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科技文化的需求与获取路径
时间:2022-08-06 03:53:40
导语:农民对科技文化的需求与获取路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信息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国家通过实施科技培训工程、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加强科普示范基地建设等手段,推动我国各地区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了解农民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情况,从而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科技信息服务,为“农家书屋”数字化工程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对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科教兴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1-3]。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进一步了解广大农民最真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需求,全面考察农民信息化水平和条件,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农科院信息所联合开展全国范围内针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需求的专题调研。
1.1研究对象2011年4—8月,项目组分赴海南、辽宁、陕西等地开展问卷调查,历时5个月,行程遍及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2个市和区县。抽样人群主要选取2种:一种是以创业为代表的农村精英农民,包括村官、种养大户、科普带头人、农技协带头人、创业农民;另一种是普通大众农民。其中精英农民是农村中科学文化水平较高、竞争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群体代表,具有承担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促进科技文化知识在农村地区应用推广的技术和能力,因而选取比例较高,达70%。
1.2研究方法调查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调查包括实地调查和个案访谈,定量分析则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象取自1800个参与“三农”网络书屋建设与信息技术科普培训项目的人员,抽取约1/3的样本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计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3份,回收率为89%。
2问卷分析
2.1阅读偏好为调查农民阅读方式是继续运用传统方式还是转向网络阅读,问卷通过“您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了调查。问卷统计显示,调查对象的阅读方式由传统的书刊阅读占绝对优势转变为以传统书刊阅读为主,数字阅读为辅,阅读偏好开始向网络阅读方向转变。经调查分析可以得出,调查样本选择电脑、书刊和手机方式阅读的人数分别为438、271、63人,比重分别为57%、35%和8%(图1)。
2.2知识获取渠道为了解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取渠道,问卷分别从“您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途径”和“您知道的国家提供的学习场所和渠道”2个方面进行调查。
2.2.1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途径。问卷结果显示,调查样本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途径各有不同,网络、书籍、报刊、电视、政府农业部门和专业协会是调查样本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占总人数的77.8%、66.8%、58.3%、57.0%、39.5%和35.8%,其中有485人选择了网络这一途径,表明调查样本除了从政府部门、协会等权威机构和传统媒体获取信息外,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得科技文化知识不可或缺的手段(图2)。
2.2.2已知的学习场所和渠道。从对调查样本已知的学习场所和渠道来看,通过农技推广站、“三农”网络书屋、科普活动站、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文化共享工程、农民田间学校获取科技文化知识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8%、54%、50%、49%、42%、34%、18%和13%,其中农家书屋、科普活动站、党员远程教育、农技推广站、“三农”网络书屋等场所是最为调查者熟知的学习场所和渠道(图3)。2.3知识需求状况为了解农民知识需求的详细状况,问卷从“您目前最需要哪些知识”进行调查,并分别对“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业经济与工程”、“寻医问药”、“文学技术”、“教育及培训”、“党政法规”和“百姓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调查。通过考察调查样本对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发现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的知识需求在整个知识需求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选择比重(文中对指标选择比重的统计指选择指标中某项选项的样本数与样本总数的比值)分别为27%和18%,同时调查样本对百姓生活、农业经济与工程和教育及培训也是需求较大的,分别占12%、11%和11%(图4)。由此可见,农民对科技知识的关注点还集中在其实用性上,所以,提高受众的科学素质及满足其生产、生活的科技需求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通过进一步的具体调查发现,对于种植技术,农民更加关注种植综合(239人)、蔬菜(179人)和瓜果(170人)相关知识;对于养殖技术,农民需要养殖综合(219人)、家禽(194人)、牲畜(161人)和兽医兽药(134人)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对于百姓生活,农民更需要科普动态(318人)、吃(223人)和住(171人)方面的知识;对于农业经济与工程,农民需要农业经营管理(271人)、农产品加工(258人)和农业工程与技术(196人)方面的知识;对于教育及培训,农民更需要技能培训与竞技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对于党政法规,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和学法知法相关知识更感兴趣;对于寻医问药,农民需要常见疾病和医疗保健知识;对于文学艺术,农民对文学作品、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需求更大。
3结论与建议
3.1“农家书屋”工程是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农家书屋”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各地已建成农家书屋逾40万个,根据规划,到2012年,农家书屋将全面覆盖全国64万个行政村,真正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与此同时,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仍然很大,上网查找成为广大农民补充知识的重要方式。
3.2“三农”网络书屋是农家书屋的有益补充根据调查,农民知识需求呈现出新变化。首先,书籍和电视依然是农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其次,农民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电脑和网络成为更多年轻农民获取信息的首选。再次,农民迫切希望学习科学技术和生产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以促进增收。最后,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很高,对于提升自身文化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4-8]。相对于传统的农业信息获取途径,网络信息在时效性、全面性、可获取性方面的优势明显,在农村信息化的趋势下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内容数量有限,对农业基层人员来说查找不方便,而“三农”网络书屋中的数字出版物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及时、阅读方式灵活、方便阅读和查询检索、管理方便等优势,且运营成本低。随着农村信息化设施的完备,基层工作者信息化素质的提高,“三农”网络书屋成为农家实体书屋的有益补充。通过“三农”网络书屋,农户可以向专家进行远程咨询,农业信息,向专家提出疑问寻求解答,对于生产生活相关的信息还可以进行自主搜索查询,排除冗杂繁琐信息,变被动为主动,直接切入要害,解决问题。“三农”网络书屋弥补了传统书屋的不足,是一个主动性高、互动性强的系统,可以提高书屋使用率,真正达到惠农、便农的效果。因此,大力开发“三农”网络书屋是今后促进广大农民获取专业信息的必由之路。
3.3进一步推进“三农”网络书屋建设农家书屋在农村基层科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认可。但同时广大农民还需要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须进一步扩大农家书屋的发展规模和传播范围。网络知识传播要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进,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作为新型大众媒体的优势,积极建设“三农”网络书屋和进行农民远程培训,通过多方协作、整合资源使科技文化知识能够适应农村实际需求,发挥出传统传媒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上一篇:街道党建上年总结及下年思路
- 下一篇:国外科技文化活动的经验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