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意义
时间:2022-07-26 01:48:37
导语: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羌族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根的民族”,在其三千多年的民族发展历史上,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如在世界各民族中都非常少见的女性专有节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瓦尔俄足”文化;以民族信仰传承着的“神山、神水、神林”———环境保护文化;以一块白石为代表的神圣崇拜———感恩文化;以“议话坪”为代表的原始民主文化等。这些文化既神圣、独具特点,又和自然生存状态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规范羌族社会和谐生存、发展与进步,在今天来讲,都具有先进理念和进步思想。但由于羌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这种文化没有一个很好的物质载体进行传承,没有物质意义上的文献资料。因此,本文拟在对羌族历史文化资料的整理研究中,突破文献学的范畴,把口碑文化和文物风俗纳入文献资料范畴,以各民族通用的汉文字记载文献作为主要载体,形成羌民族可以传承的历史文献资料。也就是说,对于没有文字的羌民族,要脱离文献学的范畴去定义羌族历史文献,把凡能记载其民族历史发展的资料都划入历史文献中。
一、羌族历史文献的定义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则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因而后来凡是历史性的材料都称为“文献”。历史文献就是历史资料,历史资料是由考古的遗迹、遗物,历史文献(这里指文字材料),口碑传说等组成。而要纳入历史文献学的范畴,那就是以本民族文字记载的本民族历史文化而传承的实物载体才称之为历史文献。羌族没有文字,按文献学的概念解释就永远没有本民族的文献。既然“凡历史性的材料都称为文献”,而羌族是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所记载的一个主要民族,3000多年以来,在汉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羌族的记载,如《后汉书》中的《西羌传》,还有羌族释比传承的经典文化,羌族活态保存着的文化发展历史等。这些都是羌族历史文献。这样,羌族历史文献就是由羌族文物古籍、汉文献中有关羌族的记载和羌族口碑文化组成。羌族历史文献是地方民族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有着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就羌族历史文献本身,一般应以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图书资料的形式出现,但因羌族无文字的特殊性,所以羌族历史文献应包括其他民族文字记载羌族历史文化的相关研究文献,如汉文化中的历代史记、志书、档案,藏族文献中有关羌族的记载,以及本民族保留的风土人情、文物和口碑记述文化等。羌族历史文献定义为以汉文献形式记载与羌族民间口碑文献为主,记载和反映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人物事件、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不同内容的文献资料。同时,有关羌族的记述或反映羌族生存状况、体现羌族活动的地方史志、考古文物、宗族谱系、经文咒符、民间口碑传说等,也纳入羌族历史文献。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实物文献被毁,释比经典传人遇难,羌族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羌族历史文献编纂整理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认为羌族历史文献完整的整理研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按中国历史朝代划分,从甲骨文开始,以夏商周、各朝代、民国和现代而分段,将不同时期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羌族是中华民族中的活化石,是华夏文明的开拓者之一,是甲骨文所记载的一个主要民族。那么,甲骨文所记载的有关羌人的资料,应该收录到羌族历史文献中,再将历代汉文化典籍中有关羌人记载的资料按朝代先后进行系统编纂,以形成第一部分羌族历史文献,有如《古今图书集成》之体系。二是羌族历史文献以文物遗存为主,其中重点以口碑文献为其主要内容,其它民族(主要是汉藏)文献为辅助,并纳入西夏文文献。羌族有自己丰富的口碑文化,如《羌族释比经典》,还有独特的《羌族释比图经》。口碑文化应该成为羌族历史文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汉文献和藏族文献之外,西夏文文献由于它是羌人一支———党项羌建立西夏政权后创立的西夏文字所记载而形成的文献,也应该成为羌族历史文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是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要充分考虑羌族没有文字的特点,不能局限在文献学的定义范畴,而要把内容扩展到羌族文化特殊传承方式而记录着的非羌族文字文献、实物资料、口碑文化和民俗传承等。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国家出台了许多民族文化保护政策与措施,羌族文化纳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形成《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也是遵照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从对民族文化进行抢救、保护、利用、发展的实际意义出发而实施的研究。同时,中华56个民族构成祖国和谐大家庭,而每个民族又具有自己丰富多采的文化和悠久的发展历史,这其中,许多民族都没有本民族文字,文化如何传承?历史如何演变?民族怎么发展?这些都是学术界关注与研究的主题。四是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以我国现行通用的汉字记录方式体现,而不用羌族拼音文字或其它文字记录,以适应研究与传承。文化传承是为了更好地为发展服务,汉语作为国语、汉字作为各民族通用文字,是中华56个民族之间交流的唯一途径。羌族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必须以汉字为载体,有利于对外宣传、借鉴,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也为中国文献史增添新的内容。