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道路历史轨迹与发展

时间:2022-07-03 08:04:56

导语:大别山道路历史轨迹与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别山道路历史轨迹与发展

大别山道路”是安徽农业大学校响应国家号召而确定实施的服务基层,尤其是国家“三农”事业,致力于科教兴农、科教兴皖战略,走出的一条享誉全国的富民、兴校、创新、育人的办学道路,形成了“服务‘三农’、献身‘三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大别山道路”精神。在长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发展中,我校实现了从响应政府号召到主动自觉为“三农”服务的转变,从科技扶贫的理念到为“三农”服务的办学理念的转变。老一代农大人曾经默默无闻地挥洒汗水,辛勤耕耘,像烛光一样指引着服务地区的生产发展,指引着安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经28个春秋磨砺,目前,“大别山道路”已成为农大人心中深深的信念,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但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别山道路”所面临的“三农”事业问题与确立之初的社会环境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受农村社会综合问题的制约等方面。因此,新时期当代农大人推进“大别山道路”,既需要像老一辈那样艰苦努力、无私奉献,也需要科学把握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尤其要研究“大别山道路”征途中的诸多问题,与时俱进,才能科学决策,继续推进“大别山道路”,实现新的辉煌。

一、“大别山道路”提出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功绩

(一)“大别山道路”提出之初的农村社会背景

“大别山道路”思想的提出始于1984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政策文件。当时,经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六年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一系列改革基础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快速,但由于自然和社会等方面因素国内部分地区尚有一部分人的生产、生活相当困难。因此,该文件着重提出了推动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一些政策措施。在国务院文件颁布以后,安徽省委、省政府于1985年初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指导意见,列出帮助的重点地区是中央划定的大别山片贫困地区、安徽省确定的沿淮行、蓄洪区和其他部分低洼老灾区等。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在我校成立了“扶贫办公室”,制定了扶贫政策和方案,并很快推动了一批学校的专家教授和科技人员深入山区,调查农业资源和生产条件,为山区农民确立主导产业,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因此,从“大别山道路”提出之初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说,当时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制度改革激励下,我国农村生机勃勃,但个别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从当时城乡经济整体发展状况来说,贫困农村地区的主要矛盾在于通过发展生产力提高当地经济水平,主要途径就是提升种植或养殖等农业生产环节的科技水平。上述国务院扶贫文件也明确地把帮扶农业生产经营作为基本目标。

(二)“大别山道路”的历史功绩

自“大别山道路”被确立为我校的办学方向以来,我校围绕农村地区(以安徽农村贫困地区为主)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做出了大量工作。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发展需求的变化,“大别山道路”的服务内涵也不断拓展。同时,在“大别山道路”工作目标和精神的引领下,我校科研、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工作的系统性增强,功能逐步整合,从而推动我校事业稳步和快速发展。因此,“大别山道路”的历史功绩理应涵括外部和内在两个方面的成果。就外部的社会贡献来看,主要有:为各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如向农民传授板栗、茶树、高山蔬菜、西洋参和小麦等先进科技成果;直接培训或输送毕业生支持地方发展,如联合举办金寨县农业专科班、与阜阳农机校合办农副产品加工专科班、参与各地“村大工程”、农村实用人才等的培训活动,同时,本校毕业生大量进入县级以下农村基层工作,成为县农委和科技局等部门的核心力量,例如,近年来输送大量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等。从“大别山道路”对学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功绩来说,主要有:激励了我校师资人才的成长,如任立中、宛志沪和胡承霖等专家教授,为学校赢得来自政府和社会等的一系列荣誉和声望,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如早在1999年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教委就组织各类媒体报道我校“大别山道路”在科技扶贫和科技兴农方面的大量先进事迹;推进了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如大别山区特色农业开发、小麦增产丰收和巢湖流域治理等。如同校党委书记赵良庆所言:“大别山道路”是我校在长期服务“三农”实践中形成的一条以“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献身‘三农’,统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推动教育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富民、兴校、创新、育人之路。“大别山道路”是安徽农业大学紧扣时代脉搏、把握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和时代办学精神的产物,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别山道路”的丰富内涵也正是我校20多年奋斗历史的实践总结。

二、“大别山道路”新征程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责任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环境与上世纪80年代“大别山道路”确立之初相比已有很大不同。同时,现代科技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踏上“大别山道路”的新征程,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当代社会环境和我们的时代责任。

