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戏剧文学作品策略

时间:2022-06-30 06:05:18

导语:阅读戏剧文学作品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阅读戏剧文学作品策略

戏剧是四大文学样式之一,它是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要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我们读到的剧本是戏剧的文学部分,是一剧之“本”。戏剧文学具有其他文学体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它要供舞台演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便产生了剧本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般特点:一是时空集中性,二是矛盾尖锐性,三是语言个性化。阅读剧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整体感知——了解戏剧结构

剧本的结构是表现戏剧冲突和性格撞击的手段。剧作家只有精心设计剧本结构,才能将他所概括的生活现象更典型更集中地展示出来;而剧本的阅读者,也只有在对剧本结构进行整体观照之后,才能把握剧本的构成方式和内容构建规律。对剧本结构的分析要首先注意区分以下三种模式:一是开放式结构。这是一种把戏剧故事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地表现在剧场舞台上的结构形式。莎士比亚的剧本、我国的一些传统剧本就是典型,时间拉得长,地点拉得开,既便于剧情发展的腾挪起伏,也能使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更加细致、完整,但在情节铺排和性格表现上平均用力,容易顾此失彼。二是闭锁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不是从头说起,而是采取横切的方式,把戏剧冲突中的“危机”一下子抛到观众面前,正面表现并集中刻画从高潮到结局的一段戏。对于过去的事件和人物关系,则用“回顾”或“内省”的方式,随着剧情发展逐步交代出来。曹禺的《雷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都是这种闭锁式结构。三是展览式结构,这种结构就像一幅展示各种人物风貌和性格特征的群像画构图。人物较多,但没有明显、突出的主角,即使有一两个贯穿全剧的人物,也只是起着一种把不同人物、不同事件汇集到同一个场合里展现的“串线”作用。在这种剧本结构中,每个角色都独来独往,彼此互不相干,整个剧本的构成像万花筒一般,看似松散,实际有内在的结构章法。曹禺的《日出》、老舍的《茶馆》就属于这种模式结构。

二、重点突破——把握戏剧冲突

冲突离不开矛盾,但不等于矛盾。对立双方的磨擦、争执、撞击,称之为“冲突”。戏剧要在两三小时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就必须把矛盾集中起来,达到紧凑、尖锐、紧张、激烈的程度。因此有人说,“戏剧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创作剧本必须展示冲突,阅读剧本必须把握冲突。为了吸引观众,剧本十分讲究情节性。读者了解了戏剧情节,才能把握戏剧冲突,受到艺术熏陶。从情节的推进入手,分析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场次入手。分析时,可把一场戏分解为若干小单位,进行微观考察,省去不重要、交代性的细节,仔细研究主要事件、主要场次的描写,最后把各个场面合起来,作综合分析。如《窦娥冤》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直至行刑的全过程,按情节的开展,这折戏可以划分为三个场景:押赴刑场、诀别、临刑。抓住“指天斥地”“发下三愿”这两个主要场面,不难把握此折展示的是窦娥与元代贪官污吏之间的矛盾。此外作者着意写窦娥要求避开前街去后街,为的是怕自己的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窦娥的善良性格。如此善良的人却蒙冤而死,从而更深刻地批判了毁灭美好的黑暗现实。二是从情节的线索入手。一部戏的情节主线,就是贯穿全剧的主要矛盾冲突。《窦娥冤》的情节主线很清楚,就是蔡婆婆、窦娥婆媳二人与赛卢医、张驴儿父子、桃杌县令的矛盾。这条主线,经历了蔡婆婆与桃杌县令的矛盾等三个发展阶段,多侧面地揭露了元代社会地痞流氓、贪官污吏等各种恶势力对两个弱小妇女的欺凌、侮辱和伤害,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人民生活的悲惨痛苦。

三、深入探究——品味戏剧语言

戏剧里有两种语言:一是舞台说明,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布景的说明,动作、表情、声调的说明,幕起、幕落的说明;二是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戏剧语言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我们探究阅读艺术形象,主要从分析戏剧语言入手。分析舞台说明,体会它对塑造人物的辅助作用。如《雷雨》第二幕开头的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一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氛围,奠定了全剧的基调,烘托出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也为下文雷雨声中矛盾冲突的总爆发做好了铺垫。分析人物语言,体会它对塑造人物的主要作用。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中的重要部分,它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基本手段。分析时应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潜台词三方面入手。其一,什么人说什么话。个性化的语言是指符合人物性格,最能表现人物本质的语言。老舍说过,“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分析时抓住那些特定情境下特定人物的特殊语言,就能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雷雨》第二幕,当周朴园认出鲁侍萍时,先是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后又转了语气,“你可以冷静点”。三言两语就勾画出周朴园的个性:凶狠、虚伪。其二,人物语言要有动作性。不是要求用台词来代替人物动作,而是指用台词来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细致的思想活动,也就是这种语言要能展示性格和心理。如上例,周朴园发现面前的“下人”是侍萍后,立刻撕去了“怀念旧情”“弥补过错”的虚伪面纱,责问“你来干什么”,他以自己的心理揣度侍萍,“谁指使你来的”,认为她一定是受人指使来敲诈他的,于是感到害怕、愤怒,暴露了他阴暗卑劣的内心世界。侍萍呢,一句“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展示其思想感情的风暴,痛苦、愤怒的感情充斥内心。人物细腻的情感波澜,通过动作化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其三,戏剧语言,要求凝练、含蓄、深邃。“片言百意”,使人们有充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潜台词的妙处。什么叫潜台词?通俗地说,要除话的表面意思之外,还隐含着没有说出来的更深一层的意思,这更深一层的意思即是潜台词。我们阅读时,要揣摩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体味话中之话,话外之意,补充和丰富原台词的内容,从而把握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如《雷雨》第二幕,繁漪与四凤有一段对话,繁漪想从四凤嘴里打听周萍的消息,却不便显得过于急切,暴露自己与周萍的暧昧关系。四凤呢,她也生怕繁漪知道她和周萍的关系,于是一问三不知,使繁漪很是不快,因此繁漪“(看了她一眼)嗯!”其潜台词是:你太做作了,你真的不知道?四凤小心翼翼,繁漪不达目的,加紧追问,心虚中泄露“天机”,最后她“(注视着四凤)嗯!”这一声“嗯”的潜台词是:你知道了也没关系,我也不掩饰,我就是问大少爷。抓住这些精练、含蓄的语言,体味其中的潜台词,不难挖掘人物(繁漪)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