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音乐关联与发展

时间:2022-07-15 02:52:40

导语:文学与音乐关联与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学与音乐关联与发展

1.引言

音乐与文学,从来就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从远古时期人类的逐渐演变的过程中,音乐与文学就与人类息息相关。劳动时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就是音乐的原型,就是语言的原生。在漫长的人类的发展史中,音乐与文学从来就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它们都是人们情感的外在展示,是人类语言的方式的衍生。音乐长于抒情、文学长于描写,正式在这具体与抽象、心理与感官的双重影响下,人类的艺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正如英国19世纪艺术理论家佩特曾讲到,所有艺术通常渴望达到音乐的状态。无论是东方音乐还是西方的音乐,无论是东方的文学还是西方文学,音乐与文学之间始终有着密切的联系,又相伴相生,反映着人类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同时又共同促进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2.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统一性

音乐与文学作为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其产生、发展都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使得两者有了相互融合、关联的基础。

2.1同样受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艺术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认可,因此还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其研究的就是人类文化活动与所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样对于音乐与文学而言,地理环境对其发展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地理环境影响着音乐与文学的风格,使得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由于受到地形、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音乐与文学都受到其影响。如西北部高原,陕西、山西等地区,地貌形态以沟壑为主,地形崎岖不平,植被较少,环境较为空旷,因此反映在音乐的特点上就是是曲调高亢、苍茫深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信天游,而反映的文学上面就多表现为文字的豪放舒展、大气磅礴,如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映了在最为贫瘠的土地上,人们自强不息的品质,凸显出人物不屈不挠的精神。

2.2同样是人们心理世界外在反映

著名音乐家弗德雷里克.柏辽兹曾讲到,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而音乐之所以能够在不同背景中、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群中取得共鸣就是因为其是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反映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而这一感情无论是那个民族、那个地区都是相同的。同样对于文学而言,他是对自身文化的概括和描述,是人内心世界在笔端的流淌,正如莎士比亚讲到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不同,导致其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正是人内心世界的表现,其本质上是趋于统一的。正如我国著名的琵琶曲《夕阳箫鼓》,它就是揉和了唐朝著名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琵琶行》两首著名诗词的意境,并以其雅致优美的旋律,为听众展示了一幅暮色渐浓,渔船晚归的清丽山水画卷。整首乐曲,意境悠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全面深入展示了极具东方特色的音乐色彩。将诗人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展示在听众和读者的面前。虽然在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但其所反映的内容和精髓确实相通的。

2.3同样是人类语言内涵的延伸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因为有了语言使得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使得人类文明有了生生不息的保证。音乐、文学同样作为语言内涵延伸的一种方式得以在各个民族和文化中得以传播。音乐是语言的抽象概括,是一切艺术的精华。波兰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指出,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它是各种艺术当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艺术,能够成为音乐那样,则是一切艺术的目的。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其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虽然其无法用语言同人交流,却能够通过音乐与全世界进行沟通。文学是语言的具体描述,文学通过对语言高度具体的概括,展示语言别样的风采,如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被后世传为绝唱。他用以“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独具匠心。虽然无法用语言恰当的描述,但却能够通过文学的形式,展示大自然的美景,令人从心灵深处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和谐与深远;鸟语清脆啁啾的音韵和鸣唱,正是大自然幽深性格的真实展现。

3.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相容性

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统一性,使得两者能够相容相助,能够完美的进行统一和融合,从而表现艺术的独特魅力。人们在表达情感,抒发感情时常常通过文学的形式,而当文字不能充分展示其内心情感时,便会由此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如同,我们常讲的“言之不足,歌之咏之”。