(一)“大别山道路”新征程的农村社会环境

由于“大别山道路”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因此在“大别山道路”的新征程中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新变化。概括而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第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经济发展,大量优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领域转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对农业发展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从我校推进“大别山道路”来说,农村青壮年、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大量转移,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社区管理等带来不利影响。第二,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与农业产业化的社会大生产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农业产业化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经营[1]。目前我国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导致其在市场进入和标准化生产等方面难以适应产业化发展需求。同时,农户小规模分散生产,也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第三,必须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农业。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的石油农业传统模式无法满足当代可持续发展需求。适应现代社会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现代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农业承担着食品、纤维、休闲、能源和环保等多重功能。现代农业的内涵深化和功能拓展,对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管理体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科技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日渐改变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而且,“三农”问题呈现联动效应。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民思想文化反过来也对农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传承“大别山道路”的时代责任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今后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仍将有数亿人生活于农村[2]。以“三农”问题为根本导向的大别山道路必须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就“三农”问题的关联性、联动效应而言,在当前农村社会环境下单纯的科技成果输送既难以有效促进农村发展,也将面临诸多阻力、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同样,农村社会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正如总理所言,解决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农村社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我校传承“大别山道路”,既需要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农业建设,也要综合学校各个学科专业的师生员工共同推动农村社区的全面协调发展。总之,新时期传承“大别山道路”需要注意“大别山道路”的内涵深化和外延拓展。校党委书记赵良庆在总结“大别山道路”的发展历史时也曾指出,从“单兵作战”向整体协同攻关、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从“输血扶贫”向提升“造血机能”、从单纯的科技推广向全方位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体现了“大别山道路”的不断创新精神[3]。传承“大别山道路”的时代责任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就外部功能而言,主要包括: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此需要同时重视对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社区规划、社区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协调解决由农业现代化而引发的乡村社会转型问题。从学校事业的内部发展来说,主要包括:推动多学科的横向合作研究;推动教学改革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各类优秀人才。笔者认为,我省地跨长江淮河、处于国家中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都将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和引导价值。作为地方农业高校,立足本地区三农事业发展也应是我校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

三、“大别山道路”内涵拓展和延伸的必要性

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大规模人才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增强农林院校服务“三农”能力是时代赋予现代农业教育的重大任务。从2005年起党和国家连续就“三农”问题提出重要发展战略,强调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我国广大农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活跃的建设资源是人力资源,最富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生产要素是人才要素,如何快速高效大规模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提供人才支撑是党和国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党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明确指出:“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着力打造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充足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300万人。”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满足社会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才需求,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规模的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增强现代农业教育体系服务“三农”能力是时代赋予农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已从高等教育大国逐步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凝练、升华、继承和创新“大别山道路”办学模式,探寻“大别山道路”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规律,探索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进步,推动全面的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等,已经是我校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任务。如何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统筹起来,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与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结合起来?如何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为农村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需要?如何进一步增强科技经济和社会服务服务能力,建立农科教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如何围绕“大别山道路”构建特色大学文化?“大别山道路”的深化研究和现展具有重要的理论要求和现实需求。新时期推进“大别山道路”,需要解决农村青壮年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同时也要强化对新型农业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的扶持。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问题,我校一方面需要推动各个学科之间的合作,针对所服务的农村区域组织软科学研究,为区域“三农”发展提供资政服务。另一方面,我校要积极参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针对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问题,区域农业产业链向纵深延展和横向合作的发展需求问题,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我校参与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举措有:进一步加强与农业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推进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农业企业发展;助推以合芜蚌综合实验区、皖北三市六县和皖江城市带等区域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升级,尤其要推动农产品工业企业发展;通过“村大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等的培训活动、师生科技下乡活动和参与新型农民教育活动等,全面践行科教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四、新时期推进“大别山道路”的对策思考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功能发挥受系统内部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影响。传承和创新“大别山道路”精神,需要把学校内部发展和外部功能发挥相统一,在激励内部要素成长的基础上实现外在社会服务功能的最佳化。

(一)创造和弘扬以服务“三农”为主题的先进文化

我校以凝练与弘扬“大别山道路”精神,做为学校文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工程。该工程定位准确,是我校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及学校文化传承的重要特色内容乃至大学文化品牌之“平台”。在“服务安徽崛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弘扬工程中,在原有的以“科技支撑”为主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农村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对高校的新需求,来补充拓展“大别山道路”的新内涵。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重新审视我校自身的文化特质,大力推进具有农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永葆“服务‘三农’、献身‘三农’”的政治本色,坚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锻造“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弘扬“崇尚学术、求实求真”的学术境界,构建具有农大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制度环境、学术环境和校园环境,把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水平农业大学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传承和弘扬“服务‘三农’、献身‘三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大别山道路”精神,构建具有农大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具有农大特色的先进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建立崇尚学术、宽容失败、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学术文化,完善系统严密、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制度规范,营造崇尚科学、尊师重教、和谐文明的人文环境,建设厚重质朴、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校园环境,树立立德树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构建以“大别山道路”精神为灵魂的校园文化,通过师生的社会服务、社会活动或为社会输送人才等途径把服务三农的文化精神传入社会,以汇聚更多的社会资源推动我国“三农”事业发展。团结和凝聚全体师生员工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水平农业大学而不断奋进。

