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学作品作者情感途径

时间:2022-07-20 02:04:15

导语:把握文学作品作者情感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把握文学作品作者情感途径

文学作品是作者心血凝聚的精华,是作者独特生活底蕴和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文学作品包含着作者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寻。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法朗士说“: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灵魂的探险。”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可以获得独特体验,经历心灵的一次探险。这种体验和探险,离不开师生对文学作品中作者情感的把握。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把握文学作品作者情感呢?

一般来说,把握作者情感,主要从创设课堂情境开始。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现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运用形象思维再现作品刻画的形象,让在学生头脑中逐渐“复活”的形象触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使之渐入品读佳境,沉浸于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并由此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首先,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可结合作品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和人生情感主调,恰当的背景音乐等来设计课前导入,以此来铺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1926年)段祺瑞政府制造的屠杀爱国青年学生的“三一八”惨案真相及鲁迅先生对该惨案的鲜明的立场作引入,能激发学生对主人公刘和珍君烈士的敬佩和哀痛的情感体验。教学李清照词《一剪梅》时,以经典歌曲《一剪梅》来创设缠绵凄婉的情境,那种自然生成的情境和氛围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情感基调,感受文章内在的作者的情感律动。

其次,品味、揣摩语言,借助语言感知,加深情感体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也可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和深入分析体现作者情思的关键词,以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揣摩来理解“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和“多情”体现的不同深意。此时,可设置的问题有:1.这首词下阕一开始就提到“小乔初嫁了”,以美女映衬雄姿英发的东吴将领周瑜,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感?2.作者笑自己“多情”的意思是什么,又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3“.人生如梦”四字表达作者什么情感?通过教师调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课文间的互动得到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有所感知后,就会对这首词下阕的涵义有清楚的认识,从而加深对作者希望自己能像周瑜一样正当英华之年时就担当大任而建立伟绩,但现实中却身遭责难、壮志难酬的复杂情感有认识体悟。

第三,运用形象思维再现作品刻画的形象。结合语言分析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让学生走进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促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由此来把握文学作品中的作者情感,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如教学马致远词《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可做如下分析:首句中“枯藤”二字如果仅仅作为干枯藤枝的形象来揣摩,就有了它所蕴涵的丰富含义。它或喻示着寒冷冬季的到来,或象征着生命的枯竭,或显示生命的顽强,或借其昏暗的色调表达抑郁或陈述孤独无奈的情怀。而它一旦置于“夕阳西下“”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之中,就构成了一种衰败的景象,显示出凄凉的情感基调。联系全词并结合学生自己对“枯“”老“”昏”的体验,学生不难想象到诗歌中蕴含着的羁旅人那种悲秋感伤情结。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再造想象方法产生意象并形成情感体验的过程,是学生以自我的感官去触摸、去品味、去探究、去发现,是调动学生全部生命力和融注全部人格的“整体震颤”。这样,借助有着深厚的情感底蕴的文学作品,学生完成了对作者情感的深层领悟,它意味着学情、文情两种视界的融合,意味着新的视界的生成。这不但是一种情感的渲泄,更是一种灵魂的唤醒,是一种生命的超越。这种情感把握,使学生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实现了自我精神世界的拓展和人生经验的增长。除此之外,把握作者对文学作品中的人和事物的鲜明的情感态度倾向,以及由此提炼出的作品主旨,也是把握作者情感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如教学余秋雨的《道士塔》时,学生通过质疑和师生讨论,最后明确:文中作者对浓缩中国灿烂文化的敦煌珍贵文物横遭劫掠糟蹋这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表达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强烈的愤懑;对守护莫高窟的王道士随意出卖珍贵文物的愚昧行为和腐败无能,对历史社会不负责任的满清官员及朽腐黑暗的政府进行了强烈的谴责和尖锐的批判;对劫掠、盗取珍贵文物的外国强盗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和痛恨;对研究敦煌文化而取得成就的爱国学者寄予希望,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主旨,也就把握了本文的作者情感。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作者运用一定的抒情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叙事抒情等,将主观情感寄寓于所绘之景、所言之物和所叙之事中,而景物的特征和事件的本质也就折射出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通过把握景物的特征和事件的本质,也能把握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杜甫七言律诗《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虽是写景,然而景中有情:这两句渲染了一种旷远而凄清的氛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身世飘零之感,也间接表现了唐朝一蹶不振之势,更含蓄地写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如鲁迅小说《药》中,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这一事件揭示了群众的愚昧麻木,表达了作者对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的深切的悲愤和同情。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不同作品的文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把握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实质性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操和人格信念,体现新课标下语文学科教学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文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