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04 09:30:45
导语:现代文学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一个时期以来,对《现代文学》的名称界定与教学安排仍颇存争议———有主张与当代文学合二为一的,有主张二十世纪大文学概念的,有主张把晚清文学也应囊括进来的,不一而足,但是目前就大多数高校中文系的课程设置来看,还是把《现代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讲授。然而自从实行了课程改革,公共课的比重增加,专业课的课时量进一步压缩,《现代文学》课也未能幸免,一般是一个学期结课,只有50个课时左右。在这种相对不利的局面下,怎样讲授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很多高校,该门课程都被命名为“现代文学史”,所以一般是以思潮、流派等文学史为主,辅以作家作品的研究,实则忽视了本科课程应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辅以文学史的串联之根本。本文拟从教材选择、整合,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做一反思,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的放矢对教材进行选择与整合,体现多样性和多元性
教材对一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的选择对教学工作的进行往往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现代文学》课的教材很多,较经典的有《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等,有的注重文学史的梳理,有的注重作家作品的研读,即便是梳理文学史脉络,也不尽相同,有的注重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解读,有的注重所谓纯文学的视角来观照。高校教学与中学阶段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师授课的自由度更大,尽管也有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期末考试的限制,但是任课教师可以自行选择部分教学内容,或者部分内容的重难点可以稍作调整。在这种前提下,笔者认为,《现代文学》课的教材应该尽量做到多样化,体现出多元性。多样化是指不能抱定一本教材,学生手里的教材是哪一本,教师就讲哪一本,这样的观点已经过时,不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尽量综合不同出版社,不同地区出版的教材。我们一向有“京派”和“海派”的说法,其实教材的编撰方面往往也能体现出两派的不同。笔者的做法是综合两派的观点,各取所长。比如“海派”的教材往往更注重个人性的分析,观点比较新颖,视角的独创性较强,“京派”一般更注重所谓的客观和严谨,注重历史性解析。而对本科生的教学,整体上采用历史解读与梳理,理清脉络,然后再做个体作家作品的分析与理解,这应该是最合适的方法。教材如能做到多样性,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就能做到多元化。以《现代文学》中的重点内容“鲁迅”的教学为例来说明这一点。对于鲁迅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进展,观点也几经转变,经历了一个“去神话化”的过程。每本教材对鲁迅的解读不尽相同,但是大致都遵循着同一个政治立场,就是对鲁迅的评价,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一点是相同的,更多看到鲁迅作品的战斗性和积极向上的一面,看到鲁迅作品对蒙昧民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矛盾性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不违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的研究成果,比如,美籍华人夏济安、夏志清兄弟,尤其是前者对鲁迅的研究,把鲁迅内心深处“黑暗”的一面解读的很有深度,也更切合实际。也就是说,如能使教材多元化,做到观点多样性,更有利于全面客观的观照一段历史,一位作家和一部作品,做到更真实,更有说服力,这样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遵循“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参与度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灌输,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的今天,似乎中学的教改成果比较显著,但在高校,教师“主讲”的局面仍无大的改观。高校教学相对不大重视师生互动,很少采用提问的方法,教师一人讲解,完成教学任务即为成功,文科类往往如此,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更没有下课解答疑难问题的环节,一个学期下来,教师对任课班级的学生几乎没有印象,师生间的距离过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针对此种情况,“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为我们指明了课堂教学应该采取的正确路径。尽管这是现代教育学的基本原则,但在教学过程中却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遵循,都能做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必须得到充分体现,整个课堂的内容布置、节奏把握等都由教师来掌控、调节,但是具体的操作与实施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代学生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总体来说,要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课堂上以学生讲解为主,教师串讲解疑为辅,最后分几部分师生共同总结,得出最适宜的结论。这样做的好处是:赋予学生主体性,使其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们集思广益,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现代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这是一篇著名的诗歌佳作,大多数学生应该都读过此作。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开篇可请学生来朗诵该诗,之后引出作者,请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并介绍该诗的写作背景等,然后请学生谈谈朗读或听他人朗读该诗时的内心感受,结合当时作者的心境谈一谈诗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教师可引导并谈自身的感受,与学生的观点相结合。最后再齐读诗歌,总结出诗歌的艺术美的特点。学生各抒己见,得出的结论不但包括了所有教材上所指出的观点,还得出了很多教师不曾想到的,更新颖的结论。这样既避免了一言堂的枯燥乏味,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是明显的。总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低姿态,不能采用强制灌输的消极授课方法,而应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学习,共同完成课堂教学。
三、教学手段应多样化,强化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
高校课堂教学往往重视学术性而忽视了趣味性,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通病”。作为一名教师,课上的有深度,逻辑性条理性强,讲解清晰,这些固然重要,也是必需的,但达到了上述要求,不能说就是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我们认为,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的指标应该包括趣味性和活跃程度。只是讲解明白,而课堂氛围沉滞,学生昏昏欲睡,这决不能说是成功的教学。大学中教学对象都是成年人,因而教师们往往容易忽视所谓趣味性,过分强调知识或观点、观念的重要性,这就对学生的自制力估计过高,其实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的注意力连续集中的时间最多不超过40分钟,这是最大阈值,而大学授课一般是至少2节连续上课,想要连续两节课都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增强趣味性实属必要。第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美化课件,尽量做得图文并茂,不要单一的文字呈现,否则很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现象。有些内容可以采用音频或视频来辅助教学。比如在讲授“新月派诗人”这一章节时,为学生播放《人间四月天》的部分小片段,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很自然的引出徐志摩、闻一多、林徽因等诗人。视觉效应要比单纯的语言表达效果明显得多。但同时要注意,课件中文字不能太多太密集,否则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影响教学效果。第二,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演性。研究表明,教师走动过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一动不动,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影响注意力的集中。最好的方法是,教师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你的举手投足,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不能总是一个姿势,或站着拿话筒,或坐在椅子上直到下课,这都是不可取的。肢体语言要灵活,比如手势,在朗诵激昂高亢的诗歌时,可以右手握拳高高举过头顶;抒情诗可将手缓缓伸到身体侧前方。适时调整语调与音量,不能一味的温文尔雅或直线前进式的慷慨激昂,要富于变化,抑扬顿挫,学生才能意兴盎然。也可以与学生互动,一起表演,加强交流,师生关系的融洽,会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第三,注意语言的幽默性。师生有别,但不能有太大的距离,教师各有其风格,然而幽默是智慧的表现,是机智的姊妹。幽默能创造轻松愉悦的气氛,能表明你的风格平易近人,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课堂上,不妨开开玩笑,讲一点笑话,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吸取知识,增长才能,比正襟危坐效果要好得多。
四、更新理念,宜取比较视野,中西并举
现代文学中有太多与西方文学,尤其是欧美现代文学的相似之处,比如“湖畔诗人”,这个流派的名称就来源于英国浪漫主义第一代诗人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徐志摩崇拜拜伦,鲁迅钟情陀思妥耶夫斯基,巴金前期模仿无政府主义,胡适主张“全盘西化”,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都要有所体现。当然,不仅是讲借鉴,更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中国作家自身的特点,中国现代文学自身的特色。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凸显现代文学的特质,对现代文学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
总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要在通过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外部要注重教材的选择,做到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丰富,做到多元化;内部要做到教学内容观点的多元化,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不必过于强调观点的一致性和唯一性,此外还需更新观念,运用比较文学的观点,开阔视野,不断创新。在此基础上,才能瞩望现代文学教学的观念更新,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 上一篇:谈论艺术的生成与层次
- 下一篇:谈论教学多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