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现代文学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6-17 03:03:00
导语:民族地区现代文学教学模式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现代文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正在被不断边缘化,这与它在社会技能、信息、思想及创造力获得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的实际帮助越来越可疑有关。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当代生活的脱节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不能回应学生的审美期待,无法有效切入当代文化建设,民族地区因其地域与文化的特殊性不免对专业课教学提出一些特别要求,专业课教学尤需在融入主流之时做到不失地域民族特色。不少研究者看到了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问题并试图寻求解决,遗憾的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尝试构建尽可能务实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成为专业的学习者,进而整体性地提高学习能力,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脱节的教学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当代生活脱节具体体现在教学关系的脱节,不是说它已完全失去来自学生的回应,只是回应的声音已经相当微弱,与我们所希望的教学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者指出:随着现代性的焦虑为追求感官享乐所取代,文学的娱乐功能被放大,文学的社会承担意识和历史使命意识开始受到压抑。显现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则是一些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上课基本不做笔记,课外基本不读文学作品。完成作业依靠网上下载与拼接加工,到了期末考试则复印同学的笔记临时突击几天,并美其名曰恶补。他们从未把阅读现代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缺乏感性的艺术体验,不曾产生过感动和愉悦,也谈不上任何审美艺术熏陶。等到毕业之时,知识基础贫乏,理论功底单薄,审美趣味幼稚等问题则逐一显现。考研的学生专业基础应该是相对扎实的,但是他们答题时头头是道,一旦涉及自己高谈阔论的某部作品,却是一脸迷惘,因为没有真正阅读作品,所谓高谈阔论只是来源于指定的参考教材,并不是由阅读经典得来的切身感受[1]。根据笔者任课期间的观察,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反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对教学内容拥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认真听讲且积极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在课后主动借阅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遗憾的是这类学生只是少数,我们提出问题当然主要不是针对这一部分学生。二是对教学内容基本不感兴趣,只是由于害怕考勤制度才按时来到教室,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对老师课堂提出的问题不愿主动回应,课后则缺乏进一步拓展本专业知识足够的动力。三是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地方,或者干脆无故缺课而利用上课时间去做其他事情。这一类学生已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内容完全疏离,课堂所讲授的知识已与其不再发生任何关联。名义上学习过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实质上对于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却一无所知,更不要说通过这门课的开设接受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这种浮躁之风固然没有完全占领高校校园,但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对严谨求实的学风已经产生了实际的负面影响。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边远民族地区的高校不仅难以避免,甚至可能表现得更复杂一些。以广西为例,一方面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落后使教学对象在文学常识储备、汉语理解能力与书面表达技巧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如何与地域民族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长期以来未曾得到过真正的关注。多种原因的叠加使边远民族地区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现代文学曾经与现实生活保持血肉般的联系,并在文学创作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如今却与现实生活发生了脱节,甚至由此导致学习主体的缺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究其原因,当代生活中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转变所带来的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以及的冲击[2]固然是一方面,而中国现代文学课堂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审美趣味变化的有效回应,对教学实际效果置若罔闻所带来的积弊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我们致力于追求高质量的教学,那么发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堂上的就应该是文学认知能力与专业审美品位的整体性提升。真正成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是全体而非少数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知识习得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充分开拓,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有效与结果有效的有机统一。唯其如此才堪称高效的课堂教学,也才算是唤回了那些已经厌弃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主体。
二、建构性环境的创设
“教学的经典定义是设计环境。”[3]所谓环境是指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全程,包括课内教学设计与课外教学延伸。环境创设的意义是就学习主体而言的,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生学会学习,并通过学习使自己成为富有效率的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在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被建构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它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而集中关注学习行为的社会性。该理论就环境创设进行过极富启发性的阐述:“知识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不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亦即是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4]学习乃是基于与环境充分互动的意义建构,教学则是为了创设有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这一学习环境蕴涵丰富,足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认知工具。它强调交流和协作对于知识建构的作用,也相当重视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使知识和能力具有远迁移和强大的生存力。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无法以现成的、孤立的方式获得,复杂知识的获取需要明了组成系统知识的各个方面,重视知识的多元表征。对于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说,学习主体的缺席是不可想像的,也是致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之所以缺席,究其原因乃是它蜗居于虚幻的象牙之塔,忽略学生的审美期待,无视地域经济社会发展,而重新激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目前最为急迫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文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已疏离于当代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作为一种历史参照也失去了价值,重新发掘这一段历史并阐释其当代意义是必要的。