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研究

时间:2022-06-06 09:15:54

导语: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研究

文学翻译作为中外文化有效交融路径,对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我国翻译历史久远,从古代就致力于了解国外文化,相较于本土文化,翻译文学或文学翻译作品属于模仿性、派生、第二位文学,受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在众多翻译文学中,那些置于文化交融边界、民俗文学、民族文学的翻译内容,更容易受到文学研究人员的忽视。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学交融在“地球村”中已属于常态,越来越多的国外翻译文学涌入我国,为我国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透过这扇窗,人们可追溯文学的起源,在优秀的文学作用中,感悟先贤先进的思想觉悟,供养当代人的灵魂,填补灵魂成长的饥渴,使文学的芬芳永伴人们身边,为此现代翻译文学正以一种世人瞩目的姿态融入人们的文学知识体系中,其对推动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基于此,为使我国文学研究更富成效,思考作为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相关内容进行探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作为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地位

我国文学翻译历史久远,早在古代就有翻译他国文学的行为,例如翻译佛家经典著作,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的繁荣埋下伏笔,介于“”为新文化运动,从该历史事件为节点的翻译文学称之为现代翻译文学,他们在学习中国文化基础上,不断扩展文学视野,不断践行翻译事业,在《中国新闻学研究纲要》(朱自清)、《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陈子展)、《中国新文学运动史》(王哲甫)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家孜孜不倦的研究下,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数量越来也多,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形成一股强劲力量,涌入文学史中使翻译文学成为文学史一部分的势头越发明显,然而翻译文学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还未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在文学类别中仍属少数派。文学史中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地位崛起是在改革开放后期,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文化交融越来越紧密,为有效了解外国文化,翻译成为掌握多元文化的重要路径,随着世界交融态势的繁荣,文学翻译内容也逐渐增多,这些从东方人视角落实国外文学翻译的成果,逐渐在文学史中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并在发展过程中变得更加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在,除关注外国文学本身,依据外国文化背景、语言习惯、思想价值客观翻译文学外,人们也在文学史叙述中越发注重中国文化及背景,对国外文学的再创造能力,继而形成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虽然,在当今文学是中,仍有许多人将翻译文学视为外国文学,将其视为代表外国文化的符号,但是其与本土文学相互交融且难以割舍的现象却极为明显,以满足我国阅读习惯为前提,展开的文学翻译越来越多,成为充实现代文学史重要内容。作为下现代翻译文学与现代文学同步得以发展,并在文学史中不断累积,提升自身文化影响力,逐渐成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中不可小觑的文学力量,显现出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相互交融,所激发的文学包容力与发展活力。同时,作为展开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工作的学者,也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吸纳先进文学,提高翻译能力,使翻译内容与文学原著内容相差无几,使人们越发认可翻译文学,并成为吸纳国外先进理念重要途径之一,此外中国文学也通过翻译流向国际,实现文学交互目标[1]。

二.论作为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权属观念

伴随时展,文学翻译作为人们了解世界重要路径之一,其翻译成果不断累积,成为一股强劲力量冲击文学史,从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对国外文学自发关注的文学觉醒,到改革开放后期人们了解世界的自主探究,现代翻译文学始终在文学权属观念层面较为模糊,并在翻译文学数量与日俱增态势下,推动相关文学权属观念的发展,作为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权属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文本形式。我国以汉语为基准进行名著翻译,这表明翻译事实依托为汉语言文学,以中国语言文本为基础落实文学翻译;二是翻译文学流通场所。以汉语言为基础的文学翻译,其流通场所仍在中国,用以满足中国人汲取国外文学养分的需求,因此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始终在中国以汉字形式向国人传播,与我国文学协同发展并发挥自身文学价值,为人们了解外国文化奠定基础;三是是否属于原语文学。介于我国现代翻译文学所产生的文化氛围、文学翻译需求、翻译文学价值均在汉语翻译基础上产生,其与原语文学存在一定差异,旨在满足我国读者阅读需求,因此会在国外著作基础上,依据我国对翻译文学的需求展开具有针对性与个性化的翻译,使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与原语文学形成差异,已经不属于原语文学[2]。通过对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是翻译文学进行权属观念进行分析可知,以汉语言为载体,以中国文学发展需求为核心,以国人对翻译文学需求为出发点,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越发具有“非外即中”发展势头,介于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已经跳脱原语文学形式,与中国文化深切交融,并在文学史发展进程中不断累积,使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已经向中国文化文学一方靠拢,然而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中,存在一大部分极具民族风情与宗教特色的翻译文学,针对这部分文学产生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权属盲区,需依据客观实际,对文学内容进行考量,对其所属程度进行系统分析[3]。基于此,中外文化在改革开放后期出现极为繁复的交融状态,在交融过程中成为文学实体,为此人们需在明晰文化权属基础上,进行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是否属于文学史叙述整体,在此基础上,有关所属权的分析与论证需具有针对性与深入性,使其得以经得住重重考验与种种质疑,能以最佳姿态解答一切疑虑,使其得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中重要组成部分[4]。