(二)推动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多学科合作研究

科学研究为高校人才培育、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提供物质保障,也无疑是我校坚持“大别山道路”的基本前提。由于“大别山道路”面对的是具体的、现实的农村社会问题,既需要关注现代农业的产业延伸、专业分工,也要应对因城市化、工业化和科技推广而引发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性问题、农村社区文化和社区管理等的新问题。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三者之间的连锁、联动效益,需要推动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多学科协作研究。首先,要改变传统农业科技研究单兵作战的困局,加强我校农林类各个自然学科之间以及同校外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遵循我省或其他相关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开展协作研究。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指出,要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要素优化组合,打造合力、激发活力,遵循农业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科技力量配置由重复分散转向科学分工与联合协作。因此,只有按照农业产业发展规律来协调农业科技研究,才能形成集成化的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其次,在协调自然科学各个学科之间合作研究的同时,联合校内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科研资源,针对未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区域的农村、农民的社会问题开展同步研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指出:长期以来,由于自主创新的机制体制障碍,我国创新力量各成体系,创新资源分散重复,创新效率不高,应该促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协同创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和农民的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农民组织化发展、激发农民社会参与,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三)创新人才教育,培育“大别山道路”的现代人才

在20多年的“大别山道路”实践中,安徽农业大学为安徽省农业振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才扎根在田间地头、山间湖旁,为安徽省“三农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学校立足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积极探索全日制普通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专门型人才。“大别山道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配合安徽地方经济发展和安徽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作物多样性特征,形成了相应的专业特色学科群,组建“产学研”联盟,积极孕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科学技术新理念、生产新知识、产生新技术、培育新品种,以科技创新带动农业经济发展,以人才培养服务安徽农业发展。学校针对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现状,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各级各类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开展新农村建设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成人教育,进行“村大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培训。人才培养为我省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大别山道路”的深入发展是安徽农业大学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主动融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科技研发、农村科技服务、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教育方式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三个纲要的公布与实施,以及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形势,升华和凝练我校“大别山道路”的时代品质,拓展和延伸“大别山道路”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探索总结其现代农业教育规律,揭示其对现代农业教育体系的启示意义和创新价值等诸多方面,需要继续探讨、凝练、升华“大别山道路”深刻的教育思想指导和教育哲学理念,这对我校“十二五”期间拓展和延伸“大别山道路”,实现学校“和谐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实现“三农”人才的创新性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对丰富高等农业教育理论,促进现代化农业教育体系构建一样具有重大价值。

(四)构建多学科、多单位协作的“大别山道路”社会服务方式

28年来,“大别山道路”已经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社会服务方面推进大别山道路,还需要积极应对目前农村社会的新变化和围绕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农村的变化意味着我国正处于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转型过程的攻坚时期。因此,融入区域农业科技体系,顺应国家区域农业科技资源整合需求,实现农科教相结合,向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集成性的科技成果,应该是我校推进大别山道路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向。为此,首先要在推进校内各个学科横向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间的合作,以针对特定区域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集成化的科技成果。而且,今后我校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应该改变过去以特定项目为基础的短期合作方式,要建立围绕特定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长期合作。从所提供成果的集成性质来看,既要从纵向上同步协调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科技需求,也要在横向上完善各个环节的专业分工和相互合作。其次,深入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三者间在服务“三农”过程中的合作。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实现了农村生产力的进步,从而引发了农村生产关系的适应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生产力的进步就会受到制约,农业科技成果就无法有效转化。例如,由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无序流动和分散生产的小农传统,农业劳动力出现结构性问题、农户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构建十分困难,影响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考虑到耕地资源刚性约束和人口基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被视为开启小规模农业走向现代化之门的一把钥匙[4]。但是,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从思想观念方面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农民在科技发展、社区文化和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参与能力。在增强服务能力的针对性上,进一步梳理、研究、提升“十二五”规划中“新农村建设服务工程”的具体实施内涵,围绕“大别山道路”开展以下环节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有:农村科技经济和社会管理领域的研究及相应的合作“支撑点”研究;农村社会发展、转型时期的社会建设类的“需求点”和要解决的“问题诉求点”研究服务,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总结创新新农村建设各类人才的校本“创业类人才特色培养体系”的系列课程群的“交叉点”研究实施,从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新要求,寻找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实在的“结合点”研究服务,从“学校文化品牌”的高度,塑造“大别山道路”形象的影响力、感染力、吸引力地“传播点”研究实施,调动全校专家,有计划地调查、研究为安徽农村全面发展服务的“咨政点”研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