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感性认知
时间:2022-07-29 08:25:49
导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感性认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更重视感性认知思维,但中国人的理性认知思维毫不逊色于西方人,庄子文章中的理性认知思维和西方哲学鼻祖苏格拉底的理性认知思维不分伯仲。中国人的经验中并不缺乏理性思维,只是中国人没有自己系统的理性认知理论专著,现在运用的理性思维理论多是“舶来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是能减少探索经验的迷茫,缩短总结经验的历程。因此在中国人习惯感性思维方式中,有意识培养理性思维的能力,实现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升华,培养健全的思维能力,则有利于中华民族国民思维品质的提高。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思想,也是教育的使命。就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而言更倾向于感性思维。感性作为认知思维,是认识过程中的低级阶段,是直观的形象的认识,通过感官经验而完成直观活动,没有明显的理性思维的过程,不是深思熟虑的过程,对给出直观经验经历作出的融入个人感情主观判断。“理性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使用:第一,在哲学的认识论中,理性是指人的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的能力;第二,理性还常常被看作是人独有的用来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
理性是对感性认识的加工,以达到把握感性对象本质的过程。要认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理性认知十分必要。对高中生而言,培养他们的理性认知思维,有没有必要呢?从科学思维培育的心理学看,“在整个中学阶段,抽象思维占优势地位,认知能力的深刻性不断发展。初二以后,特别是高中阶段,抽象思维已从经验性向理论性急剧转化,从而能运用理论进行恰当的逻辑推理,能够掌握更抽象的概念、原理、法则、公式,能利用一般的知识通过推理去理解事物的本质”。②由此可知,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关键时期。同时从我们传统的思维习惯来看,“实际上,由于道教与佛教的影响,我们这个民族一贯地讲究‘悟性’而对理性往往不感兴趣。这种情况,对于现代意义上地创新思维研究来说是不利的。这也是导致我们在科技创造上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的一方面原因。实际上,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理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③这里所说的逻辑思维即理性认知思维,以上两段文字,无论从学生本身心理需求还从我们民族的思维弱点说明,我们整个民族的思维习惯是感性思维明显优胜理性思维。取长补短,着眼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势在必行。理性认知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此重要,我们怀着满腔的热情能否在具体实践中进行呢?能的话,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会不会因为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思维而消解语文学科中的文学感悟能力?无论中外文学,都具有更倾向于感性认知的特点,现在拿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外国文学》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看看能不能消除我们的疑惑。“外国文学”这一模块的所选内容开阔了高中生的知识视野,符合高中生追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异域文学作品中新奇的感觉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同时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全面系统,每个单元又分为“阅读”“话题”“思考与实践”“链接”,这种方式就是引导学生由对作品的感悟到联想思考再到学习文学中的理论知识。也就是在学生的感性认知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理性认知思维的能力。
教材这样编排,其好处非常显然,但作为“主导”的老师,还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达到课程宗旨最终目的———“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高格调的的审美情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升华。怎么办才能做到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升华?首先,让学生静默地感悟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即不设置任何问题,让学生自由阅读作品,然后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悟或是说出自己的感悟,言之有理即可。不过,不是每一篇作品都如此放手由着学生自学的。在外国文学这一模块的教学中,经调查得知,初中以前主动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同学仅限于外国儿童文学,这说明学生以前读的外国文学作品范围小且易于理解;现在呢?有的同学是借助媒体的传播了解外国名著作品,还有的同学是被动阅读教材中的外国作品。
这些现象表明,高中生阅读外国名著的习惯没养成。没有整篇或整部地阅读外国作品,不一定能明白节选作品中的背景及其他深层次内容,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学生关注的多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及动人曲折的故事情节,不够关注小说的其他艺术,这是完全能理解的,这也是受感性认知的影响决定的,即对感知的事物没有深度的思考。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从非精讲的浅显易懂作品入手阅读,不预先设置任何问题,在学生读完后,让学生挑出自己喜欢的内容或有感触的内容写心得、评论,然后师生进行交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点拨,从学生文学体验的兴趣、情趣中引导学生关注小说艺术中的理论概念。如教学《安东洛夫卡苹果》这一课时,从城里的孩子对农村田园风光及农民的生活方式充满好奇感出发,利用学习过的古代诗歌中描写艺术表现手法概念,放手让他们静默地阅读,学生获得很多体验与感悟。交流中,对人物“村长年轻的妻子”及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进行全面的分析完全超过我的意料;有的学生十分向往围猎生活,就此我们一起探讨了“风景描写”与“场景描写”的区别,实现了由文学感悟到理论概念的渗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理论知识。第二,巧设理性认知思维提问,带“活”课堂氛围。学生没有时间也不可能阅读名著的全部内容,学习节选自名著中的片段作品,学生有时很难理解其中的某些内容。懵懵懂懂的阅读容易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这需要老师对整部作品及作者进行介绍,然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稍带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推动课堂教学前进。节选自《战争与和平》的《娜塔莎》,若让学生自读,学生并不一定能理解娜塔莎为什么转移爱情对象,索尼娅为什么会质疑阿拉托儿的品质?按常规教学的分析人物的描写技巧到归纳人物形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课前我思考着如何将文学转化为生活?如何做到让学生由关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到关注自身再到理解文学作品?讲授这一课时,我在简单介绍安德烈、皮埃尔与阿拉托尔三人的性格及制造“熊戏警察事件”后,设置一个问题“娜塔莎为什么注定要上当受骗?”学生马上从娜塔莎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寻找蛛丝马迹;接着由学生的热烈谈论中生发出新的问题“男同学喜不喜欢娜塔莎?”男同学纷纷发表见解,很快准确总结出娜塔莎性格的优点弱点。“女同学们如何避免娜塔莎的性格弱点?”女同学表示从女主人公性格中明白平时的言行举止应更理性一些。最后一问“娜塔莎是圆形人物还是扁平人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这两个概念。这一节课不仅教会学生在感悟文学作品中运用逻辑推理的理性思维认知人物形象,还让学生学会做人。教学中采用提问,巧妙地渗透理性认知思维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如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墙上的斑点》这一课,学生完全无法读懂,那么引导学生找到“我”由斑点联想到的一连串彼此间并无关联的事物,明确告诉学生这种由一点引发的散漫的联想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思维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思考作者怎么知道“我”会想这些,探讨中轻松理解了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内心独白”写作技巧。
最后,由理性认知思维中的逻辑思维过渡到辩证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理论概念到实践运用概念。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正确思维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学习探索中的迷茫性,不仅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信心,提升语文素养,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敢于面对现实面向世界树立信心。
- 上一篇:林企内控管理制度创建
- 下一篇:医学人文学学科设置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