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阅读创作优秀文学作品
时间:2022-06-28 11:01:28
导语:回归阅读创作优秀文学作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2011年5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18岁~70岁的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仅为4.25本。据调查分析,中国人有"读书习惯"的,从1978年的7%下降到2004年的5%;而英国有"读书习惯"的人,从1978年的54%上升到2004年的65%。书籍自古以来就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古语云:“开卷有益”,特别是在信息时代保持阅读的习惯非常重要,这可以引导人主动思考。而事实上现在书籍正远离中国人的生活,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源是什么呢?本文以中国文学作品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当今文学作品的现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进行了梳理总结,对今后文学作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认真思考,并针对当前文学作品的创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当代文化学术作品现状及主要问题
首先,当前国内很多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的能力不够,它们本是人们精神意识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现在绝大部分新作品在重复、抄袭前人之作,创作过程没有真正深入社会、走进生活,致使作品内容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现在的文学新作缺乏思想深度和精神高度,内容空洞苍白、形式化,大多采用制式的写作手法,枯燥冗长的作品内容,其立意和深度都大不如前。实际上,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这十多年,我们的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剧变,新生的文学创作非但没能敏锐、感性的将其表现出来,还常常运用复杂晦涩的语言,杂乱无章的结构来掩饰自己重复前人的事实,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的文学作品已经很难与我们的现实社会进行有效对话。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许多作家在知识储备、理解能力以及审美体验和判断方面,无法与社会变化同步,他们缺少求慢、求精、求新的写作态度,缺少对时代生活的正确把握能力,这些品质与能力是需要很多时间来适应和学习的。在作品内容方面,还有一致命的弱点就是当前文学作品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文学界表面上是欣欣向荣,小说、书画、影视作品一年成千上万部,可是公众看的并不多,知道的也不多,原因在于没有好看的。许多新的文学作品出来只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一点新意都没有。如果作品都奉行天下文章一大抄的原则,那还能出什么创新?创作是一项极费心力和财力的过程,一个有思想有观点有创新意义的作品问世,多的都会达几十年,少的也至少一两年,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用四到五年才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诗,平均一年也就写两到三首诗。而在我们国内有些作家,一天就可以写两三首诗,一年就能出一本诗集,这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我们出不了伟大的诗人,出不了著名的文学家,就在于我们特别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我们热衷的只是炒作,并没有进行深层次新的创作。社会的浮躁、功利的价值观和淡漠的著作版权意识,更是我国难见经典作品、深度思想作品和让人耳目一新作品的根源。因为要创作这些东西,并不是闭门造车投机取巧粘贴复制就能完成的,那是通过灵感的闪现、用心的创作和精心的提炼才能完成的,这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财力的投入、需要后期的宣传,更需要作品有时代特征,有思想内涵,有强烈的版权意识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另一影响当今文学作品质量的原因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急于利用文学作品来打造地方品牌,此类作品也成为“政绩工程”。每年产出的这些作品不少是“属地”投资的作品,而且这样的作品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结果是常常由于创作源泉的先天不足而使作品缺乏内涵,从而不易被打造成能够留存下来的成功著作。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展现出来。现代社会里科技发展的同时加快了人类的生活步伐,借助于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这个过程简单快捷,低成本而高效率,但是网上阅读只是一种浏览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阅读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品味一个优秀的作品,图书是唯一途径,因此很多人还是坚信不应该放弃阅读,但前提是有好的作品提供给他们慢慢欣赏、品味。所谓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是将丰富的情感,高深的思想,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们在享受心灵和感观的乐趣中,领悟其内涵和哲学的深髓。要做到这些,内容首先要引人入胜。作品的内容通常可分为生活内容和思想内容两个部分,前者是指作品具体描绘的对象,后者则是指作者对于作品描写的对象所持的态度、倾向和评价,一个成功的作品就是这二者的辩证统一。作品内容应该避免脱离实际,千篇一律、没有灵魂。那么如何创作出既有内涵又能震撼心灵的作品呢?笔者认为创作者首先应该尊重现实、反映现实,将视野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获取素材,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在急剧变革和转型的时代,社会和生活本身层出不穷地在给每一个创作者和记录者提供足够丰富的素材,其中有些素材的精彩程度甚至远远超越了创作者本人的想象力。创作源泉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来,然后到人们的内心中去。一部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具有思想性。应该可以让醒着的人会心一笑,释放心中的快乐或缓解内心的无奈;让淡漠的人不至于在麻木中昏昏睡去,误以为眼下的世事与自己的生活无关,甚至可以跨越历史和种族的隔阂,消除现实的敌意,弥合时间的伤痕。
作品内容要避免重复,就要提高创作者的原创力。这里所说的原创力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经验应该是想象的重要源头,一般来说,创作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的原创性就有越多的动力。当然,经验和原创力之间并不能画上绝对的等号,新鲜的内容还来自创作者处理经验的方式和能力。因此,要提升作品的原创力不仅仅要发挥想象力,还要求作者有心灵体验的能力。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从原创力日益萎缩的窘境中走出来,多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但这还只是由经验通往原创力的第一步,接下来必须在体验上进行认真的修炼,使生活经验转化为心灵体验,使客观的经验世界转化为作家主观的心灵世界,只有在这种实践中寻求创作源泉,才能真正获取最充沛的文学原创力。
此外,也应该注重作品设计的艺术性,毋庸置疑,好的设计可以帮助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只有把设计创意和提高阅读性完美结合起来,才能让文学书籍更好地兼顾实用性与艺术性。
- 上一篇:谈论贺知章文学境界
- 下一篇:岛崎藤村与创造社文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