读虽然深受大众读者青睐,但是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学者却不太接受移动阅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移动阅读所选录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十分有限,而且作品中错误频出。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古代常用字已不再使用,录入过程往往会用现代汉语常用字替代。这种不严谨的做法,严重偏离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精神内核。所以,从事专业研究的学者基本不会采取移动阅读的形式。2.纸质阅读与移动阅读的融合发展。移动阅读并非完全意义上取代纸质阅读,而是在原有阅读媒介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阅读途径,扩大了阅读群体,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新媒体时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若想重焕生机,就要打破现有屏障,充分发挥纸质阅读与移动阅读的优势,巧妙利用碎片时间来阅读经典文本,充分结合大数据查找功能,辅之以多媒体手段,用图像、音乐等调动感官,最终实现古人“书读百遍”的愿望,走出自我阅读,融入共同阅读的大环境。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数字化,既要注意前期的录入,也不能缺少后续的校勘,以确保电子版本与纸质书籍的一致性。由于中国古文字存在多种类型、多种样式的复杂情况,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数字化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和规范古代汉语言文字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录入人员不够专业,很多生僻字不能输入,就会导致古籍经典出现问题。因此,IT业者应与古籍研究者通力合作,解决新媒体时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数字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简繁字处理、异体字处理、丰富古代词库等。如果原典文献极其深奥难懂,最好在录入书籍前请权威人士导读,这样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消除读者的恐惧心理。为了帮助读者顺利完成古籍阅读,移动阅读应提供笺注评点版本。但由于移动阅读篇幅受限,来回翻页容易疲劳,建议注释评点版本提供类似有道词典一样的在线注释功能,读不懂的地方只要轻轻一点,就会出现权威的注释以及来源。很多移动阅读作品缺乏学术规范,良莠不齐,若想促进学术规范化,就要保证进入大众阅读视野的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是规范的、准确的。另外,对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笺注与评点最好在不失原意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社会进行解读,引导人们思考,这样才能使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历久弥新。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注入更多的时代内容,可以拉近读者与古代文学经典的距离。移动阅读应该努力发掘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启发读者的思辨能力,拓展读者人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比如,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解读流行文化,有意识地引导读者从浅阅读转向经典阅读,从古典走向现代;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特性——大众与文艺之间前所未有地贴近,在笺注与评点的过程中,正确处理经典与世俗的关系,拉近二者的距离,才能使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充分发挥引导大众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应抓住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契机,突破传统阅读的局限,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这一过程不是完全抛弃纸质阅读,而是充分发挥纸媒便于深度阅读的优势,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实现纸质阅读与移动阅读的完美融合。当下,移动阅读还有很多细节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IT从业者与古代文学领域的研究者通力合作,使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在新媒体时代重焕生机。
|参考文献|
[1]黎靖德.朱子语类[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2]梁启超.梁启超讲读书[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3]高档妮.新媒体阅读对读者时空体验的重构——以新浪微博为例[J].出版广角,2019(13).
[4]易健德.美学知识问答[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
作者:陈丽妍 单位:吕梁学院
- 上一篇:语境诗学哲学基础与学理合法性
-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教育传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