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课教改路径思索

时间:2022-05-03 03:27:00

导语:文学批评课教改路径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学批评课教改路径思索

文学批评课程是高校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许多高校作为限定性选修课,选修面宽量大。随着文学概论课程及其文艺学系列课程群改革的深化,也随着课程体系改革由专业主F课程推进到必修课,进而推进到选修课改革的深入发展,文学批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一、重新思考与确定文学批评课程的性质

文学批评课程是以文学批评作为对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长期以来,这门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一样,是一门令学生费解难懂的抽象、枯燥、乏味的老大难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都不佳。然而,这门课程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意义:一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是以文学概论课程为核心的文艺学系列课程、后续课程、应用课程,是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的桥梁与中介;二是与文学史课程密切相关,文学课程无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还是民族文学、民间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等课程,其教学都离不开对作家、作品及其文学史评论,其评价内容、形式和方法都需要以文学批评为基础;三是人类行为、活动都必须具备认识与评价素质和能力,文学批评作为对文学进行评价的一种行为活动方式,其文学评价能力带动与影响人类其他行为活动能力,使评价作为人类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表征。因此,文学批评课程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学生选课的积极性与教学状况的窘境、不佳效果形成反差和矛盾,不仅影响文学理论课程的作用与效果,也会影响其他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课程对象的文学批评属于文艺学学科的构成部分,与文学理论、文学史构成文艺学三大组成部分。因此长期以来文学批评课程因文学批评的文艺学定位,而将此门课程也定位于理论课程,是文艺学系列课程之一,也是中文专业主干课程文学概论的后续课程,其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思路都是围绕文学理论来拟定的。因此,文学批评课程的定位受到文学批评定位影响,长期以来教学的理论性、学术性、学科性较强,从而忽略了应用性教学、教学实践性环节以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学生反映此门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一样抽象、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文学批评课程改革及其教学改革首先应是课程观、教学观的观念的改革,针对现实实际问题与教学改革思路,重新思考与确立文学批评课程性质与定位。

