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时间:2022-11-23 03:12:40

导语:高校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

摘要:高校文学通识类课程的改革既要符合文学教育的规律,又要考虑院校的特殊性;应以元典为中心,突出经典意识,让学生在对中外经典名著的把握中构建完整的文学知识体系。在课程内容方面,要尽力规避重复,实现课程内容与中小学语文无缝对接;应立足原典,注意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度;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性质与层次学生的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方面,应打造文学通识类课程群,将文学知识系统化。

关键词:元典;文学经典;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在高校学科及课程体系中,文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领域之一,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审美观及人格情操等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长久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在一些非综合性院校,文学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现状令人担忧。这亟待从事高校文学教育的教师和管理者思考对策,从根本上解决文学通识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所在的文学通识类课程教学团队近年来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认为,要想使文学教育对学生产生切实有效的影响,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改革,形成既符合不同专业学生水平和特点,又遵循文学规律的教学机制和体系。

一、以元典为中心,突出经典意识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首先遇到的便是取舍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有资格进入大学语文课堂呢?我们认为,应该以文学元典为中心,突出经典意识。所谓元典,就是人类文化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典籍,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价值与地位毋庸置疑。著名学者冯天瑜认为:“元典在诸相关民族的历史生活中拥有的崇高地位,不仅由元典‘文本’的内涵(‘本义’)丰富性所导致,也由元典的不断被诠释(‘引申义’)所强化。元典‘文本’的自身性质与元典‘文本’的被反复解释发挥的过程,共同铸造了元典的历史地位。”[1]从这个角度来说,突出元典对于文学导读类课程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西方著名文论家布鲁姆曾说:“没有经典,我们会停止思考。”[2]经典是促使人们学习思考、回归自我的重要素材。所以,我们在遴选课程内容时,一定要牢牢把握经典这个标准,重点选取那些经过历史检验、具有丰富审美内涵及思想深度的作品;同时,要回归文学的本质,对以往忽略文学审美等偏离语文本质的教育方式予以纠正。近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尝试,例如以往一些政治性过强的文章从课本中消失,一些文学性很强的作品得以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这都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语文教育向文学本身的回归。但是,受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目前人们普遍对文学经典态度冷淡,而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却大行其道,导致大学生更愿意将大量精力花在看《甄嬛传》《花千骨》等畅销书或者相关影视剧上,而将《史记》《红楼梦》等经典束之高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进行文学教育时更需要突出对元典的把握,用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及人文熏陶。

二、规避重复,实现与中小学语文的无缝对接

文学经典导读类课程要在内容的选取上给学生一种新鲜感。文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本身没有一个明显的难易递进的过程。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佳作往往有一个比较固定的范围,数量也是有限的,同时也值得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品读,比如唐宋诗词经典、《红楼梦》等。因此,为了确保所选作品对学生的新鲜感,在编写高校文学经典导读类教材时,必须尽量避免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重复。然而,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因为近年来的高考改革及语文课改,使得各地的语文教材都不尽相同。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在编写高校文学教材时要尽力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详细调查学生在中小学已学过的篇目,列出清单,从而在选用教材或自编教材时尽可能地减少重复内容。钱理群先生很早就呼吁加强高校与中学语文教育之间的沟通,他认为要提升语文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大学与中学,教育界和思想文化界相互隔绝的封闭状态,提倡多学科的通力合作;同时,在语文教育界内部,也要加强语文教师与语文教育研究者之间的合作”[3]112。其次,对于一些无法避免的重复,在选文时也要有一个视角的变化。比如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一般在介绍初唐诗歌时都会将其选入,但中学课本可能注重的是文本语辞的分析及优美意境的体验,大学再选此诗时,可以补充更多的背景知识,或者以新的视角解读诗歌的审美意蕴及思想内涵,如该诗是如何成为经典的,为什么张若虚只传下来一首半诗却能成为唐诗大家,等等。这些背景资料的加入和解读视角的变化,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让他们通过反思发现新意,进而提高学习文学的兴趣。