3.1音乐与文学的相容

音乐与文学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两者在结构的设计上都有由开始、发展、结束等内容所构成,如西方音乐的奏鸣曲结构和中国传统音乐的起承转合结构。而许多音乐也是根据文学著作改变而成。如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其创作基础就是改自我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文学作品中,这一故事从两者在书院共读、山伯求婚、英台抗婚、化蝶等段落组成,音乐家根据故事的脉络,通过对“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段落的创作,使得乐曲《梁祝》充分展示了故事的原貌,将音乐与故事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使得《梁祝》在西方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喜爱,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与文学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相似性。无论音乐,还是文学,在表现手法上,也常常采取对比、象征、暗示等多种方法,展示创造者的思想和情感。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就通过对比、暗示等方法,通过渔民打渔回来的欢欣雀跃与家人江边等待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而钢琴曲《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阳箫鼓》)中的“渔舟唱晚”一节,使用的是小快板,体现出渔夫满载而归、心情舒畅的欢乐场景。演奏中右手旋律优美,描绘夕阳西下,湖光山色的绚丽景色,左手模仿民族乐器中的木鱼之声,更体现出清脆、幽默的情趣。此章运用中国传统的连环扣形式,旋律、力度体现出了逐步下行的趋势,音乐整体结构较为完整。通过对比,暗示的手法充分展示了渔民的欢乐,对比出诗人的思乡之情与对大自然的喜爱。

3.2文学与音乐的相容

对于音乐而言,因为有了文学的存在使得音乐的精髓更能够具体而丰满的显示在世人面前,从而提高音乐的影响力,使得音乐真正成为了活生生的事物,能够长久不息的流传于世。如我国著名诗人闻一多讲的,诗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著名艺术家欧根•希姆涅克在其著作《美学与艺术总论》一书中也指出,文学语言,特别是诗的语言,都是与“谐音”,即所谓“音乐的”品质密不可分的。一是节奏间的相容。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学都十分讲究节奏性,其反映的是创造者的情绪和感情,能够通过节奏的变化展示其不同的内心世界。如在电影《卧虎藏龙》中的背景音乐,通过其节奏的快慢、旋律的紧缓、音响的高低,渲染出不同的色彩和氛围,或喧嚣或宁静,或凄凉或欢快的氛围,使观众如置身场景之中,更能够激发观众的情绪。在描写罗小虎在大漠出现的场景时,就使用了类此马头琴、二胡的音响效果的音乐出现,使人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是曲式结构的相容。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其在音乐的表现模式,曲调结构上更倾向于一种和谐性,曲式结构多半比较稳重,因此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多采取多段结构,展示人物感情的含蓄与细腻。这在文学中则在其结构形式上有着较为充分的表现。如我国古诗中的七言、五言诗句等等,在词句的选择上,通过语句的抑扬顿挫,造成在旋律上的不同的变化,通过平仄的相间与对应,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一味的直白展示,如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虽未将梅花的特点做一描述,但通过语调与句式的变化以及含蓄的表现方式,展示了梅花的特征,被世人所称颂。

4.音乐与文学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在这一文化的系统中,艺术居于中心地位,而在艺术中,以音乐为本体所形成的“乐舞精神”又贯穿于整个中华艺术之中。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式,在美学思想的本质上与音乐有着共生性,同时又会在以后的发展中与音乐一起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是文人们生活方式的艺术化,可见从中国传统中就将两者统一在一起,作为文人审美观念中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古人视弹琴、下棋、写字、作画为修身养性之道。唐人何彦文的《兰亭记》中就讲到“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的说法。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等等都将音乐作为文人的一种象征,使其深深地透进文人的的精神中,如同诗歌一样寄托自己的情感。

人们常说,生活要有诗意,生活要有音乐,就是要把音乐与文学的人文精神移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将艺术与生活统一起来。人们需要从生活的平常中来体验一种富有底蕴的文化境界,需要从诗与乐的统一中审视民族的审美观念。从本质上讲,以音乐与文学为主体的文化就是审美化人生的存在。我们从中才能更好的体验生命,感受生活,把握过程。通过这一审视,才能体验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一种乐观进取、认真把握和感受现时的乐观精神,一种接续了审视生命的文化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与文学的关系比较更为密切,通过文化的传承,使得两者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使得更多的音乐元素,文化元素交织在一起,实现两者新的飞跃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