广西境内生活着壮、汉、瑶、苗、侗等12个民族,每个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特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民俗信仰与生活习惯。我们需要研究学生因民族身份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期待的“常”与“变”,发掘学生的知识兴奋点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契合之处,从而由此有效激活学生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在向东盟国家的开放国家战略中具有极为明显的地域优势。我们需要调整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构架与专业侧重点,真正唤起它参与当代文化建设与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而这也是唤醒中国现代文学学习主体的重要环节。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才有资格去谈论尊重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问题。环境创设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为了充分激活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关系,实现教学活动各要素关系顺畅,选择下述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综合、变通是必要的。
(一)信息归纳模式: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组成是史料,了解史料并为其建立关联进而对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形成整体认知,是对专业知识的归纳整理,也是个人认知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升。
(二)个人探究模式: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在于是否具备专业洞察力,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专业研究者,但是必须成为专业的阅读者。对于某些中国现代文学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做出判断之时突出个体的独立性,进而训练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判断负责是十分有益的。
(三)群体互动模式:由于视野的局限,个人对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现象的思索可能陷入困境,整合集体的力量就是摆脱困境必须的。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合作关系,因此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搜集最好由群体协作来完成。
(四)行为矫正模式:对于某些文学现象的正确判断往往形成于持续的修正中,而有效的修正只有在高度的理性中才能正常进行,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研修行为时刻保持清醒,能够进行自我行为调节以实现预期目标。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选择教学模式旨在创设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通过有效参与使教学过程中曾经沉默的大多数得到解放,教学模式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作家作品中心论虽然受到过一些质疑,但是就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实施来说,它仍不失为一种较为可靠的依托。我们把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作品赏析、文学史基础、专题选修课与“读研写演”审美体验活动。由于课时总量的压缩,单独开设文学作品选读课已不太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经典阅读可以忽略,教学双方在课堂上共同解读文学经典是一个折衷的办法。经典作品赏析旨在形成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初步概念性认识,帮助学生获得分析文学作品的专业眼光,并实现向专业阅读者的过渡。引导学生从美学的与历史的角度对那些名著经典做出个人化的解析,从部分经典作品的细读中获得解读文学作品的一般方法,为以后在更广泛的阅读中提高效率做好准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但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也会激发部分学生课下阅读相关论著的积极性。文学史基础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构建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框架,形成对于文学发展的一种“史”的认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文学史基础教学应该以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为主,防止任意删减大纲规定必须讲授的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做到追踪学术发展前沿,及时吸纳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来完善教学内容,并适当引入一些学界热点话题来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其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知识系统,形成关于本专业的一种宏观认识。由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自我矫正能力,使其学会在复杂系统观的引导下赋予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现象与经典作家作品以意义。
专题选修课的开设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深化。在专题选修课的设置上应在强化学科意识的基础上向本土文化开放。广西文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笔者所在的高校已经或拟开设的专题课有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广西本土现代文学专题、中国-东盟现代文学比较专题等,旨在通过“点”“面”交汇训练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学习效果的评估,在课程结束时应布置论文写作的作业,加强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及规范的掌握,包括收集材料、撰写研究现状综述、提出论点进行论证,以及使用引文、注释等。在论文写作中根据学生素质分类指导,积极发现学生的学术潜质,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此举不仅在于巩固学生已学的基础知识,而且诱发学生挖掘自己的兴趣专长,为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积累经验。读研写演审美体验活动是专业课教学成果的实际检验,是一项超越了课堂教学的包括阅读、研讨、写作、演示的系列性的审美体验活动,其重点是搬演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成果于舞台之上。笔者所在的高校经过10多年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操作模式。活动由学院统一协调组织,先是中文专业各年级学生广泛阅读现代文学课程篇目中的文学作品,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学生以班级、小组或自由组合为单位,对经典作品进行二次创作,最后以话剧、音乐剧、舞蹈、诗朗诵等舞台表演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演绎,通过演出活动不仅为学生重温这些作品的内容,尤其是身临其境地揣摩其中人物的性格心理创造机会,也锻炼了学生改编作品,把学过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之中的能力。从作品研读到舞台搬演,对于兴趣日益多元的学生来说,不同的教学层次为其融入其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回到问题的根本上来,研究教学模式正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机械的教学关系,通过探究-实践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避免成为束缚教学的新教条,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对一些教学模式加以综合或拆分是必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必须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结构,唯其真正做到向学生开放,才能实现教师和大多数学生的共同参与,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唯有教学双方达到最佳结合状态,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成为现实,过去那些沉默的课堂上的大多数才能被真正调动起来。
- 上一篇:清代词人作品文学意义
- 下一篇:主任在市管企业工作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