三.论作为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概念的引入

分类的目的是为展开有效认知,使事物之间的相似、差异显现出来,而同类或相似事物则可用统一标准进行表示,并划分为同类历史演化进程中,用以佐证某项事物的发展,使事物发展更加充实,人们得以更好了解客观事物,为客观事物展开深入研究奠定基础[5]。针对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概念来讲,需对其进行分类,主要是对该概念是否与中国文学史叙述是否相契合,继而凸显概念分类有效性,分类科学性可见一斑。每个国家文学存在差异性,这个差异性主要是源于各国文化、社会背景、人文基调存在差异,使文化存在极大不同之处,所处概念为两个分类,而翻译文学作为以一国语言、阅读习惯、文化领悟力及文学知识汲取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翻译的文学形式,需以文化输出一方的文学背景为依托进行客观翻译,使翻译内容更加贴合文学输出一方真实情况,这种不系统隶属与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概念,被划分为中间区域文学[6]。进入中间区域分类状态的翻译文学,如同纳入“失物招领”平台的孤立文学,自改革开放后期其概念界定就未能够得到统一,为保护文化多元化,文学形式丰富性,各国均认为翻译文化应属本国所有,其中有些认为翻译文学应隶属于国外文学的研究学者,不能否认受传统文学认知意识影响,认为翻译文学与国外文概念相分离,同时还有人认为国外文学在翻译过程中,需利用本国语言、语境、阅读习惯等文学吸纳需求进行再次理解,使其在保障原文内容正确性基础上,更加符合翻译国一方阅读综合需求,因此具有翻译国文学概念[7]。针对我国来讲,中国现代翻译文学,以中国文化基调为载体,对国外文学进行深度理解,在原有语言基础上进行文本转换,使其更加适合我国人民阅读,满足我国人民阅读习惯,转化成文化形式中的一种,供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当今国际社会文化交融程度越发深入基础上,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属文学史叙述对象的现象越发突出,成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流入文学史内的重要支柱之一。与此同时,人们应也客观看到翻译文学与原创文学的区别,在设定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概念时,需作出明确规定与系统分析,必要时秉持实事求是原则,进行中国现代翻译文学概念分类,使其在文学史视阈下更具体系化,也为其系统发展奠定基础[8]。

综上所述,作为文学史叙述对象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在时展进程中,不断累积翻译文学厚度,使其的汇集小流,成为冲击文学史壁垒的力量之一,为此人们在分析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在文学史视阈下权属、概念等多方内涵时,需具有广阔文学视野,从实际出发,思考翻译文学归属,与世界翻译文学发展潮流保持同步,确保我国文学史更加充实,达到推动我国文学良性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侯丽,尚侠.大内隆雄的东北现代文学翻译[J].外国问题研究,2016(3):100-104.

[2]朱建国.韩侍桁与《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的译介及出版[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0-66.

[3]陈晓明.在“世界中”的现代文学史[J].南方文坛,2017(5):34-38.

[4]端传妹.论《小说月报》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J].江苏社会科学,2015(6):195-201.

[5]解亚姣.论文学研究会的译介特色[J].青春岁月,2015(14):34-34.

[6]黄红春,王颖.新月派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文学观[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127-132.

[7]匡琼.论“五四”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D].华侨大学,2014.

[8]肖华.文学研究会日本文学翻译研究[D].西南大学,2016.

作者:葛婉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