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人文精神锻炼
时间:2022-05-10 02:22:00
导语:比较文学与人文精神锻炼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比较文学是一门理论性、学术性很强的学科,自诞生以来,就以学院派和精英意识著称于世,一直被认为是少数人的事情,是学术贵族的事情。这种学院派色彩和学术贵族的倾向也渗透到了中国比较文学的血液之中。从20世纪上半叶的辉煌到70年代末的复兴,尽管有学者曾经以“精英派”和“大众派”将从事比较文学的人员划分为两大阵营,但学院派依旧势力强大,占据着不容颠覆的强势地位。新世纪伊始,随着比较文学的不断发展,随着比较文学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延伸,有识之士开始对比较文学的大众化之路,对比较文学与新世纪人才培养等问题开始关注,开始思考。2001年,乐黛云在为一本教材所作的序言中指出:比较文学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而且是一种生活原则,一种人生态度:它不仅是少数人进行“高层次研究”的“精英文化”,而且是应该普及于大多数人的一种新的人文精神。如果即将成为21世纪栋梁之才的今天的大学生和中学生都能具有这样的精神,未来人类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就会更大①。至此,中国比较文学开始逐渐告别象牙之塔,开始走向大众,进而拉开了普及之路的帷幕,并且与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扭结在一起,成为国内很多高校以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为主旨的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
一、人文精神
学界认为,“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英文Humanism。这个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译法,文艺复兴时期译作人文主义,17—18世纪译作人本主义,19世纪以后译作人道主义。三种译法中,人文主义偏重于文学,人本主义偏重于哲学,人道主义偏重于社会,内涵更为复杂一些。在西方,对人文精神的提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等都对“人”的问题做过精彩而深刻的阐述。一般认为,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起源阶段,文艺复兴是人文精神的复苏阶段。走出中世纪,人们从古希腊的文明中发现了自我,发现了人的价值。法国作家拉伯雷在长篇小说《巨人传》中把人写成巨人,重在强调人的力量。英国诗人莎士比亚在悲剧《哈姆莱特》中,对人类进行了高度赞扬: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①!
诗人所以用了这么多溢美之词来赞颂人类,是因为在中世纪,人类只是上帝面前一只可怜的羔羊。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才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美丽、最有智慧的是人。18世纪是人文精神的发展阶段。期间爆发的启蒙运动高举反封建的旗帜,呼吁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发展。法国启蒙运动的四大思想家都对人文精神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无论是伏尔泰的“自然权利说”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还是狄德罗的“天赋人权”和“提倡科学理性”,以及卢梭的“人生而自由平等”和“主权在民”等,都在强调人性人权,都在对人文精神进行解读。在中国,关于人文精神的探索古已有之。《周易》中就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说。其时,主张天人合一的先祖们特别强调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时至当下,中国学者也始终没有放弃对人文精神内涵的探索和思考。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外化表现形式。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出发点,也是人文精神的最后归宿”②。用当今最简单的话语来概括,就是以人为本。还有学者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③。虽然是另一种解读,但本质上还是强调人的自我价值的体现。亦有学者认为:“从历史来看,15、16世纪,欧洲启蒙主义所提倡的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是指对人性、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重视,以及强调如何提高人的地位,了解人的本质,其重点大部分是落在保证个人的自由发展,以与中世纪神学统治对人的压抑相抗衡”④。这里提到了对人性、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重视,以及强调如何提高人的地位,了解人的本质等。综合上述学者的论点,我们可对人文精神作如下归纳: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地位;关爱人的生存;维护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人文精神。如此看来,人文精神既是一个远古的话题,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题,一个与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话题。为什么时到今日人文精神显得这么重要?究其缘由,均为科技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达使人们深陷孤寂,备感孤独所致。科技的高速发展与人类的幸福并非正比。20世纪是人类科技最高速发展的时代,但20世纪的人类并未享受到幸福。因为高科技的发展把很多梦想都给毁灭了。而城市化脚步的加快,高楼大厦的崛起,给人们带来的是噪音和尾气,是人与人之间的老死不相往来,是心灵都被挤压挤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有钱了,物质上富有了,精神上却更加孤独、寂寞和贫穷了,直到“穷得就剩钱了”!在这个时候,远离了精神家园,丢失了自我的人类,需要一种精神的东西来呼唤我们回家。
二、比较文学与人文精神培养
比较文学提倡人人平等,尊重人的地位。如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样,比较文学也提倡人人平等。这里所言的“人人”指的是各种级别不等的作家。刚开始从事比较文学的时候,笔者在撰写一篇有关俄国作家果戈理和一位中国当代作家的“比较研究”的文章时,就曾遭到过强烈的质疑:这位中国作家的地位怎么能跟果戈理比?果戈理是世界一流作家,这位作家是什么级别?我们暂且将这位中国作家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贡献放在一边不谈,仅就提出的问题而论,方可以断定提出者可能是一个对比较文学不完全理解的人。因为在比较文学领域中,从来就没有作家地位高低的限制。在比较文学领域中,并非只有大作家之间,并非只有同级别的作家之间才可进行比较。只要具备可比性,一个末流作家完全有资格与一流作家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比较,进行研究。另外,在比较文学面前,也许很多一流作家的作品未必就有多大的价值,而很多二三流作家的作品也许价值更大。所以,比较文学提倡用一种完全平等的目光去对待,去研究每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所看重的决不是看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有多高,名气有多大。比较文学的一视同仁,比较文学对每一位作家和每一部作品的尊重,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表现为对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之地位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讲,比较文学研究其实是人格上的一种修炼。一个合格的比较文学工作者,与其说在研究比较文学,不如说在修炼自己的人文情怀,而这一修炼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会尊重对方。不是说对方有权有势才对他俯首贴耳,而是哪怕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我们都要对他的劳动,对他的地位给予足够的尊重。人生而平等,在比较文学研究中体现出来的对人的尊重,就要把它落实在对身边每一个人的尊重上。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对社会有感恩和奉献之心。人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等级贵贱之分。一个懂得尊重他人劳动的人将来才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比较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取消了界限,打破了等级,使每一个作家都能够平等地站在一起,互相尊重。这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比较文学提倡兼容并包,尊重人的价值。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在界定比较文学的内涵时,曾经把“兼容并包”作为比较文学的重要特色之一提出。如今,比较文学的包容性已经使它的外延和触角延伸到很多领域,几乎每一个学科都与它有关联,几乎每一个学科的新观点、新观念都可以拿来为它所用。
