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学构造正确方向
时间:2022-05-21 09:54:00
导语:群众文学构造正确方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如果保证其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就在于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正确处理好文学创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搞好文学创作的重要前提。文学创作必须紧扣现实生活,在文学艺术界一些文学创作忽略和忘记了文学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文学作品也就成为脱离社会生活、脱离人民的极其枯燥乏味没有生命力的所谓纯文学。纵观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真正有艺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文学作品,绝非是那些所谓的“精英文字”、“贵族文学”等。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与其诞生的时代、社会相联系,并能充分地反映这个历史阶段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生活形态。文学作为上层建筑,只有深入生活、亲身体验,才能挖掘到深层次的东西。如果不到生活中与人民群众接触交流,对所要表现对象的真情实感就无法培养起来,创作激情就无从谈起。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性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是人们以自我意识认识和把握群众文化的主观实践。群众文化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活动参与的全民性、活动地域的广阔性、活动内容的普及性,集中体现着他的社会性。群众文化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通过人们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发展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追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对于群众文学创作活动采取的是比较宽松的政策,但是群众文学创作活动仍然要受新形势下形成的文化市场考验,在社会巨变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要实现群众文学创造的科学发展,不断扩大群众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打破陈旧群众文化思维定势致力创新群众文学理念
谈到群众文化,人们往往认为是一种低俗文化的代名词。正是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颇,导致了长期以来对于群众文化的淡漠。而当前的群众文化建设应涵盖几个方面,即:群众文化的思想先进性、理想追崇性、精神凝聚性、参与广泛性、形式多样性、活动效果性以及能动转化性。要通过挖掘和体现群众文化的上述内涵,通过不断拓展群众文化的特殊外延,形成追求创新的群众文学建设格局。
二、群众文学创造要深入基层贴近老百姓生活
必须深入到街道、社区、居民小区,特别是要经常深入到不稳定因素多的下岗职工集中居住区、失地农民安置小区、灾民安置点等地进行深入的演出和调研,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老百姓生活小事进行提炼加工,以相声、小品、快板词、腰鼓、秧歌、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新的作品,使我们的文艺演出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对象、参与者都是居民群众,而广大居民群众的文化爱好又千差万别,要满足不同层次的群众文化需求,就得开展多门类、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家庭文化、门栋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美术、摄影、书法、棋类、健身、科普、工艺制作、花卉、盆景展示,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从而使群众文学的创造活动更加有血有肉,增强群众文学创造活动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三、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群众文学
要十分重视群众文学活动的地方特色,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要树立精品意识和地方意识,求效果、重质量,注重群众的参与率,保证本土特色。为此,就必须要注意培育地方特色的剧目,在创办群众的特色活动项目中,要因地制宜,注意发挥区域内民间力量的作用,挖掘民俗资源,发挥各街道、企事业单位、社区群众艺术团体的优势,创办特色活动项目,要注重连续性,长期性,规律性,有步骤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首先,要注重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篮球比赛、歌咏比赛、读书竞赛、书法绘画摄影竞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陶冶广大群众的情操,创造良好文化氛围;其次,要充分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延伸群众文化活动的触角和覆盖面,进而使群众文学创造活动在不断的与时俱进中得到新的繁荣与创新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学理论研究提升群众理论指导水平
目前尚没有一套比较完善和有说服力的群众学术体系,在群众文化工作实践中必须要把握尺度:演出活动中确定什么样的主题、融合哪些艺术形式、选择哪些剧目、群众参与互动到什么程度、哪些演出语言需要通俗化调整、改编;演出前在考虑这些现实问题时,已经自发的同时扮演了群众理论研究的角色,但确没有把它上升为学术层面上研究,要形成一套自己的、相对对立的群众文化学术体系、以便在今后的群众文化工作中避免在简单的重复劳动中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用更科学、有效的理论来指导群众文学创造活动实践。除此之外,应当设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众文化研究机构,组织一支有较高理论水平的研究队伍,设立当前热点的科研课题。
- 上一篇:经济普查情况通知
- 下一篇:县长在重点治理项目管理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