三、回归原典,提升阅读体验度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知识和作品,多以单个作家和作品的介绍为主,不利于学生了解作家作品的全貌。同时,由于要面对中考和高考,中小学语文教学以识记的知识点为重点,对文学作品的文本内涵进行审美层面的细读重视不够。很多学生通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可能记住很多作家作品的名字,了解很多基本的文学常识,也能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但根本没有细读过作品的文本,对文学的学习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无法深入到审美和思想层面。笔者每年针对大一新生的调查显示,阅读过四大名著、《史记》等传统经典的比例逐年下降。事实上,而今遭遇这种阅读缺失窘境的不单是文学教育,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也是如此[4]。“阅读所要求的想像力,同个人判断力以及与其他人共鸣的能力有着心理学上的联系。没有了阅读,这些能力就会衰退。把印刷文字翻译成脑中意象的工作使阅读更具有创造力。”[5]因此,在编写文学导读类教材时,还要突出对经典作品原典的阅读。西方很多大学的文学教育十分强调对原典的把握,有的为贯彻以原典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相关课程甚至根本就没有教材。中国的传统教育实际上也是以原典为中心的,从四书五经,到后来的《唐诗三百首》《增广贤文》等启蒙类书籍,无不强调对原典的把握。这样的做法实际上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近现代很多学贯中西的学者如王国维、鲁迅、胡适等,都是从小接受的原典教育为他们日后的治学和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我国当今的文学教育,往往突出对文学史的把握或文学理论的探讨,对原典阅读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认识与理解往往来自教材甚至是影视作品,不但非中文专业的学生通读《唐诗三百首》这种普及性选本的寥寥无几,甚至一些中文系的研究生至毕业时都没有读过四大名著。没有对原典的细读与品味,便很难进行集中的审美训练,也就不能养成一种文学性的思维,所以经典和原典是文学教育的命脉和核心。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在原典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我们深知在有限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将所有经典名著都介绍给学生的,所以我们遵循课堂导读与课外自读相结合的原则,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计划中,我们以经典和原典为主线开展专题导读式教学,每学期讲授6~8个专题,如《〈道德经〉与道家文化》《〈论语〉与儒家文化》《〈红楼梦〉的多重审美意蕴》等。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先通过导论对名著及其相关的内容作专题式导读,然后重点品鉴其中的精彩章节,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增添阅读原著的动力,将阅读活动延伸到课外。与大学语文课程相比,其他文学类选修课也采用以原典为中心的导读式教学,但更加强调其学术性。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课程安排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四、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专业和层次特点

由于文学导读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面向所有学生,而不同层次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与特点都不尽相同,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效果必然不佳。以笔者所在的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为例,由于学校是财经类院校,又是独立学院,所开设的专业以经管类应用性专业为主,且学生的文化基础偏弱,对人文类课程的兴趣普遍不浓。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文学教育的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一定要在符合文学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尽量突出财经类专业的特点,不能照搬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的方案。笔者所在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近两年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首先,针对财经类院校学生编写了一部《大学语文》特色教材。该教材按照专题式教学的思路进行编排,以文化为主线,以经典文学文本的细读为核心,以语言及文学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共分为十六个专题,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小说,从《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基本包罗了中外文学经典中的核心原典。其次,在教学安排上,我们以分类选讲为基本理念,每一专题先做鸟瞰式导读,让学生对专题内容先有全面的了解,然后选讲几篇经典课文,最后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此外,我们还特意编选了一些和经管类专业联系紧密的专题内容,如《〈孙子兵法〉与中国古代战略思想》《〈徐霞客游记〉与现代旅游文化》等,这样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人文支撑。

五、打造文学经典类课程群,完善知识体系

中小学语文的文学知识往往分散于单篇课文中,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中学所有学科里,语文知识是最芜杂的,虽然学了很多年,但很难像其他学科那样在头脑里形成完整的有逻辑的线条。这一方面和语文知识的综合性相关,更重要的是以往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时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宏观体系建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学文学教育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更重,既要继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还要对以往中小学所学文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作为通识教育重要一环的大学文学教育就要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开放的课程体系。在具体操作层面,应该以大学语文必修课为主,以史记导读、唐宋诗词鉴赏、明清小说研究、鲁迅研究等文学经典导读类课程为辅助和补充,系统地建构文学经典课程体系。

总之,对于高校文学通识类课程而言,课程内容的安排及课程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当然,要提高文学类课程的吸引力,发挥其在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方面的核心作用,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必须以宏观的思维进行课程规划,将文学教育有效地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并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将课程内容很好地传达给学生,真正现实以文化人。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8.

[2]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9.

[3]钱理群.《新语文读本》: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未完成的过程[J].社会科学论坛.2007(3):108–112.

[4]宋德发.元典教学的价值与困境[J].现代大学教育,2010(2):35–38.

[5]凯里.阅读的至乐:20世纪最令人快乐的书[M].骆守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3.

作者:王世立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