其一,文学批评课程的应用理论型课程性质的定位。长期以来,文学批评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理论型的文艺学系列课程之一,文学理论是文艺学基础与核心,故而文学批评定位于理论型课程,加强教学宗旨、目的、内容、方法的理论性、逻辑性、体系性,成为文学批评学,或者文学批评理论,多在批评本体论、存在论、价值论、源流论、构成论等理论结构与体系构成基础上确立教学内容,甚至按照文学概论的理论体系框架设置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框架,将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混淆。这明显还带有前苏联文艺学学科设置在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关系处理上有所失误的后遗症,从而形成我们现在认识上的偏差。美国学者韦勒克认为:“我们必须回到建立一种文学理论、一套原则体系、一种价值理论的任务上来,这就一定要依据对于具体艺术作品的批评并且不断争取文学史的帮助。但是这三个学科是而且将来也是各自不同的。”显而易见,文艺学构成中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是三足鼎立又相互联系的整体,三者的功能与职责及其分工与定位是明确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对正在进行时的文学现象进行评论的一种独立形式及其活动形态,是运用文学理论对文学实践进行评价的行为,可谓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文学批评既是文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相对于文学理论而言的实践活动;也是文学实践推动文学理论建设发展的、相对于文学实践而言的理论运动。因此,文学批评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性质特征,既具有理论品质,又具有实践品格。但过去我们偏重于其理论性而忽略实践性,偏重于其基础性而忽略应用性,尤其在教学中偏重于作为理论知识结构体系的教学而忽略作为理论应用的实践性教学及其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训练。由此而言,简单将文学批评视为理论性行为活动是有所偏颇的,以此将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定位于理论型课程也是有所失误的。根据文学批评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特点,应该将其准确定位于应用理论课程,强化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特点,强化其教学的理论运用的实践性品格,强化其人才培养的素质能力的训练。因此,对文学批评性质的认识,不仅有利于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及其文学史性质和关系的认识,从而推动文学观、批评观的观念更新,更有利于推进文学批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对文学批评课程性质与定位的认识,以推动教学观、课程观的观念更新,更有利于教学改革及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其二,文学批评课程性质还需要将其放在课程教学系统中来确立。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固然是由课程对象内容性质所确立,但还需要依据课程教学规律与特点来确立,应该充分考虑课程体系与教学结构及其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中文专业选修课的文学批评课程,在选修课系列化的课程群板块中被列入理论型选修课,从其归属于文艺学课程体系,作为文学理论课程的深化与后续课程而言无可厚非,但却忽略其自身作用与独立地位,一方面作为文学理论的实践运用与实际效果的实践性品格有所削弱;另一方面作为文学批评的独立功能作用未能更好体现;再一方面作为课程体系构成与教学内容结构的特点也被忽略。从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设置角度而论,文学批评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往往也会决定其性质,一般将文学批评课程安排在大二或大三年级段开设,决定其在课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过去我们考虑较多的是承接文学概论课程,因此容易将其理解为批评概论的承接性,而忽略其理论运用的实践性;同时,更容易忽略其对其他课程,尤其是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承接性。其实这些正在进行中的文学实践现象更为文学批评提供基础与资源,作为后续课程更应该承接其课程的实践性品格。对于所谓启下课程而论,在大三或大四安排课程大部分是非基础课的实践性、实用性、深化与拓宽知识的课程,对于文学批评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特点而言,无疑既奠定了承上启下的基础与条件,而且其上下左右课程也决定其应用理论性质及其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特点的定位。其三,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立。中文专业主要培养中国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人才,分别通过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以及其他类型院校中文专业的学校与专业定位来确立人才类型,如作家、教师、编辑、研究者等。但无论哪一种文学人才,不管其职业类型如何,在大学所受的中文专业教育都应该包括文学、语言、理论三大系列的专业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就好定位在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创新的复合型、综合性的中文专业人才上,具体而言就是培养中文学生的听、说、读、写、做、思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其中的“写”是其核心素质与能力。显然,中文专业开设的写作课程不足以完全能承担这一功能,还必须与文学、语言、理论等专业课程共同承担,文学批评课程无疑也是承担评论写作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因此,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其文学批评课程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及其应用理论课程性质也就理所当然。此外,过去大学教育通常是培养高精尖的理论型、研究型、基础型人才,忽略应用型、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特别在当前教育大众化、教育社会化时代,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进一步扩大,有必要强化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从而也有必要强化其课程体系与教学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内容,确定其专业基础课程、理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品格,以及将能够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特点的课程性质。因此,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就应该确定为应用理论型课程,应该与中文专业文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联系。当然,对文学批评课程性质与定位的重新认识不意味着削弱与淡化其理论性,也并不意味着要将其理论型课程转换为实践型课程,而是针对过去忽略实践性与应用性的问题与缺陷加以校正,强化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特点,确认其应用理论型课程性质。只有确定准确文学批评课程性质与定位,才能明确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思路。

二、文学批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文学批评课程性质决定其在专业教学系统及其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其应用理论性质决定了它兼有理论型课程与应用型课程的特点,也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特色,更具有以评论写作带动能力提高的人才培养的优势。因此,这门课程的改革必须充C-j,-~虑其在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其一,文学批评课程在文艺学系列课程群中的定位和作用。文艺学系列课程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定位在理论型课程,文学批评在文艺学理论型课程群中定位在应用理论课程,一是相对于文学概论课程而言,其理论应用性与应用理论性更为凸显,它不仅是对文学概论课程的延续和深化,而且是文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与实践行为。从这层意义而言,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践行,相对于文学概论其实践性、应用性更强。二是相对于文艺学系列课程群的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等选修课而言,这些深化和拓宽的理论型课程既为文学批评提供古今中外的理论资源及其指导思想,也为文学批评扩大理论视野与领域;文学批评课程也为其提供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空间,深化和拓展了理论空间,使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行为活动,在文艺学系列课程群中的ttg位作用必然凸显。三是在文艺学构成中,批评与理论的互动互渗形成理论批评化和批评理论化状态,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文艺学课程体系中文学概论的改革,面对理论课程教学的概念化、抽象化、教条化所带来的困境,强化理论的实践性品格,拓展理论的批评空间,成为文学概论课程改革的趋向.,批评作为“运动的美学”、“批评永远是和它所批评的现象相适应的”,其地位作用得以强化;对于文学批评课程而言,批评理论化倾向确实存在正面与负面双重影响,克服其负面影响的途径是强化批评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使其所谓理论化形成理论应用性的优势和特点,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因此,必须在文艺学理论型课程群中强化其作为应用理论性质课程的特点与作用,才能凸显其在文艺学课程群中的地位作用。

