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对人文素质的影响

时间:2022-08-06 04:50:54

导语:科技文化对人文素质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科技文化对人文素质的影响

一、高校校园科技文化提出

最先提倡高校科技文化研究与教学的是一些发达国家,到现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最初高校科技文化研究与教学的开展是以高校学科的形式确立起来的。其中以美国为例,不仅从20世纪中叶就有了科学史系或者科学哲学系,而且从1970年起,经过G.Holton教授(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的努力,把科学史教学作为“哈佛物理教学改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1994年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通过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还把科学史教育贯穿在小学到高中的教育中。在我国,1925~1927年陈省身先生的老师钱宝琮,在南开大学物理本科生中开设了作为科学史分支的教学史课程。

现在各大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视高校科技文化建设。多所高校已经开设了与科技文化相关的学科教育,例如科学技术史、中国科学史、世界科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等等。这与我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正在创造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人的素质和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使命,要培养一支庞大的直接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创新队伍,在全社会形成强烈的科学精神和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人文氛围,建立全新的科技创新体系。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它不仅是科学技术的承载体,也是科技的产地之一。那么,对于大学生科技文化方面的教育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是实现这一变化的重要环节。

二、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途径

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从学生入手,加强大学生科技文化理论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要从高校教师着手,高校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方法观,加强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使其能正确地运用科学方法。关于科学文化理论方面,需要学校及各二级学院的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形成建立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开设与科技文化相关的课程。为了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许多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活动。在此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科普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比如可以利用学生学术团体举办学术讲座,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是其对科技文化理论应用的最直接平台。近年来,随着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开展,并依照我国对农村的重视,各校都组织了一些科技服务小组深入到农村开展科技咨询、家电维修等活动,深受欢迎。广大学生在服务社会的科技活动中,既能在科研能力、工作技能、经营水平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同时也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学生只是学习科技文化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它。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科技方法的作用起到了指导作用。首先,科学方法是多元的。它既包括较为有序的经验方法和理性方法,也包括不很有序的臻美方法,它甚至对无序的猜测、想象、灵感、顿悟、幻想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亦持宽容和欢迎态度。其次,科学方法是创新的。大凡伟大的科学发明难得遵循固有的程式和运用现成的方法,科学大师往往能在已有的方法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或伴随着创造出新的方法。最后,科学方法是开放的。它向各种后来的合理性的方法和非理性的方法敞开大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科学方法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用科学方法指导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个环节,高校教师的重大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三、提高高校教师素质对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意义

科技文化是跨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领域。它对于培养跨学科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引导学生增强科教兴国、和谐社会观念,激发他们的科学热情,鼓励他们发明创新等为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高校教师作为联系科技文化与大学生的纽带,提高高校教师素质对我们培养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提高高校教师科学技术文化素质可以增进大学生对于科技文化发展史的了解,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科技史观和人生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育。课程开设的好坏,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在科技文化理论方面,教师应尽大限度地丰富自己。不仅要把课堂所授知识熟练掌握,还要积极学习与所授知识相关的知识,甚至是有助于教学的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技术观。在当代大学生比较喜欢新鲜事物,对最新的科学技术关注较多,却往往忽视了传统科技文化。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科技观,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不仅改变了自然和社会,而且也改变了人本身,人自身的主体性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纵观科技文化发展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既有对科技文化高度重视,科技文化繁荣发展的阶段,也有科学技术沦为宗教的漫长黑暗的中世纪。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都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中有得到政府支持并保护的,也有为真理而献身的。不论自己的遭遇怎样,他们对科学、对真理的追求都不曾改变,那种为真理奉献出毕生精力的精神让人们敬畏。了解了这些,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其次,提高高校教师科学综合素质可以促进大学生提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顺利踏上成功之路。现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水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讲授科学技术文化理论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的科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科学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方法双赢。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教给学生方法,相对而言,教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等于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就可以自己主动发展。

最后,提高高校教师科学综合素质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促进校园文明建设。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具有扎实而宽广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有关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良好的思维形式和行为修养的内在品质。这一切必须以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保证。当代大学生处在现实社会各种文化背景的包围下,不再作为潜在的科技人才,而是随着学校和社会联系的进一步密切,直接参与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去。为此,需要在高校校园科技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大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和开拓创新的科学热情,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既有专业技术、又有很强能力和优良品质的综合型人才。通过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带动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大学生会逐步懂科学、爱科学,形成良好的学风,并促进优良校风的建设。高校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加强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为载体,通过营造科学技术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形成健康和谐的校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