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画艺术作品鉴赏
时间:2022-06-28 10:41:17
导语:瓷画艺术作品鉴赏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余仰贤是著名的瓷画艺术创作者,祖籍江西,在他的大多数陶瓷画作作品当中最突出的就是他巧妙地将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在瓷画上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高山流水的生命活力还是那种发自内心的乡土情态都让人流连忘返,久久难以忘怀。他的笔墨境界有效地将东方诗意温馨的人情味以及西方特有的艺术创作形式融合在了一起。
一、余仰贤的山水陶瓷赏析
欣赏余仰贤的山水陶瓷画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暖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赏心悦目,拥有发自内心的心灵享受。我们经常可以在瓷盘、瓷碗、瓷瓶上面发现他的山水画,在细腻轻柔的笔触之下,我们仿佛站在一扇偌大的窗户面前,透过这扇美丽的窗户,我们观赏到了大自然的无限风光、祖国的秀美山河。如著名的陶瓷画作《桂林山水甲天下》,无论是山的厚度,还是色差都或沉重、或强烈,并且丰富多彩地呈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眼前。再看他笔下那涓涓细流,是如此的轻柔秀美,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余仰贤正在向我们传达着来自心灵的话语,那是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比一般传统的古彩、粉彩、新彩山水画更具有活力和风韵,其艺术价值和生命力都是不言而喻的。这幅作品的绝妙之处在于整座山都笼罩在了梦幻的大气当中,只看见成排的树木在远处浩浩荡荡地飘动着,出现在眼前的流水,水面上的波纹清晰可见,再看看那些老树苍枝,在树与树之间传递着一道道祥和的光芒,那一泓似气似雾的极度寂静的水,仿佛像一首美丽的抒情诗。余仰贤在14岁的时候就投身到景德镇著名的陶瓷美术家王云全老先生的门下,学习了精湛的青绿山水、雨雪山水的作画形式,因此很多人也对余仰贤的作品做出这样的评价:“穷春夏秋冬之善变,图风月串流之精神”。他的绝大多数瓷画作品巧妙地融合了陶瓷艺术品的材质和美工技法的表现形式,通过恰到好处的笔墨表现力度与时代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与材质本身的融合最终产生强而有力的视觉冲击。古彩装饰的《水乡》、新彩《霜叶红于二月花》等都是最传神的表现方式。在他的作品当中无一不具有强而有力的人和自然的美学关系和亲和力,他力求将宁静空灵的理想在瓷画作品当中表现出来,通过技巧和材质肌理的有效结合,生动传神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幕幕秀美的山河。
二、余仰贤对船的独特偏爱
船一直以来都是余仰贤山水画作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烘托主题。他的船是因地制宜、因水而异的,我们在他的许多作品当中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船舶,水乡的小鸟蓬草船,湖波村上的小舢板,在河上漂流的一个个小竹排,美丽的江镇上面的双轨船,其实这些并不是一些可有可无的点缀,通过对这些船舶的刻画可以营造出更加传神的画中画的艺术效果,是余仰贤的画作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船把前景与中景、山石与房舍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让人们可以感受到这些画中的深远幽邃,我们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画作的结构通过对这些船舶的巧妙运用变得更加曲折多变,不禁让人生出“我欲乘舟东去,尽览名山大川”的真挚情感。余仰贤在画山的时候总是会加上对流水的描绘,无论是江汉大川还是溪涧瀑布,又或者是山河湖水,他都不忘大大地赞美和描绘一番。因为有了人的存在,远山变得更加苍劲有力,石头变得更加的湿润清泽。因为有了水的存在,才能够让整个作品变得灵动,我们仿佛在这些陶瓷上面听到了水敲打石头的声响,感受到了那属于水的独特意蕴和强烈的节奏感。从空间的布置结构上来看,水又是一种间断和阻隔的符号,最终构成了此岸和彼岸的奇思妙想和优美意境,也紧紧地将画家与观看者的思绪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船在余仰贤的瓷画艺术当中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布置构局需求,也不仅仅因为船行是因为拥有了流水的驱使,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船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那真挚的向人类的庄严告白:船是通向彼岸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这也是人们为了找到美丽的精神家园的重要桥梁,更是我们试图从物质世界进入到精神世界的通道。另外一个方面,余仰贤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一直都信奉着这样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他对船的热爱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余仰贤对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吸收与创新
