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古代文学教学质量思索

时间:2022-04-24 05:35:00

导语:提升古代文学教学质量思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提升古代文学教学质量思索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最为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是本专业学生学习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是人们从事语文教育和其他一切文化工作的基础。学好这门课程,对于全面提高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素养,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追求利益成风,在此影响之下,致使一些高校学术气氛不浓、不正,教师为评职称拼凑论文,整日忙忙碌碌,重功利、讲实用;而学生普遍有很大的就业压力,经常东奔西跑,也重功利、讲实用。

师生在教与学中都很实际,只顾眼前,不管长远,你上了课,完成了教学任务,我拿了学分,顺利毕业,各取所需。师生目光狭隘、短浅,致使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学黯然失色,苍白无力。因而能否提高师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力,增加他们的兴趣,是关系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质量能否提升的关键。如何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呢?其实有很多方面,例如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改变传统的评价标准,把素质教育与古代文学教学紧密结合等。为此,一要强调古为今用,把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做到真切感人;二要进行教学改革,切实解决教学现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做到温情感人;三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真正使多媒体教学有声有色,做到生动感人。

一、强调古为今用

强调古为今用,即是把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做到真切感人。一般人对中国古代文学不甚了解,一听名称就认为该课是老古董,远离现实;甚至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对该课的现实性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兴趣,这是很反常也是很不应该的。其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大多是中华文化优秀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与今人在精神上有着诸多沟通,有着鲜活的现代意义,如爱国精神、积极进取意识、独立自由意识、爱情观念等等,就是古人与今人在精神上的交合点,对此复原、阐释,不失为重建今日精神文明的一份精神美食。的确,“古典文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意蕴,如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豁达大度的人格修养,家国民族的忧患意识、生命自由的积极向往等,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在授课时,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与现代社会相联系,既对现实人生有指导作用,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如讲屈原时,我们可以把他的爱国精神与他以后的爱国诗人杜甫、陆游相比较,并联系现代人的爱国情操,指出正是他具有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才能创作出《离骚》、《九歌》等不朽杰作,也可以引证王国维《文学小言》的评价“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于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来阐明德育的重要性。讲李白时,我们可以把他的积极进取意识加以强调,联系其“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强烈自信心,说明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以此来树立学生努力进取、永不懈怠的思想。讲庄子、陶渊明时,我们可以分析他们为了对个人尊严、独立、自由的向往与追求,而如何宁愿抛弃权势、地位、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让自己活得更像一个人,这“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与骨气,必定会引起学生认真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讲《诗经》时,我们可以联系《周南·关雎》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与《静女》的“静女其淑”、“静女其娈”等诗句,说明古人择偶时品德、容貌并重,不像现代的某些年轻人,找对象就看对方长得漂亮不漂亮,而不注重对方的品德、才学,这样必定会抱憾终生。以古为今用的思想,把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这样才能不脱离现实,使课活起来,从而感染学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进行教学改革

进行教学改革,就是要切实解决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做到温情感人。现在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以我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例,就有课程内容信息量大与课时量小且经常变动的矛盾,课程教学手段、方法单一的问题,学生普遍不读作品的问题等。针对这些矛盾与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信息量大与课时量小且经常变动的矛盾,这也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李新宇曾指出:“随着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步伐加快,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课时被大幅削减。

这种改革的初衷是为了适应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素质。但就古代文学教学而言,全国大部分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共有9编87章),加之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共6册),这样就产生了教学容量过大与教学时数过少的矛盾。”就我校而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变动相当频繁。我校1958年恢复重建,就设立了两年制中文专科,开设了本课程,每周4学时,三个学期。“”后期,开始招收三年制在职大学生,本课开设三个学期,每周6学时。1977年改革招生制度,招收四年制本科,本课开设六个学期,每周4学时。2002年,学校进行教学计划的改革与调整,本课改为三个学期,每周6学时。2008年至今,汉语言文学专业升为一本专业,本课又恢复至六个学期,每周3学时。