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文学价值和功用
时间:2022-07-27 03:09:41
导语:当今时代文学价值和功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尽管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不是自今日始,但却于今尤甚;尽管文学的边缘化和无用论也不是一天两天,但却于今为烈;尽管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已经提出了一个世纪,但于今仍不算过时。因此,重提文学和美育,探索文学在美育中的作用,寻找对抗当下教育极端功利化和工具化的良方也就有了充分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
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其来有自,中国古代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德才之辩、义利之争、过程和结果之论……进入20世纪的西方,自从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绝对价值”的追求便不再合时宜,人们对永恒真理及存在的信仰成为不可能。时代造就了功利主义,同时功利主义又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在人类的生活中开始肆意渗透。尤其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造就的辉煌的物质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身体快感,使得人们愈加相信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从而引致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更加肆无忌惮,这必定给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得启蒙之后的世俗化的教育更是远离了大全式的终极价值,取而代之的是以功利主义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本身发生了异化。功利主义教育目的就是以功利主义为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在其引导下,教育过分追求功效和利益,进而教育被国家和个人当作追逐利益的工具。具体到中国就是在长达几十年的、畸形的“教育政治化”后,中国教育界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唯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和经济主义盛行,“数量”、“效益”、“效率”成为事实上支配中国教育所有方面的主导价值观。应试教育之所以能大行其道而素质教育却难成气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社会对教育功利主义的追求。功利主义教育目的使得教育背离了本来的真实使命,使学生朝着人格分裂的方向发展。教育如果只关注学生实用生存的知识、技能,那么无论物质生活多么多彩纷呈、吸引人的注意力,仍然无法掩盖丰盛物质背后精神的空虚和迷茫,而精神性恰恰是人之为人的那种东西。人是一种整体性存在。人之为人,不仅在于其是一种客观存在(其自然结构),更甚者是一种精神存在。正如康德所谓的人是有限的理性存在,除了要受其欲望或外在冲动的规约外,更有意义的是他的理性存在,可以摆脱自身的感官欲望的束缚,实现一种超越性,精神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包括“‘理性’这个概念,另外,除了‘观念思维’外,它还包括对原始现象或本质内容的特定‘直观’;同时它还包括诸如善良、爱、悔恨、敬畏、心灵的惊奇、极乐、绝望和自由抉择等意志和情感活动”。所以精神包括了人之为人的所有方面。人之为人就在于其具有的精神性是超越自身、超越世界、不受动物式欲求和环境的束缚,具有自主性,能够进行自我创造。教育的主题是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人格的完善。因此,教育应从根本上关注人性,始终将人的生成、发展放在核心地位,而任何其他外在的因素都不应成为教育的中心。正如杜威所说,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然而,功利主义教育目的及所要实现的价值,不在教育之中而在教育之外。
二、美育的历史性和现实性
重视美育,于中国教育而言亦是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十分重视“诗教”与“乐教”。把“诗”作为“六经”之首,把“乐”作为“六艺”之一。孔子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所谓”诗”,实际上就是人文精神;所谓”礼”,实际上就是制度规范;所谓“乐”,就是审美情感。王国维在《论教育的宗旨》一文曾经提到:人的精神能力有三种,即知力、情感及意志,为使这三种能力达于理想,应建立与之相应的三种教育,即智育、美育和德育,美育就是“情育”,美育本身的使命是“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蔡元培也认为:美育是沟通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的重要桥梁。他给美育下的定义是:“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又强调美育的作用:“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者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整个人类教育史证明,美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可以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效果。近代以降,诗教衰微。民族屡遭外侮,有感于“一盘散沙”之民族形象,始有蔡元培之“以美育代宗教”、鲁迅之“立人”的提倡。然而,惜乎响应寥寥。现代已降,启蒙受挫。虽有“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一说,然而,终究是“救亡压倒了启蒙”。当代已降,美育缺位。新政建立,虽有之“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一言九鼎,然而政治挂帅,美育缺位。新时期以来,虽有GDP的连年增长,然而,蹿红的数字并没有给整个民族带来全部的尊严和气质。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并没有给世界输出纯然属于中国的价值观。财大气粗、目空一切的暴发户形象倒成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民族的世界形象。所以,才有了“文化战略”、“重塑国家形象”的提出。
三、文学是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
所谓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其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既然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性,那么,艺术的陶冶首当其冲。毫无疑问,文学是审美的。作为语言的艺术,它是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最早把文学教育的任务提高到审美层面的是德国的思想家、文学家席勒。席勒针对工业化社会带来的人的单一化、片面化、残缺化,提出审美教育,以全面发展的人的感性和理性。他认为感性的人只有经过审美教育变为审美的人,最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人。在中国,最先起来响应席勒理论的是王国维和蔡元培。王国维在《教育杂感》中说:“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于物质,二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也。”蔡元培把教育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现象世界”的教育,也就是德育、智育和体育。它是服务于国家政治和国家利益的,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是服务于眼前的现实利益的。一个是“实体世界”的教育,也就是审美教育。他认为,人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活着,人还有一种超越现象世界的追求,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追求。所以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一种终极关怀,培养人的信仰和信念。“两个世界”的教育理想,在强调培养精神追求的同时,突出了审美教育的地位,审美是以艺术形式为载体来实现的,文学首在其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最讲究经世致用,强调实用性、功利性,注重眼前利益,所以中国人往往缺乏想像力,缺乏抽象的形而上的思维,缺乏终极关怀。这和希腊人截然不同,他们把追求美作为一种人生的理想。
