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委婉意义综述

时间:2022-05-03 04:22:00

导语:君子委婉意义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君子委婉意义综述

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交际与写作中,为了顾及情境与言语对象的感受,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用较委婉含蓄的语言曲折地表达思想,以尽可能减轻言语对接受者造成的反感与不快,以达到更理想的交际效果,这便是修辞上的委婉辞格。委婉辞格内部大致可以分为避粗俗、避冒犯、外交辞令、谦辞的使用和迂回语等几个类型。委婉修辞的产生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根源。儒家思想统治中国封建社会上千年,它所标榜的“君子”人格也自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

“君子”指的虽是人的外在社会身份,其内涵却不是中性的,在与“小人”的对称中,它往往意味着明确的道德上的褒贬。如“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漫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尚书•大禹谟》)。“君子”正是沿着这样的意义指向,在进一步的思想阐释和实践推动下,一步步嬗变为道德理念『生的肯定,“君子”也逐渐摆脱了具体的身份地位的意义,深化成为儒家所标榜的抽象的理想人格。起初,这种人格只是儒家所称道的,然而,随着统治阶级与儒家思想的结合,这种人格得到了更广泛的肯定。统治阶级企图通过宣扬这种理想人格,达到和合的社会局面,以利于自己的统治。儒家思想对君子的言语本身也有具体的要求,“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也就是“君子”要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也就是在言辞、文辞上达到文质兼美的境界,才能成为“君子”。委婉辞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君子”文化在语言中的表现。

1.君子”与避粗俗。避粗俗是指对于一些不雅的字眼不便直说,便以婉转、文雅的话语表达出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老子》)。“君子”有共识的美丑观念,这种观念使人们在言及粗俗不雅之物时避而言他,如用“出恭”、“更衣”代言“如厕”。

2.“君子”与避冒犯。忠孝一向是“君子”权势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伞还成为戏曲、歌舞、杂技等艺术中常用的道具,在其实用价值之上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眭。另外,在《事物纪原》、《物原•宝原》、《风俗通义》等古籍中还记载了鲁班根据水螺的启示发明了辅首这种门饰。辅首又称门辅、门环,是中国古代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门饰。其形状有最简单的圆形,也有较精巧的虎、螭、龟、蛇、饕餮人格的重要内容,《尚书》日:“刑三百,罪莫大于不孝。”对君父的这种忠孝极度膨胀,就发展成为一种敬畏。“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正是强调语言交际中禁忌、避讳的重要性。因此,在谈及君父时,“君子”表现出十二分的恭敬,生怕冒犯。在谈到君父的过错时,更是含糊其辞,甚至为其开脱。李密在《陈情表》中以“舅夺母志”为他母亲改嫁开脱。《史记•李斯列传》中以“且陛下富于春秋”代言年轻,因年轻往往意味着阅历浅薄,办事不牢。为避免冒犯,不说二世年少无知,而说他“富于春秋”,以婉言皇帝年少无知。可见,“君子”对君父的忠孝之德是避冒犯形成的主要原因。

3.“君子”与谦辞。儒家把“礼”看做最高的政治标准,认为“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礼者,治辨之极也”。《苟子•议兵》把“礼”看做治理国家的根本,“礼”是“君子”人格的核心内容,也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这里,“礼”是复杂的封建等级制度在文化上的反映,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谦逊是人的美德,只有那些有功劳而且谦逊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因此,“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所以,古人称自己为“不毂”、“寡人”、“不才”,称别人为“足下”、“陛下”、“先生”;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称别人的儿子为“令郎”。如司马迁《报任安书》“小人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技”,其中,“小人”、“薄技”都是谦称。这便是谦称委婉。

4.“君子”与迂回语。所谓迂回,也叫婉转,即拐弯抹角表达意思的方式,亦即本欲说甲却偏说乙,本欲言此却说彼,话中有话,却不言明,正如孔子所说的“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引。“君子不以己长露人之短,天地间长短不齐,物之情也”(《琼琚佩语•接物•笔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于是,《论语•公冶长》中,当孟武伯问道“子路仁乎”时,孔子认为子路不仁,却又不愿意背后论人是非,所以只能搪塞其辞,推言“不知也”。另《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不难看出,儒家将价值理念灌注于“君子”,试图通过宣扬这种人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当这种理想与统治阶级要求建立—个“和合”的社会局面吻合的时候,这种“君子”文化得到大力推行,以致在整个封建社会,言行必称“君子”。“君子”文化也就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这种文化反映在言语修辞上,正是汉语委婉辞格形成的民族文化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