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课教学研讨
时间:2022-05-06 10:53:00
导语:古代文学课教学研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课是最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科目,这门课一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它的责任和义务之一就是从民族文化典籍中挖掘优秀的文化思想,引导当代青年到经典作品中去了解中华文化,到经典作品中去了解贤者们的聪慧,到经典作品中去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研究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现状与发展定位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现状分析
1.时代变迁与认识偏颇导致古代文学教学方向迷失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膨胀,整个社会更趋于物质化、技术化、工具化。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已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大学校园,古代文学远不如经济、法律、新闻、公关、市场营销等课程来得实在。学生普遍认为多背几首唐诗宋词不如多考过几个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更能获取就业机会,所以,在古文学课上看外语书、背外语单词的大有人在,在下面看小说、杂志的也不乏其人。多数学生认为古代文学可学可不学,更不愿在古代文学的学习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多数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教学内容就是语言。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这门课离现实太过遥远,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这恰恰是忽视了文学与语言的必然联系,忽视了文学是语言载体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其实语言和文学是彼此关照的。尤其是古典文学,它不仅包含着文学意味,又不失中国古文明文化和经典语词。
2·教学时数的缩减导致古代文学教学流于条框的阐释经过几轮的教改,一般院校的古代文学课均降到200课时左右,甚至更少。于是,为了保证古代文学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停留在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简单勾勒。教师讲授的主要是《古代文学史》,而与之配套的《历代文学作品选》则很少有时间顾及,即使对部分作品进行分析,也只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很少有时间对具体作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另外,课堂上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也总是把结论性的东西以最简洁的方式交代给学生,至于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对作品进行更多的剖析和理解只会使已经很紧张的课时变得更加紧张。正因为如此,学生在课后很少关照古代文学,考试的时候,也只是提前几天苦背,在考场再一股脑地全部交给老师。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很少有机会得到训练和提升。
3·少数民族文学的缺失导致古代文学教学的单一性使用最多的文学史教材有四部:第一部是游国恩等人编写的《中国文学史》(1964),这部文学史目前是受批评最厉害的一部教材。第二部是章培恒、骆玉明编撰的《中国文学史》(1996),但教材内容偏重“心理”或“人性”。第三部是郭预衡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8),但疏误不少。第四部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1999),这是一部现在使用较多的一部教材,包容性较强,吸收了大量较新的研究成果,但也因此出现了明显的拼合、观点重复和论证混乱等现象。该文学史试图把具体细节和对整体的理解与把握联系在一起,而整体的复杂性总是使简单的概括显出不足。另外,《中国文学史》从其涵盖的范围来看,应该是指整个中国(包括少数民族)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文学流派、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综合。而已使用过的四部教材无一例外的都只有汉族文学,对少数民族的文学很少提及。其实,少数民族并非没有艺术水平比较高的文学作品,比如《格萨尔王传》等等。中国文学多样性的特点除文体的多样性外,更主要的应该体现在民族的多样性上。各少数民族的文学对文学史上所强调的主流文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以其特殊的民族风格和气质展示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标准,丰富了华夏文学宝库。在教学中如果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教学,只能使课时更加紧张;如果不加入,少数民族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作技巧以及所蕴含的民族个性就会悄然流逝。
二、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改设想
1.精泛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提升和历练的机会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总绪论中提出:文学史研究有几个层面,最外围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第三个层面是文学作品,这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前两个层面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的。但由于古文学创作的特殊的文言形式,为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添置了一道不小的障碍。所以,古代文学课堂上的精讲作品是必不可少的。可由于课时等原因一味的精讲又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故教师在精讲时,不可意犹未尽地一篇接一篇地讲授,必须懂得给学生留有空间。教师可以指定一些相对简单的篇目做泛读练习,学生在泛读中可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身能力。在精讲时也可以采取重点突破法,即中学讲过的内容大学从略,中学讲的浅的,大学延伸,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明晰。同时还需要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目,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古代文献。