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这种追求美的倾向也同时浸润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中国人最需要文学艺术的熏陶,最需要审美教育。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文学教育就应该唤起人的这样的一种想像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具体地说,首先是为青少年奠定一生的“精神的底子”。在文学欣赏中,文学作品能给人以情绪的激动和感觉的快适,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和愉悦,这就是文学的美悦作用。文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从而陶冶性情,提高精神境界,这是文学艺术所独有的,其作用是其它意识形式所无法代替的。文学的愉情性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健康的情趣给人以自由快乐的享受和利于身心健康的积极休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或看戏、看电影,一般并不是有意识地自觉的去接爱教育、增加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而是寻求一种精神享受和情感满足,以便在一种暂时“超越”的自由境界里获得快乐和休息。或喜或怒、或悲或啼,精神在艺术境界里自由驰骋,完全没有强制性,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消遣、休息娱乐的过程。他们在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中去体验和享受新的人物、新的世界、新的生活,从而得到快乐,忘却了劳累,陶冶了精神。恩格斯在谈到民间故事的作用时曾说“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家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贫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文学的这种美悦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疲劳,使人们怡情悦性,心理和生理都得到健康有益的调剂,增进身心的健康。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对不同民族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承,是对民族性的张扬和全球化语境下民族间的对话与交流。因此,文学的审美教育起最大作用的莫过于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在审美静观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提升,审美思维的深化,崇高精神的追求等诸方面无可替代。以文学促进高校美育的具体途径也是值得探讨的。
首先是学校领导层要从思想观念上重视文学对美育的重要性学校是美育工作的开展主体,而学校领导层对学校的美育工作采用何种途径,选择何种方式具有决定权,学校领导层对美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美育的效果。因此,要通过文学促进高校美育的发展,学校领导层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对美育工作加以重视,同时还要能够认识并且认可文学对美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思想观念条件,后续的工作才有可能得以展开。其次是注重文学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在美育中应用人文精神是大学美育的灵魂,同时也是现代大学自身的灵魂所在,没有人文精神的美育,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而文学本身就是“人学”,文学作品固然本身是一种客观的审美对象,但是文学本身更是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人文精神,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其本身就是先贤的真实人格写照,“采取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文学不仅仅具有形式美和意蕴美,它本身蕴含的就是作者对生命的思索和体悟,我们读文学作品,是为了欣赏美,但更要注重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从这个角度入手,文学作品中璀璨的精神世界的大门才会向我们的大学生敞开,其中蕴含的崇高的生命活力才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锤炼其心智,赋予其一双慧眼,而这一切其实就是美育的目的。再次是大力倡导文学作品的诵读,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性认识传世名篇,往往意蕴隽雅,情辞丰润,具备极高的审美价值。在大学中大力倡导文学作品的诵读,一方面能够形成优良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我们知道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抚育,此举当有助学生人文精神之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反复诵读,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性认识,而我们的美育工作,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认识美、尊重美、爱护美,此举当有助于高校美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文学艺术美的熏陶,能净化人的情感、纯洁人的心灵,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正如苏轼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培根所说“读诗使人灵秀”。倡导高校学生多诵读文学作品,对于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还有,就是借助信息技术传播文学,提升美育工作效率信息技术是当前快餐文化的主要推手,也是许多不健康的审美观的传播者,似乎信息技术与美育工作的开展格格不入。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信息技术本身只是工具,用之黑则黑,用之白则白,快餐文化和不健康的审美文化能够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文学促进高校美育工作的发展这一思路同样能够借用信息技术。由于信息技术具备任何其他传统方式都不具备的高效率特性,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构建高校的文学交流网上论坛,或者通过开发相应的手机客户端,实现学校美育工作者与高校学生之间以及高校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文学的传播,从而有效的提升美育工作效率。最后,利用网络文学积极的一面,促进美育工作开展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一日千里,盛大起点等网络书城的出现,更是推动了网络文学的产业化。网络文学具备快餐文化的特性,然而又因为其作者的来源广泛性和草根性,又使得网络文学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传统文学的影响力。大学生是网络文学的主要读者群,我们的高校美育工作者,如果善于借用网络文学的积极的一面,其实就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用。网络文学中也有很多的优秀作品,如《诛仙》、《凤凰面具》等,有的意境优美,有的饱含对人生的思索,对世态的感叹,对大学生的审美同样能够产生非常强的积极影响。结语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甚嚣尘上,美育的缺位亦非一日。让文学登场,让美育归位,让教育超脱是当务之急。文学亦即人学,囊括万千,对于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认识美、尊重美、爱护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学在促进高校美育工作开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促进高校美育工作的发展有一定的助益。
- 上一篇:高校文化与老舍文学创作
- 下一篇:格拉斯小说民间文学及童话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