余仰贤从事瓷画创作,一方面有赖于他继承和吸取了良师益友的艺术创作精髓和真谛,另外一个方面还源于他对中外传统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优秀的陶瓷传统的无限热爱。后来又在张仃、侯德昌等优秀画家的提携和帮助下,创新地将中西方艺术表现形式融为一体。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最终他创造了一套余式风格的瓷画特点,将光与色、声音与神态、线描与色感之间的共性描绘得淋漓尽致,最终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在他的作品中当属那些山水造型最具特点,无论是对主题的烘托,还是笔锋的细腻程度,都已经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除此之外,他还将观念与形式、人与自然的关系连同自己的创作思维方式和表征状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实现个性的释放,最终形成了既具有传统艺术风韵又兼顾了现代审美观念的瓷画山水风味。枣子瓶《水乡》、直筒瓶《水村瑞雪兆丰年》、薄胎碗《春风杨柳》等都是余仰贤的代表作,这些作品都是在轴上装饰的山水线条画作,既拥有了古彩铁线描的奇特,也包含了粉彩的秀逸。余仰贤对于陶瓷绘画拥有独到的见解,与传统的中国画作一样,拥有异曲同工之妙,余仰贤十分重视虚实之间的对比,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组合和搭配形式形成平衡的艺术表现效果。这些优秀的瓷画作品巧妙地将各种文化风格和趋向融合在了一起。无论是中国画的细腻柔和的线条,还是西方画作强烈的色彩感,画作试图产生一种透气的平衡效果,希望让每一个画面都变得生动有趣,避免了呆板闭塞现象的发生。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余仰贤总结了中西方的画理,将光和暗衬托得淋漓尽致,成功地利用了留白的虚位代替了光线的投影效果。另一方面,他还借助舒缓画面的层叠、水的曲折的表现效果在整个画面上营造出一种逼真的压迫感,通过这样的表现方式,希望将观看者带入到一个个更加深层次的想象过程当中,最终与观看者产生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在他的作品《奇峰山下有我家》中,我们可以看得到在前景的大多数地方都留有空白的部分,这样做是为了更加传神地烘托出中间部分青花料的晕染效果,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分水部分,这是一种关于水光掩映的最佳表现效果。图画上面的飞白部分,好像一朵朵洁白的云朵,山峦上一团团雾区,下部分的空白部分,让整个水乡河道的效果更加强烈,层次分明,最终形成了山之静柔、湖水广阔的韵味,仿佛画外有画,让每一个观看者都陷入到无限的遐想当中。如果说,余仰贤上述的瓷画作品拥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景德镇独特的地域特色的话,那么他的另外一类作品则能够更好地诠释他对中西文化独特的见解,在这些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巧妙地将中西方文化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中国画的线描,还是西方画作强烈的色彩感,都让他在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当中独树一帜,独具一格。在他的《黄山奇松》当中这一点就显现得淋漓尽致,余仰贤充分地运用了青花、釉里红等色泽鲜明的肌理效果,构造出“树为君,人为辅”的构局。既不画山也不画水,通过对人物站立的姿态、向背,让观众的视野得到无限的延伸和扩大,通过对画面肌理的执著追求,最终余仰贤带给我们的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这无疑是他深受西方现代艺术视觉知觉理论和材料主义影响的最终结果。当然,这些理论和主义仅仅只是帮助他构造布局画面的辅助工具,真正的还是他俯读仰想的主导动机的理念。截取和引用水墨画的韵味和文人画的空间氛围,通过以小见大、由近及远、虚实结合、动静相称的方式将画作的主题在陶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挚的情感在玄妙当中不断涌现,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之情。本文结合个人的研读心得,就余仰贤瓷画艺术作品展开了探讨,具体地针对他的代表作品进行了分析,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够凭借本文引起广大学者关注。
- 上一篇:诗歌采桑女与采莲女文学形象对比
- 下一篇:农机三率整治指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