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人类生存困难

时间:2022-08-01 11:42:24

导语:英国文学人类生存困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英国文学人类生存困难

当代英国文学是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们对社会发展现状和人类生存现状的深入思考的集中反映。在20世纪40—5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至今的各个时间段内,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现实不断反思的理性精神和深入思考。众多英国作家通过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特征和社会环境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总结升华出他们自身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前瞻,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思想成果和精神遗产。

一、20世纪40—50年代:对现实制度的反思

在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20世纪中叶,英国文学家们秉承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现状尤其是人类社会的社会制度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反思。20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社会在面临全面危机和世界性战争的洗礼后的艰难复苏阶段。经济危机和战争所显示的破坏力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疑问,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与此相伴随的是,苏联式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出现在为人类提供了另一种可以选择的社会发展方式的同时,也由于自身具有的集权主义和专制主义特征让知识分子深深地质疑其本身的合理性和未来的发展前途。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文学进入了20世纪中叶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反映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和对苏联式社会主义本身的怀疑两大思想倾向。对资本主义本身进行批判的代表作品,是以“愤怒的青年”为代表的文学流派所创作的《幸运儿吉姆》等。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们继承了现实主义对社会的负面问题进行毫不留情的直接抨击的传统。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家,主要侧重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本身对人类社会产生的严重不平等的后果的抨击,运用直接的描写和辛辣的讽刺直接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经济危机和生产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尖锐和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这些作品充分反映了生活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青年,在面临战后的严重破坏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残酷现实所产生的严重不满与反抗意愿,展现了这一时期青年争取平等自由的发展权利的迫切愿望,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同时期英国文学中,对苏联专制社会主义模式的怀疑和思考集中表现于“反乌托邦三部曲”中的《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这两部著作中。英国文学家在面对“冷战”中全球两极格局相互对抗的环境当中,通过自身的观察对当时的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寓言式的大胆分析和预测。在冷战初期的国际环境当中,英国文学家通过当时已有的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苏联式社会主义国家的真实情况和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真实弊端。《动物农场》一书中,作者通过暗喻的手法描写了苏联式社会主义国家当中,官僚集团通过建立凌驾于国家和人民的统治架构,进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官僚集团将自己的统治机器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形成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官僚主义的特权阶级。这个特权阶级最终将通过自身的权利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广大人民之上,最终背离革命的初衷,从而形成新的统治阶级压迫人民。《一九八四》一书中更是将这种将政治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制度进行了全面的预言,揭示了采用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制度人类社会将走向专制和黑暗的前景。这些政治预言式的著作中所提到的观点,最终在上个世纪末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得到了印证,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家的深刻思想内涵。

二、20世纪60年代:实验主义产生,对社会现实进行理性思辨

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实验主义文学逐步兴起。实验主义文学在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广泛关注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通过理性认识对社会问题和人类生存的困境进行深入的反思。20世纪60年代,冷战的逐步升级和全球内革命动荡的广泛发生,带来了对旧社会制度和人类思维模式的强大冲击,人们更加注重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思辨。西方社会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了严重的动荡,法国五月风暴产生了对西方传统社会的全面否定和思想解放的倾向,资本主义自身的问题和矛盾更加深刻的暴露出来,法国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的反抗行动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重要冲击。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由于苏联的独断专行和大国主义、大党主义的态度,使社会主义阵营本身产生巨大裂痕并走向崩溃。波兰和匈牙利的反抗运动和苏联军队的残酷镇压使西方知识分子,对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更大的怀疑。在这一时期,英国文学家更倾向于采用哲学思辨精神和逻辑推理进行文学创作。同时,女性作家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冷静的文学创作倾向成为主流。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在网下》《钟》和《沙堡》等。文学家们的写作方式相对于之前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式有了一定的改进。在现实主义文学形式当中,往往采用对人类困境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直接描写,通过直接的批判进行对社会问题的直接揭露。进入20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作家开始倾向于运动内心感受的描写和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文学化处理进行创作。开始由对外界的直接描写转而对内心进行分析是这一时代的文学特征;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描写,由侧重外界的分析转而走向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讨和研究。当时的主要文学作品大多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对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进行侧面的表现。在创作过程中,为了实现作者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和主观感受,作家往往采用一些想象的手法,对现实进行一定的艺术处理。这些描法为后来的超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一时间内,英国文学家们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人类社会、生存困境的记述,逐步超出英国本土的范围而转向世界其他地区,对亚非各国人民遭受的痛苦经历的描写更加广泛的存在于英国文学之中。英国文学逐步具有更加广阔的世界视角,对人类生存的更加深刻的人文关怀。

三、20世纪80—9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描写

进入20世纪80和90年代,英国文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其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描写和反思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采用具有幻想甚至魔幻风格的艺术创作进行文学创作。英国文学的发展过程在经历了实验主义阶段之后,开始沿着前一阶段所具有的心理描写的方向进行进一步发展。英国文学家在进行相关创作时,基本沿袭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两个方向。意识流小说的产生根源是实验主义文学中,侧重内心变化,根据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的趋势;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产生于对社会描写过程中的人物生命过程和个人经历的创造性发挥。意识流小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通过对个人精神思想的各种变换细节的记录描写,捕捉人类精神生活的现实状况,以及对现实生存困境的消极反映。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更加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幻想型扭曲进行文学创作。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在对现实社会的描写当中,更加侧重与对人们精神状态的反思。对拜金主义倾向的直接抨击,以及对金钱至上的观念的怀疑和讽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由于更多地强调经济生活的自由化和对社会福利的削减,使社会拜金主义情绪重新高涨,人们对金钱的盲目追求和崇拜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英国文学家敏锐地感受到这一问题,并通过文学的形式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危机这一全新的人类生存困境进行了全新的剖析。人类精神生活中,日益严重的拜金主义倾向和情绪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英国文学家直接将自己的笔锋指向社会中出现的不良问题,产生了文学创作的新的高峰。这一时期由于科学及时的进步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广泛应用,文学创作的视野和想象空间更加广阔,文学创作中科学技术设备的使用为英国文学家带来了众多的创作题材。英国文学家们进行创作的过程当中,逐渐暴露出对科学技术的怀疑。在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和现代社会的困境的思考中,英国文学家开始逐渐侧重于对自然环境和人们之间的关系的反思。人们进行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产生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已经成为英国文学家进行探讨的重要对象。

四、20世纪末至今:少数族裔文学的崛起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英国的少数族裔作家已经逐渐崛起,形成英国文学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组成部分。《盛事遗踪》的发表在英国文学的整体中增添了重要的新鲜血液,为英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组成部分。少数族裔作家的描写方式,具有更加独特的视角和更加鲜明的艺术特征。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的激烈变化,英国文学家当中产生了一部分越发偏激的创作倾向。《撒旦诗篇》的出版在英国社会内部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其内涵中非常明显的阴暗特征得到很多的青年人的追捧,但部分社会正统作家对这种文学倾向进行了更加具有批判色彩的评价。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创作具有更加明显的实验主义、现实主义和魔幻风格相互结合的倾向。在英国文学的创作过程当中,在表现手方面更加具有多元化的倾向。英国文学对人类生存的困境,在经历了对人类社会的抨击和精神上的困苦状态的探讨之后,开始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和人类整体命运,对人类的未来进行更多的人性化思考,越发体现着文学创作广泛服务于人类整体的社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