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学生读和背。当然古文学教学中的读、背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强调“写”的训练。“写”有两种形式:第一,练习写古诗文;第二,练习写研究性的小论文。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构思、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诗文创作的技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些都应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2.利用合理的专题课和第二课堂活动辅助古文学教学精泛结合、读写结合是解决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一个对策,但也有弊端,就是必然会扔掉一些内容。作为弥补可以设置一些专题课,使之成为必修课的深化和补充。文学史中的一些内容在必修课程中没时间讲,可以考虑开设专题选修课予以补充。同样作品选中的一些作品在必修课中无法完成讲析的,也可以考虑开设专题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要注意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使古代文学课程形成一个全面而理性的课程体系。同时为了辅助古代文学教学,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此增加和强化古文学知识。如在学生中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古代小说和戏曲的改编与演出等。在排练和改编过程中体会古诗词、古代小说和戏曲的创作风格并体会其人文意境。还可以开办剪纸、书法、国画、篆刻等兴趣小组。剪纸、书法、国画、篆刻,这些都是蕴含着中国文化元素的项目,充满着浓郁的中国气息,满载着东方神秘的文化特色。它们与古文学史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借助这些可以提升学生的古文化修养。
3.利用“兴趣迁移法”缩短古文学教学与现实的距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迁移”是指将原有的兴趣延伸或转移到某类事物上,进而对某类事物也产生兴趣的过程。古代文学特殊的时代特点造成了与当代大学生的疏远和隔阂。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种现象,利用“迁移”,达到提升兴趣的目的。首先,利用熟识的成语进行迁移。成语是现代汉语语词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产生于古代文学的相关篇目,又依然存在于现代汉语的语言交际中。如:“投桃报李”语出《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现用来比喻彼此之间的赠送与回报。“浩然之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后泛用以形容正大刚直的精神。“浩浩荡荡”本指水势广阔浩大。《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后来形容规模很大,气势雄壮。现代汉语中很多常用成语与古文学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可以作为纽带拉近古文学与现代生活的距离,而古文学的实用性也已不言自明。其次,利用古今对照法进行迁移。所谓古今对照法,就是在讲解古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之后,拿出使用相同技法完成的现当代名篇进行对照,让古今融为一体,以提高学生学习古人艺术技巧的兴趣。也可以拿出两篇写作内容相同的诗文对比分析,体会古代名家的艺术魅力。第三,用古人体现情操和志向的诗文进行迁移。古人写诗作文或是体现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或是表现玉壶冰清的坚贞情操,或是弘扬贫贱不移的坚定志向,或是再现厚德载物的美好德行。在教学中,古文学教师就应借助作品有意识地揭示、发掘出历代诗文背后的民族精神、文化内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坚强意志以及面对逆境的的旷达心态和自强信念。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民俗法、文字演变法进行迁移等等。
4.把握最新的科研动态,丰富、更新古文学教学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应始终坚持以“求新”为目标,以“求实”为原则。古文学教师对于所讲授的内容要有自觉的学术意识,尤其是文学史上那些重大的文学现象、重要的理论问题、重要作家和作品一定要注意把握其学术动态,进行学术追踪,及时融入教学。如果我们的古文学教学忽略了文学史前沿问题的学术追踪,必将陷入枯燥僵化的境地。例如陶渊明被《诗品》说成“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宋书·隐逸传》也称陶辞官是因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但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徐有富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和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以及陶渊明的《与子俨等书》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陶渊明的辞官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不仅为古文学融入了新的信息和观点,更为我们打开了又一扇真理之门。
5.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搭建教学互动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第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可能地传达丰富的教学信息、就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这种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以下优势:将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相关背景图片化、文字化,不仅可以使形象直观还可以节约一定的教学时间。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时间叙述图表化、直观化,可以使教学一目了然。将部分经典作品的片段图像化、声韵化,可以营造丰满的情感天地。第二,借助网络平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一些资料可全部上网,建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资料信息库,可以包括电子教案、试题库、相关信息资料,还可以开展网络自学和答疑。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扩展学生古文学知识。
- 上一篇:文学多媒体教学思索
- 下一篇:古代文学传播目的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