文学批评课程在文学系列课程群中的定位与作用。古今中外文学,包括民族文学、民间文学及其各种类型文学课程,必须在文学史及其作家作品的时空纵横交织中既提供文学现象、材N-、资源、文本、信息等实践性内容,又必须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供传授、讲述、分析、评价等知识性、理论性、导向性内容。从文学教育角度而言,基于教育需要的文学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文学批评形式。教学内容所依据的文学史及其文学教材,无疑是一种文学史批评和作家作品经典批评,不仅是经过历史与社会检验而验证文学规律的客观事实,而且也是经过反复研究、批评、评价而获得历史与社会认同的主观评价取向。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作家作品的解释分析,其批评的评价取向就更为明显。从这一意义而言,文学教师可谓广义的批评家,教学成为其批评的一种形式,也是其研究与批评的结果呈现方式。因此,文学批评在文学教育及其文学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文学批评课程不仅成为文学课程的基础,提供文学教学的思路与方式,而且提供作家作品分析评价模式,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无疑都具有方法论意义。对于文学批评教学而言,不仅可以从文学教学中获得大量的文学资源与批评资源,从而为文学批评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提供依据,而且也提供文学批评在文学教育评价以及文学评价体系中的参照系。当然,从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的整体构成而言,课程之间的相关性、系统性、结构性是课程体系的基本保证;从课程的独立性、特殊性、主体性而言,每门课程的设置都应该具有合理性与必要性的充分理由,文学批评课程以其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定位及其应用理论性质和实践性品格确立在文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文学概论课程而论,具有更多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对于文学课程而论,具有更多的理论性与方法论意义。其三,文学批评课程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程类型中的定位与作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与结构如果用圆圈表示的话,其圆心是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专业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围绕圆心构成专业必修课,当然主干课程必然也是必修课,构成内圈;选修课作为外圈,围绕圆心与内圈运行。主干课、必修课、选修课的设置主要是从专业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需要角度考虑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主要是教育与教学需要,因此,课程类型虽然有主次之分、基础与提高之分,但并不意味着孰轻孰重,或者可有可无。过去,在课程体系中,包括主干课程在内的必修课所占比例较大,甚至全开必修课;随着课程体系改革,选修课比例逐步扩大,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再到百分之三十,这既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更为主动灵活、自主选择的空间,又表明选修课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强调文学批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非要将其从选修课转为必修课,但也并不意味着作为选修课就没有必修课那样重要。作为选修课,它与必修课关系在于:它能很好承接、深化与拓展必修课,一方面旨在说明它在文艺学系列课程群中具有在文学概论必修课基础上的理论提高与深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具有将文学理论运用于文学实践的具体可操作性作用,是理论课程群中兼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应用性的一门应用理论课程。它与选修课关系在于:一方面以其应用理论的优势与特点具有对文学类课程的指导性作用和方法论意义;另一方面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行为活动方式,其评价素质和能力内置于或渗透在其他文学课程基础中,其文学评价的地位与影响力、辐射力仍然存在。因此,文学批评对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程类型选择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在必修课与选修课中的地位作用,在于它在课程体系中的准确定位。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着手于文学概论课程改革之后的文学批评课程改革,通过新编出版的教材名称就可见改革取向。王一川主编《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他在“前言”中明确文学批评课程教材性质,“当前教学实际中存在着对于应用型和操作型教材的愈益迫切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越来越广泛开展,以及中文人才培养目标日趋综合型、应用型,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越来越需要一种理论联系实际、趋向应用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框架及教材”。批评理论与实践结合,批评教学的应用型与可操作性,批评教材的知识框架的创新,等等,构成文学批评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教材也别具一格,主要从批评方法及其写作角度,设置文学批评理论框架,严格而论,是批评方法论框架,包括批评思潮、批评流派、批评形态等实践、行为、现象背后所具有的应用型、实践性、可操作性方法,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辅以案例来说明;另一方面发掘理论内涵和理论依据以佐证。他在“导论”中指出:“实行文学批评方法的案例教学,基本意图就是把文学理论区别为两个基本版块,一是基本问题,一是批评方法的实践。前者瞄准文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对这个问题做历史的而非本质主义式的清理,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构起动态的文学理论思想;后者则针对文学批评方法的训练,借助文学批评发展史中形成的经典案例解剖,使学生得以直观、实践地学习。”这其实也是昭示出文学批评教学改革的趋向。换言之,文学批评改革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于行动中;也不仅仅是停留在改革思路、观念和认识上,而是落实于具体的措施和操作中。由此可见,文学批评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更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