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途径,一是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工作,实地研究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新疆、西藏等省区有关羌族历史的各类文献,广泛搜集相关文字资料、实物图片、口碑文化等;二是深入调查羌族历史发展过程,理清羌族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产生、发展、迁徙、演变、融合、定居等基本线索,搜集整理其中所形成的文献资料;三是深入羌族地区实际调查羌族历史发展状况,搜集羌族文化发展中的原始材料,实证羌族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历史;四是走访羌族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羌族专家学者、羌族文化传承人、羌族民间文化人士等,确立羌族历史文献的基本内容,形成《羌族历史文献史》编纂方法与体例;五是从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高校图书馆、博物馆、各地史志办和民间等,调查有关羌族文化的材料,将所获资料按时间或朝代归类、整理、存档;六是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将研究成果编撰成典籍文本予以出版发行。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编纂研究可以按四卷本形式,第一卷为历代汉文献史料中有关羌族的记载;第二卷为历代形成专述羌族的文献;第三卷为反映羌族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实物文献;第四卷为口碑经典文献等。每卷从人类的起源及羌族的来源、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元时期、西夏、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和现代文献等线索为体例,以便形成一部完整的羌族历史文献发展史。
三、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羌族是中华民族的活化石,是一个“向外输血”和“根的民族”,是黄河流域古文化的主要开拓创造者之一,是华夏先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甲骨文所记载的一个主要民族,至今已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历史文献自殷商以来就有羌族的相关记载,其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坚忍不拔地活跃了三千多年,是一个泱泱大族,她同祖国其它兄弟民族一起共同为中国历史的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纵览中国历史,从古到今,羌族人民经历了漫长艰难的历史岁月,创造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民族文化。这么辉煌繁荣的一个泱泱大族,竟然没有历史文献,这在世界文献发展史上非常罕见,也成为中华民族史上所形成的历史文献中的一个空白。既然一个民族能奇迹般生生不息数千年,自然就有传承历史文化的独特方式,这也是一种文献传递方式。它体现在羌族核心文化———释比文化和羌族母亲文化———萨朗文化等口碑文化中。通过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羌族历史文化也就源源不断地被传承了下来。这也是羌族创造的一个奇迹,以语言传承着的历史文献。规范地讲,羌族历史文献是研究羌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是研究记录有羌族各种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的科研成果,将有关羌族历史发展的文献资料系统、规范、科学地进行编纂,能更好地开发、利用羌民族文献,有利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对羌族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不仅可以从新的角度挖掘羌族历史文献的传承保留方式,对中国文献史学的研究也能增添新的内容与概念,同时可以更科学地探索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存演变的途径,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方法体现历史文献的意义,为中华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参考借鉴,也为羌族历史文化研究,对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羌族历史文献研究由于受文献学定义的限制,至今没有突破或者说没有成果。其原因主要有:一、“文献”定义是指人们对信息加以有序化、系统化,并以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信息符号记录在一定载体上的固态精神产品,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并以不同方式传承着文化。一个民族的文献都是以本民族文字进行记录的,反映本民族发展历史的,又将文化传承下去的资料。但羌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也就使其在本民族历史发展中,没有形成本民族文字性的文献。这也是羌族虽然曾经辉煌繁荣一时,但现在属于濒危民族的主要原因。二、羌族虽然没有文字,但羌族是中华民族中的活化石,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种历史又没有在羌族本民族文字载体中所记载,而是在汉藏等其他兄弟民族文献中反映出来的。这种文献或者记载方式从文献学的范畴上讲,不能是羌族文献,那么,羌族文献怎么定义?羌族文献又在哪里?如今还没有人能解读出来。这也是本研究想解决的问题。三、羌族历史文化传承至今,主要依靠口碑文化,即释比经典传播,同时相辅以各种文物、民风民俗及活态存物。这是否属于羌族特殊的历史文献,研究者也没有在文献定义上实现突破,将此纳入文献史料的范围。四、历代统治者在文化与文献上实施专制,许多少数民族文献或者涉及、记录少数民族历史的文献被禁行或毁灭,所以致使本来就很少的民族文献趋于绝迹。这其中是否有记录羌族历史的专类文献?五、学术界研究羌族文化的人很多,但能懂羌族语言的不多,而本民族文化人士过去在研究能力与文化水平上有些限制,加之羌族文献史料研究上的困难,也使很多专家望而却步。因此,羌族在历史上虽然是一个泱泱大族,但在正史中却没有多少记载,只在《汉书》中留下一卷《西羌传》而已。而现代研究者由于在史料上的缺乏,也难以涉及到更深入的研究领域,这是学术界至今没有一部羌族文献史研究成果的原因。
基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这也是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之所在。羌族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还可以为中国各民族文献史的研究,或者说对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探索,开辟一条道路,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服务。因此,羌族历史文献研究要打破文献学概念限制,创新一条适应民族研究与资料总汇的研究手段或道路。
- 上一篇:中国社会养老险改制
- 下一篇:如何推动养老险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