实际生活中,一个人最难做到的,就是包容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包容反对自己的人。其实,我们在包容别人的同时,也不断地在提升自己。作为一门交叉性、渗透性和扩张性极强的学科,比较文学的领域十分宽阔,每位学者都可根据自己的学术特长,从事自己所专一的学术研究,形成不同的学术追求,产生不同的学术成果。在很多情形下,不同的学术观点可能会相悖,也可能会产生激烈的学术碰撞。这时,包容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包容既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姿态,一种能够广泛与各路学人通力合作,共同向上的姿态。包容亦是一种提携,一种甘于平凡,勇于让后人踩着自己的肩膀攀登高峰的蜡烛精神。倘若不具备“兼容并包”的心胸,不能以包容之心从事比较文学,不能以合作的态度繁荣比较文学,没有甘为人梯的品格,而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地夸夸其谈,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救世主般地指责他者,贬低他者,排斥他者,否定他者,那么,即便出版了什么,发表了什么,“学术”上有多么“辉煌”,也不能说是真正的学者。
中国比较文学的特色之一,就是提倡“和而不同”,主张跨文化的平等对话。而对话的结果不是我被你“同”了,而是坚守住了我的不同。就像有人说过的,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是我尊重你的立场,这是一种胸怀。即便有人激烈地抨击了你,你也要很宽容地首先尊重他,然后心平气和地阐述自己观点,而不是激烈对抗,因为对抗没有好的结果。比较文学的兼容并包,使我们想起了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制定的十六字办学箴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比较文学所提倡的,就是这种人文精神。比较文学提倡平等对话,尊重人的人格。在国际比较文学发展历程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以跨文化为特色的中国比较文学成为第三阶段的代表。跨文化对话是中国比较文学的核心,“和而不同”是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基础。如前所言,“和而不同”的目的不是和,是坚守我们的不同。有位美国学者说过,人类历史上的冲突,归根到底都是文化的冲突。所以我们主张对话,不主张冲突。在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大同,存小异。在对话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差异。如果没有差异,这个世界就没有意思了。不要以为存在不同的意见好像是挺大的事,其实正因为有了不同,这个世界才色彩缤纷。而跨文化对话的前提就是平等,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直主张,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需要强调的是,既然是平等意义上的对话,那么对话的目的就必须明确:既不是把对方同化掉,也不是将对方吃掉,更不是将对方的声音压下去,而是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坚守我方的观点,坚守我方的立场,坚守我方的“不同”。强迫对方接受不是对话,激烈对抗亦不是明智的选择。这种提倡平等对话的情怀,反映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表现在对每一个人的人格的尊重上。既然对话的双方是平等的,那么在对话的单位空间里,对话的双方在人格上就必须是平等的。无论领导与群众,教师与学生,还是家长与孩子,在对话的过程中,要允许有认同,允许有反驳,允许有争辩,但不能允许强加,不能允许指派,更不能允许命令。因此,如何处理台上的人与台下的人,有话语权的人与无话语权的人,有支配权的人和无支配权的人在对话中的关系,使他们的对话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使他们的人格在对话中得到尊重,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的体现。比较文学提倡生态意识,关注人的生存。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人开始关注人类的生态,“生态文学”一时间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提倡“新人文精神”,并且将“新人文精神”与比较文学教学,与新世纪人才培养联系在了一起。2001年,刘献彪等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中,将“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架桥铺路①”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终极目标。2008年,乐黛云在《21世纪的新人文精神》一文中指出:21世纪新人文精神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高扬生态意识;超越工具理性,呼唤审美智慧;调节理性思维与精神信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的断裂;将人类从物质主义的牢笼中解放出来,成就新的人性,建构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铸造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新的精神世界。应将中国文化固有的文化基因与现代诠释相结合,面向当代多元文化的世界,在世界不同知识体系和文化精神的互动、互识和互补中建构和发展2l世纪新人文精神②。
在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日见恶化的今天,我们需要认真反思“经济增长万能论”、“个人绝对自由”、“人类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去的岁月中,由于我们过度强调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主宰,片面地认为所有非人类的东西都可以由人类任意宰割,所酿成的恶果就是“GDP主义为纲”使全球经济畸形发展,“个人的绝对的自由”给人类社会带来道德上的缺失和心灵上的扭曲,“盲目的人类中心主义”几乎把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变成了一座废墟。与此同时,“科学主义”的绝对化又将宗教、音乐、艺术、诗歌等看作伪科学,将它们排斥在认知范围之外。而比较文学关注生态文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提出保护,这既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关爱,也是一种新人文精神的体现。应当指出的是,比较文学的目的不是让每个学习它的人都成为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精英和学术贵族,而是让每个学习过它的人都能拥有一种人文情怀和人文视野。倘若这样的话,就能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懂得尊重他者的人,远离物质主义的人,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善待地球的人,与地球上的生物和谐相处的人。诚如所言: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上一篇:20世纪非洲文学发展与现状思索
- 下一篇:健全工作制度开展三服务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